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樹壩

楓樹壩

概述楓樹壩空腹寬縫重力壩(Fengshuba HollowSlotted Gravity Dam) 位於中國珠江支流東江上游,距廣東省龍川縣老隆鎮65km,是楓樹壩水電站樞紐的主要組成部分樞紐控制流域面積5150平方公里,約占東江流域面積的16%。樞紐包括攔河大壩、壩內廠房、壩內變電洞、引水鋼管、放水管和過壩設施等水工建築物,具有改善下游航運、發電以及防洪等綜合效益。工程於1970年8月開工,1973年9月下閘蓄水,1978年9月基本完工。

大壩

攔河大壩壩址位於峽谷中,河谷呈梯形,河槽寬約130m,左岸坡度較緩,約32°,右岸較陡,坡度約45°,壩基岩體為印支早期的安山玢岩,具有噴出岩特徵,且處於東南沿海的扭動構造和東西向構造活動頻繁地區,因此岩體被擠壓破碎,甚至片理化,斷裂十分發育,且岩石礦物變質。

攔河大壩河床部分為溢流壩段,兩岸為擋水壩段。壩基最低高程為78m,壩頂高程為173.3m,最大壩高為95.3m,壩頂上游側設定1.2m的防浪牆,壩頂長度400m,由24個壩段組成。左岸壩頭設19m長的截水刺牆,插入左岸山體中。混凝土重力壩由3種不同的壩型組成,右岸0號~1號壩段和左岸18號~23號壩段為混凝土實體重力壩,5號~7號壩段為混凝土空腹重力壩,其餘壩段為寬縫重力壩。

電站

裝機15萬kW。在6號、7號壩段的空腹和4號壩段左側的寬縫內布置安裝場,在主廠房的下游壩體空腹內布置副廠房,蓄電池室、酸室、油庫等則布置在壩後露天處。在副廠房的下游側、溢洪道的反弧段下面設定變電洞,布置220kV和110kV的變電站,變電洞寬11.5m、長110m,形成了主廠房、副廠房、變電站在壩體平面內布置呈“三”形的布局。這種布置,具有設備集中,布置緊湊,通風良好,運行維護方便等優點。5號~11號壩段布置了6孔溢洪道,用13m×l3.2m(寬×高)的鋼弧形閘門控制;12號、13號寬縫重力壩段內還各布置了一條直徑為4.2m的放水管,放水管出口處設定了聲400cm的錐形閥,以控制放泄流量。

效益

自楓樹壩水庫下閘蓄水以來,較好地發揮了工程的航運、發電、防洪等綜合利用的功能,體現了該工程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大壩下游的航運得到改善,河道航深達到設計要求,確保了興梅地區的大量煤炭源源不斷地運往珠江三角洲等地。該樞紐工程的建成,使河源市以上沿河兩岸的近10萬人口、0.67多萬公頃農田免除水患,河源市以下的惠州、博羅等地的洪水位降低0.6m~1.3m,0.4萬多公頃沒有堤圍的農田免除或減輕洪災。至1999年底,電廠共發電133.2億kW·h,緩解了廣東省用電緊張的局面。

楓樹壩楓樹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