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江亭

楚江亭

楚江亭,男,1964年生,河南省洛陽市人,教授、教育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國內知名教育專家、著名教授、北京師範大學“十佳教師”之一、北京師範大學“四大名嘴”之一) 擔任《教育學原理》、《教育社會學》、《教育發展戰略》、《教育管理學》等課程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同時兼任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管理學院黨委副書記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楚江亭 楚江亭

楚江亭,男,1964年生,河南省洛陽市人,教授、教育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國內知名教育專家、著名教授、北京師範大學“十佳教師”之一、北京師範大學“四大名嘴”之一)

擔任《教育學原理》、《教育社會學》、《教育發展戰略》、《教育管理學》等課程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同時兼任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管理學院黨委副書記。曾在國家級核心期刊發表文章50多篇,出版專著1部,合著、合譯書目8部,主持與參加國際、國家及有關部委項目、課題等15項。幾年來,多次被有關省、市、縣教育(廳)局邀請為局長培訓、校長培訓、教師培訓、新課改培訓、學校發展、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等做學術報告。作為國內知名教育專家、北京師範大學“十佳教師”、北京師範大學“四大名嘴”之一,楚江亭教授的精彩報告或講座,受到受訓者的高度評價。

主要兼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有關項目中方特聘專家

中、英甘肅基礎教育發展項目中方特聘專家

中、歐西部基礎教育發展項目中方特聘專家

國家教育部教育培訓專家委員會成員

國家教育部課程改革專家組成員

中華女子學院客座教授,等等。

研究領域

教育戰略與學校規劃 課程開發與教師教育 社會及個體認知 科學知識與課程 校長及教師培訓 教育社會學

教育背景

2000、9 —2003、7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研究生

1997、9 —2000、7西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碩士研究生

1981、9 —1984、7就讀於洛陽師範學院物理系

工作經歷

2003、9 — 至今,在國家教育部國小校長培訓中心、教育部華北教育管理幹部培訓中心、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管理學院、北京師範大學校長培訓學院工作,國家985工程團隊研究人員、副研究員。

1984、9 — 1995、7 洛陽師範學院從事教學及管理工作。

出訪經歷

1995、8 — 1996、10 美國明尼蘇達州立大學訪問學者

2007、11 — 2007、12 法國索邦大學、德國慕尼黑大學、義大利佛羅倫斯大學等參加教育培訓、交流及學習

2008、9 受邀在台灣輔仁大學、花蓮教育大學、基層教師協會等地進行學術交流,並多次做學術報告

2009、5 在菲律賓幾所大學進行學術交流活動,並參加“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有關項目”的研討會

2006、1 — 2009、10 多次到香港、澳門有關大學參加學術交流、研討活動,並接受有關教育機構的邀請為進行校長、幼稚園園長、教師等做相關內容的培訓

社會任職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教育部有關項目中方特聘專家

中、英甘肅基礎教育發展項目中方特聘專家

國家教育部教育培訓專家委員會成員

中華女子學院客座教授

《教師教育研究》兼職編輯

中國教育科研網特聘專家

獲獎情況

在洛陽師範學院工作期間,多次獲得校級“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在西北師範大學攻讀碩士期間,兩次獲得校級“優秀研究生”獎,一次校級“優秀畢業生”獎。

在北京師範大學攻讀博士期間,兩次獲得校級“優秀博士研究生”獎,一次校級“優秀博士畢業生”獎。

2005—2006學年獲得校級“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2006—2007學年獲得校級“優秀共產黨員”;

2007—2008獲得校級“學生工作先進個人”、北京市“學生工作先進個人”; 2008—2009學年獲得校級“優秀共產黨員”,校級“優秀研究生教學獎”;

2010年4月,其指導的教育碩士岳軍祥的論文,被評為全國第二屆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優秀論文。

教學工作

(1)為碩士、博士研究生講授的主要課程:《學校發展戰略研究》、《教育管理學》、《教育學原理》、《教育社會學》等;

(2)深受教育局長、中國小校長、教師、研究生等歡迎的培訓專題:《精製編碼與學生培養》、《一流學校是怎樣誕生的?》、《今日我們如何做局長?》、《認知鏡像與校長管理決策》、《學校發展規劃與教師職業生涯規劃》、《改變自我、拒絕平庸——如何塑造自己的成功人生》、《探索校本教研新模式——TIDR的深層釋義及啟示》、《學校戰略管理——參與、互動、多步式SIDR模式演練》、《優秀教師成長之路》、《後殖民視野中的中國教育》、《特色學校創建的多元文化解析》、《文化、影視與教育——今日的中國教育該走向何方?》等。

科研項目

1、世界銀行亞歐信託基金項目:“OECD教育發展指標體系專題”研究;

2、教育部項目:2000——2002年中國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形勢的分析與預測;

3、勞動人事部項目:留學歸國人員政策和工作問題研究;

4、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導學—自學—答疑”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研究;

5、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國家重點課題:中國“做中學”科學教育實驗

6、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項目:“公民科學素養標準制訂”項目

7、北京師範大學—崇文區教委項目:崇文區骨幹校長專業發展項目

8、教育部項目:中國小校長遠程培訓課程開發項目

9、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科學教育與技術教育相結合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10、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項目:“中國教育藍皮書”項目

11、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項目:“中國教育制度的改革與設計”項目

12、北京市“十一五”教育科學規劃項目:特色學校創建理論、模式及方法研究

13、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校戰略管理與特色形成的理論、模式及方法

14、教育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愛生學校的學校管理項目

15、北師大管理幹部基金項目:SDP與研究生事務管理創新研究;

16、香港科技大學、北京大學等15所大學組成的聯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社會建構視野中的科學課程透視”。

學術成果

著作

1、專著:《真理的終結——科學課程的社會學釋義》,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2、合著:《中國教育藍皮書》(2003年),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合著:《2000——2002年中國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形勢的分析與預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4、合譯:[英]麥可·楊著:《未來的課程》,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5、合著:《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校長讀本),將由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7月出版;

6、專著:《教育人本論》,將由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

論文

1、《風險社會視野中大學生自殺問題的省思》,《人文雜誌》,2010年第1期;

2、《科學內涵的解讀與科學教育創新》,《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

3、《“十二·五”區域教育發展規劃新思路》,《人民教育》2009年第24期;

4、《風險社會與教師自我認同危機》,《教師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

5、《論特色學校創建中的公共關係管理》,《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1期;

6、《中國小教師參與學校管理研究》,《中國教育學刊》2009年第8期;

7、《公眾有效參與規劃綱要制定還需制度保障》,《當代教育論壇》,2009年第9期;

8、《學校發展規劃:內涵、特徵及模式轉變》,《教育研究》,2008年第2期;

9、《特色學校創建:概念辨析及模式重構》,《教育發展研究》,2008年第8期;

10、《意義在闡釋中生成——社會學視野中的科學知識性質研究及啟示》,《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3期;

11、《高校戰略定位:誤區及糾正策略》,《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3期;

12、《探究式教學的理論基礎》,《江西教育》,2008年第10期;

13、《故事、理性、成長——關於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的一種敘事研究》,《福建教師》,2008年第4期;

14、《學校管理標準:構建及思考》,《教育科學研究》,2008年第11期;

15、《“文化自覺”與教師教育研究的價值選擇》,《教師教育研究》,2007年第4期;

16、《科學知識的社會生成——當代國際學術界科學知識性質研究的新進展及啟示》,《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1期;

17、《價值重構:語言編碼視野下的地方課程開發》,《當代教育論壇》,2007年第8期;

18、《中國小發展規劃模式轉換》,《教育科學研究》,2007年第9期;

19、《“文化殖民”與中國教育發展戰略選擇》,《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年第8期;

20、《科學知識觀與教師創新能力養成——社會建構論視野中的科學知識性質解析》,《教師教育研究》,2006年第6期;

21、《科學課程的認識內涵及實踐論意義》,《北京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4期;

22、《關於制定學校發展規劃有關問題的思考》,《教育理論與實踐》,2006年第5期;

23、《和諧社會教育發展指標體系構建及思考》,《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3期;

24、《自由的論壇、學術的搖籃》,《當代教育論壇》,2006年第3期;

25、《走向理解與寬容》,《教師教育研究》,2005年第4期

26、《後殖民主義研究與我國教育發展戰略選擇》,《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4期

27、《論高職院校的戰略管理及特色形成》,《教育與職業》,2005年第5期

28、《教育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意義與作用》,《人民教育》,2005年第10期

29、《“個性化”教育就是要人人不同嗎?》,《教育參考》,2005年第8期

30、《論科學課程的社會建構觀》,《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第3期

31、《試論科學課程的社會建構及其教育意義》,《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年第5期

32、《吸引和使用海外留學人員有關政策問題的思考》,《人口學刊》,2004年第2期

33、《關於建立我國職教發展指標體系的構想》,《教育與職業》,2004年第3期

34、《科學知識觀與職業教育改革》,《教育與職業》,2004年第21期

35、《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指標體系初探》,《江蘇高教》,2003年第1期

36、《課程:文化的價值選擇》,《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2003年第5期

37、《構建我國教育發展指標體系應注意的問題》,《中國教育學刊》2002年第2期

38、《關於建立我國教育發展指標體系的思考》,《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年第4期

39、《論自然科學知識的社會建構及其教育意義》,《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年第7期

40、《關於建立我國教育標準的思考》,《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年第10期

41、《OECD教育發展指標體系的歷史演變及其啟示》, 《上海教育科研》2002年第6期

42、《日韓兩國中國小性教育比較》,《上海教育科研》2002年第11期

43、《試論我國教育理論研究的三大主要類型》, 《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2002年第4期

44、《應儘快建立我國教育發展指標》,《中國高等教育評估》,2002年第2期

45、《2000——2002年中國高等學校財經專業畢業生就業形勢的分析與預測》,《青年研究》,2001年第9期

46、《2000——2002年中國高等學校政法專業畢業生就業形勢的分析與預測》,《青年研究》,2001年第10期

47、《論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尊重個性》,《天中學刊》,2000年第1期

48、《論現代德育的物質基礎與科技基礎》,《江蘇高教》,2000年第1期

49、《對馬克思綜合技術教育原理的再認識》,《洛陽師範學院學報》,1999年第6期

40、《二戰後美國高等教育科學研究和教學改革》,《天中學刊》,1999年第4期。

51、《論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對立與統一》,《教育探索》,1998年第4期。52、《培養又紅又專的人才是教育的根本任務》,《甘肅教育》,1998年第7、8期合刊。

53、《為了學校、基於學校——在互動、參與、校本式中解讀校長培訓》,《中國教育報》,2004年2月24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