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繼盛在獄中被關了三年。1555年農曆10月30日,楊繼盛被枉殺於西市。那一天西市(今西凹)人擠人擁,“風吹枷鎖滿城香,簇簇爭看員外郎”,沿街皆聞百姓慟哭之聲。刑前,楊繼盛從客賦詩:“浩氣還太虛丹心照千古,平生未了事。留與後人補。”其妻張氏上書,‘願即斬臣妾首,以代夫誅’,被嚴嵩扣壓不奏。張氏在揚繼盛就義當日自縊身亡。楊繼盛就義七年後,嚴嵩被罷官;十一年後、楊繼盛始被平反。
楊繼盛在宣武門外達志橋胡同十二號的故居幾經變遷,開始是城隍廟,後又改稱格筠庵。道光、光緒,宣統年問屢屢擴建。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宗丞曹學敏在山門後景賢堂門額上提“楊椒山先生故宅”。次年又在院西南建八角攢尖頂的諫草亭。亭中石壁為心聚和尚所募。上面剝有楊繼盛彈劾嚴嵩的諫言。景賢堂內立牌匾,牆上掛楊繼盛巨幅畫像。嘉慶二年(1797年),景賢堂內楊繼盛彩塑替代了原來的畫像。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又增建了可容百人的諫草堂。諫草堂匾額是道光時大書法家何紹基所提。松筠庵院內肅穆莊重,有楊繼盛手植的古槐,花園中草木扶蘇。清代,士大夫常聚在此院作賦吟詩,議論時政。“諫草留遺石,年年化碧痕。悲風吹古術,大鳥叫襉門。青史平生事,內楹故國恩。永陵北望在流涕向黃昏。”這是清人尤桐訪諫草堂後所做的感懷詩。清至民國,院內還設立過賑濟災民的慈善機構。
今天,松筠庵門口雖掛著“市文物保護單位”的牌子、但院內亂建的小屋駁雜擁擠,楊繼盛的書房,住房殘破無人修繕。所幸的是,諫草亭中曲石刻至今依然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