榮山鄉

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區下轄鄉。

基本信息

鄉鎮歷史

榮山鄉是原長流公社的一部分。1961年3月成立榮山公社,1966年併入長流公社,1980年恢復榮山公社,1983年撤社建區成立榮山區公所。1986年撤區設鄉,又將榮山區公所改為榮山鄉人民政府,至今不變。1990年,屬海口市秀英區管轄。榮山鄉管轄有6個行政村,13個自然村。

基本情況

榮山鄉位於海口市西郊海榆西幹線19公里處南側,距秀英墟11公里。東臨長流鎮,西鄰丰南鄉,南同石山鎮相連,北瀕瓊州海峽。全鄉面積2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803公頃,坡地面積542公頃,水田面積17.4公頃。鄉政府設祥堂村

人口、民居

1996年,榮山鄉有人口24907人,其中農業人口20013人,非農業人口4894人。榮山人絕大多數是漢族,其祖先大部分於宋元年間從福建莆田縣到達海南,先後定居榮山。榮山人說的長流方言是從古駱越語演變來的。榮山鄉各村從古至今,民房的結構大體上以正堂為主,按風俗習慣,正堂客廳作為供奉先祖和紅白喜事的主要活動場地。隨著時代的變遷以及社會的發展,農民建房風格參照城市的美觀和風格所修建。民俗民風同海南漢族相似。

資源交通

轄區內的南邊為火山爆發時噴發的火山岩漿所形成的石頭山,適宜發展畜牧業、水果種植、觀光農業。北部接近瓊州海峽海岸線,適宜發展海、淡水養殖和旅遊業、鐵路沿線倉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等。
榮山鄉的交通發達,海榆西線、工業大道、濱海大道、西環路、粵海鐵路貫穿境內,火車站、南港碼頭等座落在轄區內。
五、產業結構、特色
榮山鄉是海口市秀英區的農業大鄉,對發展城郊型農業和第三產業具有較優越的條件,種養業較發達。
1996年,全鄉家禽飼養年出欄量80萬隻,生豬出欄量5000頭,牲畜年出欄總肉量為420噸,產值3150萬。
榮山鄉是海口市主要蔬菜生產基地之一,也是全國標準化無公害蔬菜生產示範基地,享有海口市“蔬菜海洋”、“蔬菜倉庫”之美稱。基地面積180公頃,年產量7500噸。基地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方便,水利設施較完善。
榮山鄉海水養殖江漓菜和各種蝦類及鮑魚面積產量逐年遞增。海水養殖面積128公頃,其中江漓菜76.67公頃,蝦池41.33公頃,鮑魚8公頃。
果樹主要有荔枝、龍眼、香蕉、石榴等新品種,種植面積8公頃。

建設與環保

榮山鄉一直以來沒有一個集市,沒有一個物流中心點。1995年,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在海榆西線19公里處接近西環路交叉口規劃一塊20多公頃平坦地修建榮山新鎮,有待開發。
1996年,全鄉各村莊的主要村道已鋪上水泥硬化路面,個別村的小道由村民捐資鋪上簡單水泥路面。全鄉10個村已飲上衛生自來水和完成農村電網改造,有2個村列為市、區創建“文明生態村”。

文教體衛

榮山鄉堅持優先發展教育工作的方針,把發展教育事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整體規劃目標,逐年增加投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使文化教育事業取得長足發展,基本建成了布局比較完整合理的基礎教育體系。1996年,全鄉共有初級中學2所、全日制國小9所、農民文化技術學校10間,學校覆蓋率達100%。農村醫療條件繼續改善,有衛生院1所,村級衛生站10個。文化服務設施齊全,有2個信用社,1個郵政服務網點,4個衛星有線電視網點,普通程控電話覆蓋率為95%。村村有排球揚、籃球場、桌球室,個別村還有公共健身器,活躍了文體生活。

招商引資

榮山鄉經濟發展的基本框架是:工業大道旁突出發展水果種植和熱帶觀光農業,沿海一帶發展海、淡水養殖和旅遊業,鐵路沿線發展倉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等。榮山鄉正抓住粵海鐵路開通的契機,最佳化投資環境,完善服務體系,加快發展步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