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行吉

楊行吉

楊行吉,安徽人,普洱茶茶藝專家、高級農藝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享受者。

人物生涯

1963年畢業於安徽農學院茶葉系,當時為了回響祖國的號召“到邊疆去!到祖國最艱苦的地方去”,自願報名,由國家統一分配,來到了祖國大西南雲南臨滄主產茶區,一蹲就是二十八年。一年年斗轉星移,在平凡的工作中,在茶葉事業上,奉獻著自己的知識和青春,至今從事茶葉工作已是半個世紀。

1963年被分配到臨滄地區農水科(現地區農業局)生產技術組,以一個普普通通的茶葉技術員的身份,經常身背行李日行二三十公里(當時縣、鄉茶區多數不通公路),到縣、鄉、村、初制所調查茶葉生產情況,幫助茶區規劃茶園發展,用自己所學的茶葉知識理論,教茶農科學種茶、制茶,教他們如何提高茶葉品質,實現增產增收的道路。六十年代,大多數茶區農民只會簡單粗糙地做點曬青毛茶,紅茶很少加工,炒青、烘青更不會做,為此,每到一個地方,就教他們做紅茶、炒青和烘青,從此,在全區逐步地推開了紅、綠茶的製造。

1980年,被地委任命為臨滄地區茶葉科學研究所所長,在一座荒山坡地上,帶領幾位同志創辦了臨滄地區茶葉科學研究所,建蓋了茶葉初制、精製車間400平方米,茶葉生化室一間150平方米,四層職工宿舍一幢,購買茶葉機械設備一套,租用附近生產隊荒地100畝,作為茶葉栽培試驗基地,邊生產、邊研究,僅用了兩年時間,通過緊張、快效的工作,很快在祖國的土地上,栽種了茶樹良種,並在三年後初見成效,畝產達百斤,同時還在茶科所附近生產隊幾十年的老茶園裡,進行老茶園的改造試驗,在短短兩三年時間內,使幾十年的老茶樹返老還童,變成了青年茶園,畝產達百斤以上。並以點帶面,實驗成果在全區得到推廣使用,改變了茶園面貌,增加了產量,增加了茶農收入。

1981年,在結束了“提高茶葉品質,增加收入”這一課題後,又開始了新的課題試驗,大膽革新紅碎茶加工技術,取消了萎凋工序,進行了“紅碎茶初制新工藝及新機具”項目試驗。經過三年夜以繼日地不斷試驗,終於於1983年通過了省科委組織的二十餘名專家團的現場鑑定。專家們一致認為“試驗是非常成功,在同行內屬全國首創”,此新工藝徹底改變了原來老工藝生產的茶葉品質。新工藝加工出來的紅碎茶,突出了濃、強、鮮的品質特徵,經生化測試,其茶黃素、茶紅素、水浸出物、胺基酸等內含成分的含量都較老工藝多,同時新工藝在經過上更節約時間,降低了生產成本。

1983年,“紅碎茶初制新工藝及新機具”項目榮獲省科技成果二等獎。由於在茶葉行業的突出貢獻,於1985被評為高級農藝師;1989年,獲得省政府頒發的“有突出貢獻優秀專業技術人才”的光榮稱號;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1984年,調入臨滄地區外貿局任副局長,主管全區茶葉產、供、銷工作。任職期間,為了加快全區經濟的發展,在地委、行署的領導下,除完成省公司的調撥任務外,組織全區茶葉加工廠抽出部分時間生產功夫紅茶、紅碎茶直調廣東省茶葉進出口公司出口,為我國創收了大量外匯,加速了全區的經濟發展。

1985年調臨滄地區茶葉局任副局長,在地委、行署的直接領導支持下,從無到有,建蓋了車間、宿舍、辦公室,並在22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區進行了“快速高產試驗”項目。三年後,茶樹成林,畝產高達200公斤,成為全區的科技樣板茶園。

1989年上調省農業廳農工商實業公司任經理,1990年被抽調到昆明花園茶廠進行籌建工作,在當時資金極為困難的情況下,通過一年的艱苦努力,使花園茶廠走上了正軌,產量、效益逐年增加。1998年正式退休,繼續從事茶葉加工及研究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