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辭名篇鑑賞辭典

楚辭名篇鑑賞辭典

《楚辭名篇鑑賞辭典》由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書 名: 楚辭名篇鑑賞辭典
作 者: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鑑賞辭典編纂中心
出版社上海辭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年04月
ISBN: 9787532628247
開本: 16開
定價: 18.00 元

內容簡介

《楚辭名篇鑑賞辭典》選取屈原等所作楚辭名篇,逐句譯成白話,疑難字詞亦詳加注釋;每篇作品後都附一篇精美的賞析文章,幫助讀者賞讀原作。楚辭是戰國時流行於楚國的具有濃郁楚文化色彩的一種詩歌體裁,為中國古代詩歌兩大源頭之一,是浪漫主義風格的代表,對後來的文學發展產生過深遠影響。其代表作家屈原心憂社稷,志行高清,所創作作品想像宏肆,境界瑰奇,驚采絕艷,尤為歷代讀者所喜愛。

圖書目錄

出版說明

篇目表
正文
……

序言

先秦詩歌有兩大派系,一派以《詩經》為大宗,一派以《楚辭》為代表。至於散見於先秦典籍中的歌謠,則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貴賤,或接近《詩經》,或仿佛《楚辭》,兩種體式並存。究其原因,蓋古代歌謠本來大體相同,但由口頭歌詠進而到書面記錄時,或忠實於原型,則錯落而近於口語,其體式有如《騷》;或略加提煉,則整齊而便於傳誦,其體式有如《詩》。例如,以慣例衡之,楚國的《子文歌》,理當為《騷》體,但見於《說苑》者,竟為典型的《詩》體;燕國的《易水歌》,理當為《詩》體。而載於《史記》者,竟為典型的《騷》體。甚至同一首歌謠,見於此書者近《騷》,見於彼書者又近《詩》。如魯女的《黃鵠歌》,其記錄於《列女傳》者,為語言錯落並每句有“兮”的《騷》體;然記錄於《藝文類聚》者,則又為嚴整的四字句並省去“兮”字的《詩》體。由此觀之,古代歌謠實為《詩》《騷》的共同源頭,特因書面的記錄之異,出於同源而演為二體。
而且,《詩經》之集結與演變,則除由口頭到書面,已經過一番提煉之外,更加以配樂原因,節奏益求整肅,字句益趨簡括,從而形成了基本上每句兩個節拍的四字句式。

文摘

作為《湘君》的姊妹篇,《湘夫人》由男神的扮演者演唱,表達了赴約的湘君來到約會地北渚,卻不見湘夫人的惆悵和迷惘。
如果把這兩首祭神曲聯繫起來看,那么這首《湘夫人》所寫的情事,正發生在湘夫人久等湘君不至而北出湘浦、轉道洞庭之時。因此當晚到的湘君抵達約會地北渚時,自然難以見到他的心上人了。作品即由此落筆,與《湘君》的情節緊密配合。
首句“帝子降兮北渚”較為費解。“帝子”歷來解作天帝之女,後又附會作堯之二女,但毫無疑問是指湘水女神。一般都把這句說成是帝子已降臨北渚,即由《湘君》中的“夕弭節兮北渚”而來;但這樣便與整篇所寫湘君盼她前來而不見的內容扦格難合。於是有人把這句解釋成湘君的邀請語(見詹安泰《屈原》),這樣文意就比較順暢了。
歌辭的第一段寫湘君帶著虔誠的期盼,久久徘徊在洞庭湖的山岸,渴望湘夫人的到來。這是一個環境氣氛都十分耐人尋味的畫面:涼爽的秋風不斷吹來,洞庭湖中水波泛起,岸上樹葉飄落;望斷秋水、不見伊人的湘君搔首躕躇,一會兒登臨送目,一會兒張羅陳設,可是事與願違,直到黃昏時分仍不見湘夫人前來。這種情形經以“鳥何萃兮蕷中,罾何為兮木上”的反常現象作比興,就更突出了充溢於人物內心的失望和困惑,大有所求不得、徒勞無益的意味。而其中“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更是寫景的名句,對渲染氣氛和心境都極有效果,因而深得後代詩人的賞識。
第二段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湘君的渴望之情。以水邊澤畔的香草興起對伊人的默默思念,又以流水的緩緩而流暗示遠望中時光的流逝,是先秦詩歌典型的藝術手法,其好處在於人物相感、情景合一,具有很強的感染力。以下麋食中庭和蛟滯水邊又是兩個反常現象,與前文對鳥和網的描寫同樣屬於帶有隱喻性的比興。再次強調愛而不見的事願相違。接著與湘夫人一樣,他在久等不至的焦慮中,也從早到晚騎馬去尋找,其結果則與湘夫人稍有不同:他在急切的求覓中,忽然產生了聽到佳人召喚、並與她一起乘車而去的幻覺。於是作品有了以下最富想像力和浪漫色彩的一筆。
第三段純粹是湘君幻想中與湘夫人如願相會的情景。這是一個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的神奇世界:建在水中央的庭堂都用奇花異草香木構築修飾,其色彩之繽紛、香味之濃烈,堪稱無與倫比。作品在這裡一口氣羅列了荷、蓀、椒、桂、蘭、辛夷、藥、薜荔、蕙、石蘭、芷、杜衡等十多種植物。來極力表現相會處的華美艷麗。其目的,則全在於以流光溢彩的外部環境來烘托和反映充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