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環境優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三面環山,村內有一條河流穿過,村入口處環境優美,又一座萬年橋,旁邊還有一座萬年亭,進 入村里看見清澈透底的溪流,還有一棵棵翠綠的古樹像“伊人”一樣在小河邊等待著遠方歸來的親人。
今年上半年,村投入80萬元完成了污水治理工程。此工程完工後,可對醫院、學校、農戶等所排出的污水都進行集中處理,確保污水不流向小溪,使得白溪水庫的源頭不受污染。
為了更好的保護環境,我村對白溪水庫上游的山林進行了封山育林。
二、以人為本,提高素質,開展公民道德教育
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是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該村開展了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在“學教”工作小組的支持下,在鎮黨委的領導下,成立了公民道德建設領導小組、監督小組,制定村民道德建設規範實施方案,起草並發放“致村民的一封公開信”,發放150份意見徵詢表,從村民的“十要”、“十不要”規範等小事做起,開展“孝心獻長輩、關心下一代”等活動,及時編制300餘本《榧坑村公民道德手冊》,並發放到戶。為使村民積極參與,在全村村民中開展“文明戶”評選活動,通過公民道德建設工程,淨化社會風氣,提高生活質量,促進兩個文明同步發展,真正使村民受到“寓德於人、寓文于樂”。
三、生態農業持續發展,經濟活力強
近幾年來,在推進農業雙增與實現生態農業發展中走出了一條新路子,現在,已基本告別了過去守著綠色,靠山吃山的生活方式,充分利用自然資源,開發旅遊,發揮資源優勢,對白溪水庫上游的山林進行封山育林,可增加年集體經濟2.6萬元,初步形成了以經濟林為主導,種植業與養殖業並存的生態農業新格局。建成筍竹養用山、茶葉、香榧等經濟林308畝,大力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45萬元建造金家岙以及塔坑二條山林資源性機耕路,年人均收入由2003年的2150元,到現在的6188元,經濟效益得到了很大提高。
四、以文化陣地為依託,加強文化素質教育。
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促進精神文明建設,榧坑村的主要措施有:(1)榧坑村在村的主要牆弄上每月一期張貼法制大海報,每期兩張,花費成本24元。成本小,見效大,老百姓對這種宣傳方式吸收快,法律意識明顯增強,並會主動詢問。(2)利用廣播宣傳殯葬改革、森林防火等有關政策法規,以增強村民的防範意識。貫徹黨對農村的基本路線、政策、方針,使黨在新時期對農村的政策深入人心。(3)村里設立了一個遠程教育站點,內容豐富,是村民們的免費學堂。村專門安排了一名懂計算機、熟練操作的操作員定時、分類為村民們播放,受到好評。
五、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1、在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的同時,十分重視舊村改造和新村規劃,制訂了《寧海縣黃壇鎮榧坑村村莊建設總體規劃》,著重構建現代化新農村建設框架。統一規劃新村布局,使村落布局更趨合理、美觀。
2、建設文體活動場所,豐富村民業餘文化生活。投資13萬元建成綜合性辦公樓,村辦公樓同時作為文體活動場所,在辦公樓前配有健身器材,結合遠程教育,是村民休閒交流的好地方。
3、在消滅露天糞坑、河道整治退宅還耕等為主要內容的工作中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高度重視環境整治工作,成立環境整治領導小組,建立環衛保潔制度,村里配備6名保潔員,20隻垃圾箱,能做到垃圾日產日清。全部消滅露天糞坑,建立公共廁所7座。
4、積極改善村莊基礎設施。投入23萬元,完成環村道路硬化;耗資63萬元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即將完成,確保生活污水得到集中處理,以及村水資源的清潔。建成三座集體豬、牛舍。
5、 對村花壇進行綠化整治,環境優美。達到了“美化、亮化、淨化”的要求。
在強有力的措施下,我村的人居環境得到較大改觀,達到了“美化、淨化、亮化”的要求。
六、組織領導好。
1、 抓住龍頭,加強村班子自身建設。一直來我們把提高幹部隊伍素質作為重中之重來抓,積極開展各種思想政治工作和宣傳教育活動。為了能更好的代表、維護、發展農民的利益,積極抓好村班子建設,村黨支部堅持實行“三會一課”和民主評選黨員制度,並由書記胡文偉為總負責人,創建遠程教育站點,組織學習培訓,促使黨員、幹部加強自身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自覺履行村裡的規章制度,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過程中充分發揮村黨支部的領導核心作用。
2、注重落實,確保三個到位。首先是組織到位,我村有經濟合作社、團、婦、民兵、治調、老協等組織,個線負責人分工合作,配合良好。其次是資金到位。為不斷提升本村直觀形象,我村通過爭取縣市專項資金和村企結對資金,共投入100餘萬元用於新農村建設和環境整治,存容村貌明顯改觀。第三是制度到位。我們村制定了《政務財務公開制度》和《村規民約》等規章制度,並加強宣傳,使民主制度家喻戶曉,創建活動有章可循。
近幾年來,在推進農業雙增與發展生態農業中,村兩委會帶領村民走出了一條新路子,現在,村民已基本告別了過去守著山林,靠山吃山的生活方式,而是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發揮資源優勢,開發經濟林,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經濟林為主導,種植業與養殖業並存的生態農業新格局,建成筍竹兩用山、茶葉、香榧等經濟林千餘畝,其中僅香榧就有700多畝。村支書胡文偉說,村中最大的一株香榧樹每年可產生3000多元的經濟效益,村裡的香榧可謂是全村的聚寶盆,而村民人均年收入也由2003年的2150元,提高到了現在的6188元。為此,村里大力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45萬元建造了金家岙以及塔坑兩條山林資源性機耕路。
在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的同時,村兩委會還十分重視舊村改造和新村規劃,制訂了《寧海縣黃壇鎮榧坑村村莊建設總體規劃》,統一規劃新村布局,使村落布局更趨合理、美觀,著重構建現代化新農村建設框架。目前,村里正積極改善村莊基礎設施,投入23萬元,完成環村道路硬化;投資13萬元建成的綜合性辦公樓,既是村辦公樓也是文體活動場所,樓前配有健身器材,是村民休閒學習交流的好地方。
村美人富了,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又被提上村兩委會的工作日程。村里成立了公民道德建設領導小組、監督小組,制定村民道德建設規範實施方案,起草並發放“致村民的一封公開信”,從村民的“十要”、“十不要”規範等小事做起,開展“孝心獻長輩、關心下一代”、“文明戶”評選等活動,爭取做到寓德於教、寓文于樂。
相關詞條
-
長葉榧樹
長葉榧(Torreya jackii Chun),又名浙榧、加氏榧,隸屬於紅豆杉科(xacgag),榧樹屬,是新生代第三紀殘存的孑遺裸子植物,為我國特有...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地理分布 生長環境 生物學特徵 -
棲霞坑村
棲霞坑村位於溪口鎮董村工作站,距溪口鎮中心距離約20公里,由2個自然村組成,全村有270戶689人,耕田409畝,山林3481畝。棲霞坑是個不大的村莊,...
基本村情 村名由來 人文古蹟 -
黃坑村[浙江新昌縣沙溪鎮下轄村]
黃坑村位於沙溪鎮東南部,地處山區。全村258戶,村民753人。
-
李家坑村[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章水鎮下轄村]
李家坑村隸屬於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章水鎮,擁有大量明清古建築的李家坑村,將加大對古村的保護力度,拆除不協調建築,修舊如舊。 李家坑村原名徐家暢村。始祖李龔...
青山捧出李家坑 地形地貌 歷史沿革 古建築保護 人文古蹟 -
李家坑村
李家坑村隸屬於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章水鎮,地處四明山革命老區,2007年申報了省級古村名錄,全村占地面積8.2平方公里,現有人口817人,總戶數374戶。
李家坑村 -
安岱後村
位於浙江省麗水市松陽縣西南部,安民源發源地,西北有全縣最高峰箬寮峴(海拔1502.3米),南與龍泉市青田坑、符畲村接壤,北靠楓坪鄉梨樹下、丁坑村,東與安...
基本簡介 自然資源 村莊建設 紅色古寨 參考資料 -
塔川村
塔川村,又名塔上,隸屬於黟縣宏村鎮。位於黟縣桃花源著名旅遊景點——宏村到木坑竹海景點途中,是黟縣小桃源眾多美麗富繞的自然村落中一個獨具魅力的山間村落,有...
主要景點 民情風俗 旅遊景點 特色小吃 地理環境 -
大路畲族風情村
大路畲族風情村是衢州市衢江區大洲鎮的一個畲族小山村,村莊歷史文化悠遠、畲族風情獨特,是浙西的西雙版納。
[簡介] [浙西小三峽] [大路畲族村] [畲族文化廣場] [牛上坪古村落] -
大谷運村
尚德堂,尊三公為支祖,亦稱前門三分派。 尚賢堂,尊五公為支祖,亦稱前門五分派。 1988年5月,籌建浙江省證券公司,並出任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