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經歷
1.2001/9–2004/7,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基礎,醫學博士
2.1998/9–2000/7,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基礎,醫學碩士
3.1987/9–1992/7,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針灸學,醫學學士
工作經歷
1.2017/4-至今,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針灸學科帶頭人
2.2008/1-2017/5,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科教處處長,研究員,針灸學科帶頭人
3.2002/2-2005/12,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副研究員
4.2001/2-2002/2,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訪問學者
5.1998/12-2001/2,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6.1992/7-1998/12,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實習研究員
7.2005/12-2008/1,美國加州大學,博士後
研究方向
針灸效應機制基礎與臨床研究
學術兼職
1.2011.10-今 中國針灸學會學科與學術工作委員會 秘書長
2.2014.08-今 中國針灸學會耳穴診治專業委員會 副主任委員
3.2008.06-今 北京生理科學會 理事
4.2012.05-今 國際疼痛學會 會員
5.2002.05-今 美國神經科學會 會員
學術思想
耳甲-迷走神經聯繫理論
提出耳-迷走神經聯繫是耳針發揮特異效應機制的論點,推動耳針醫學發展。在經耳迷走神經刺激對抑鬱症、癲癇、糖尿病、失眠症等慢病干預的臨床療效和機制研究以及成果轉化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
針灸腦效應與神經調控
首次發現耳迷走神經刺激的抗抑鬱效應可通過孤束核-邊緣葉-腦默認網路介導,此靜息態默認網路變化與臨床指征密切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國際知名精神醫學雜誌Biological Psychiatry(SCI, IF=11.212),並作為年度最佳論文進行專題新聞報導(Reports new study in Biological Psychiatry,Philadelphia, PA, February 4, 2016)。
針灸能夠同時作用在機體內多個系統,以及相應的器官、細胞、神經遞質、激素,特別是腦產生效應。因此,針灸療法並不是單一地依靠或針對某一特定機械性的人體生理病理單靶點途徑去展開治療,而是通過較為複雜的多靶點多維度全面地推動人體完成整體性自愈。針灸作為傳統經典的醫療手段,在腦科學研究和腦疾病診治方面享有獨特的優勢。
科研成果
近年來主持國家科技支撐計畫課題、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973)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項目、北京市科委腦認知與腦醫學領域重點項目等5項重大課題,發表學術論文150篇,其中SCI源刊論文58篇,單篇最高影響因子11.212分,累計163分,被引600餘次。主編學術專著2部,參編2部。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等省部級一、二、三等獎6項。
專注針灸機制研究,促進成果轉化
在針灸耳穴與針刺腦效應機制研究的實驗探索、臨床研究、理論構建、論文發表、技術創新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績。團隊自主研發的“耳迷走神經刺激儀”獲得江蘇省醫療器械證書併合作量產,被醫生們譽為是“百姓的VNS”,被專家公認為“小儀器、大自信”。研究方向“基於耳甲-迷走神經聯繫治療抑鬱症可穿戴設備從基礎到臨床研究”2016年入選北京市科委腦認知與腦醫學專項。
瞄準針灸前沿動態,促進學科發展
作為中國針灸學會學科與學術工作委員會秘書長,組織領域專家,總結針灸學科“十二五”研究成果,制定針灸學科“十三五”發展規劃,起草《針灸發展2030綱要》,並向行業發布;調研針灸國內外迫切發展的需求和存在的問題,應對國際挑戰,積極籌備“針灸國際大科學”計畫;曾參與組織了中醫藥行業第一個國家重大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項目立項和實施。牽頭實施國家重大研發計畫“腦認知與腦醫學領域課題-腦重大疾病管理相關移動醫療技術”專項。
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弘揚針灸國粹
在針灸國際傳播和對外交流方面,參加了201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醫針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報工作。目前正在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項目和中國中醫科學院“一帶一路”合作專項。受國際腦研究學會 (IBRO)、國際疼痛學會(IASP)、國際生理學會(IUPS)、歐洲醫學針灸學會(ICAMA)等國際組織邀請主持國際學術會議並作大會發言。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德科學基金資助,組織“中醫治療抑鬱症經驗與證據”暑期講習班,招募來自中國和德國總計53名博士及博士後參加學習和交流,擴大中醫針灸治療抑鬱症的國際影響,發揮引領作用。
帶領團隊傳承創新,發揮示範作用
近5年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10人,2人獲“國家獎學金”,4人獲中國中醫科學院“優秀學位論文”獎,4人次分獲院“一方優秀研究生獎學金”和“研究生學業獎學金”一等獎及三等獎,1人獲北京市優秀畢業生稱號。指導博士後2人,分別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資助及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一等項目資助。發表論文16篇,SCI論文影響因子最高達6.078。2人次獲“博士後國際交流計畫”學術交流項目,研究生多人次獲得國際組織資助赴德國、奧地利、義大利、加拿大、新加坡、中國台灣等進行學術交流。博士後獲國家留學基金公派留學資格,赴德國開展針灸研究工作。
獲獎情況
1.“針灸機理的磁共振成像腦功能網路基礎及臨床研究”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第2,2016年,2016中-2-001-02,方繼良,王小玲,趙青等。
2.“針刺不同穴位對內臟感覺-運動的調控機制和規律研究”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三等獎,第1,2012年,2012中-3-001-01,朱兵,李宇清,高昕妍等。
3.“針刺鎮痛的節段性機制與全身性機制”中國針灸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第3,2006年,ZJ2006015-1-03,朱兵,徐衛東,賁卉等。
4.“心經與心臟相對特異性聯繫的軀體交感通路與體液機制研究”中國針灸學會科學技術三等獎,第4,2008年,ZJ2008015-3-04, 周逸平,汪克明,周美啟等。
5.“耳針激活耳迷走神經調節內臟功能的效應及機制研究”中國中醫科學院科學技術一等獎,第3,2011年,2011-1-3-3高昕妍,朱兵,賁卉等。
6.“迷走神經和胃腸激素在耳-體穴電針調節膽道系統功能中的作用”中國針灸學會科學技術三等獎,第2,2014年ZJ2014010-3-02,朱元根,張和平,賁卉等。
主要論文
1.Fang J, Rong P*, HongY, FanY, Liu J, Wang H, & Liu R. (2016)Transcutaneousvagus nerve stimulation modulates default mode network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Biological Psychiatry, 79(4), 266-273.
2.Yu Y, Yang Y, Wang L, Fang J, ChenY, He J, & Rong P.* (2017) 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vagus nerve stimulation in 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 monitored by fMRI: The first case report. Brain Stimulation: Basic, Translational, and Clinical Research in Neuromodulation,10(2), 328-330.
3.Zhai X, Sun C, Rong P*, Li S, McCabe M.F, Wang X, & Wang S. (2016)A Correl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ronic Pain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 Zucker Fatty Rats: Role of Downregulation of Insulin Receptors. The Journal of Pain, 17(4), 404-413.
4.Fang J, Egorova N, Rong P*, Liu J, Hong Y, Fan Xu C. (2017)Early cortical biomarkers of longitudinal transcutaneous vagus nerve stimulation treatment success in depression. NeuroImage: Clinical, 14, 105-111.
5. Rong P*, Liu J, Wang L, Liu R, Fang J, Zhao J,& Ben H. (2016)Effect of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vagus nerve stimulation o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 nonrandomized controlled pilot study.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195, 172-179.
6. Rong P, Liu A, Zhang J, Wang Y, Yang A, Li L, Ben H, Li L, Liu R, He W, Liu H, Huang F, Li X, Wu P, Zhu B*. (2014) An alternative therapy for drug-resistant epilepsy: 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vagus nerve stimulation.Chin Med J (Engl), 2014, 127(2): 300-304.
7.Li S, Zhai X, Rong P*, Michael F, McCabe,Zhao J, Ben H, Wang X, Wang S.(2014)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Vagus NerveStimulation Triggers Melatonin Secretion and isAntidepressive in Zucker Diabetic Fatty Rats. PLoS One. 2014 Oct 27;9(10):e111100. doi:10.1371/journal.pone.0111100.eCollection2014.
8.Li S, Zhai X, Rong P*, Michael F, McCabe,Wang X, Zhao J, Ben H, WangS.(2014)Therapeutic Effect of Vagus Nerve Stimulationon Depressive-like Behavior, Hyperglycemiaand Insulin Receptor Expression in ZuckerFatty Rats. PLoS One. 2014 Nov3;9(11):e112066.doi:10.1371/journal. Pone. 0112066. eCollection 2014. Journal. pone.0112066.
9.Wang S, Zhai X, Li S, Michael F, McCabe,Wang X, Rong P* .(2014) Transcutaneous VagusNerve Stimulation Induces Tidal MelatoninSecretion and Has an Antidiabetic Effect inZucker Fatty Rats. PLoS One. 2015 Apr16;10(4):e0124195.doi:10.1371/journal.pone.0124195. eCollection 2015. 973.
10. Rong P,Zhao J, Wang L, Zhou L. Analysis of advantages anddisadvantages of the location methods ofinternational auricular acupuncture points.(2016)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2016.Article ID 2806424, 13 pages, 2016. doi:10.1155/2016/2806424.
11.Li S, FangJ, ZhaoJ, LiuG, ZhaoQ, ZhangJ, ZhangJ, ZhuB, LiangF, and Rong P.(2017)Comparison of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Acupuncture at PC6 and ST36 for Chronic Myocardial Ischemia, Volume 2017, Article ID 7358059, 9 pages.
出版著作
1.《耳穴治療常見病方法與機理》(人民軍醫出版社,ISBN:978-7-5091-9185-9)
2.《中國針灸交流通鑑科研卷》(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ISBN:978-7-5605-47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