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立光[畫家]

楊立光[畫家]

楊立光 (1917—2000),男,湖北武漢人。曾任武昌藝術專科學校副教授、湖北美術學院教授、副院長、油畫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美協會會員、中國湖北分會主席,湖北省文聯委員,重慶勵志社總社美術組油畫創作員,國立社會教育學院講師、湖北教育學院藝術科主任、華中師院圖畫系主任,中華全國美學學會湖北分會名譽會長、湖北省城市雕塑組組長。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1974年,楊立光在大冶鋼廠 1974年,楊立光在大冶鋼廠

楊立光(1917-2000),湖北武漢人,1917年10月21日生於 武昌。1935年考入武昌藝術專科學校附屬藝術師範科(高中部),學習繪畫。1938年2月入武昌藝專繪畫科西畫組學習。1940年底,於武昌藝專畢業,1941年2月由重慶勵志總社特聘楊立光任職於總社美術股,專司油畫創作,兼事金石,且有聲名,偶作寫意水墨則鮮有人知。1942年,曾有肖像,靜物等多幅油畫參加全國美協舉辦的秋季美展。1943年9月至1944年6月被重慶溫泉國立社會教育學院聘為講師,任教於電化教育專修科美術組。1945年秋,油畫《紅紗巾》、《蔣蘭圃像》參加全國美協舉辦的美展。

楊立光,湖北武漢人。 1917年10月21日生於武昌。

《穿皮大衣的老人像》 《穿皮大衣的老人像》
自畫像 自畫像
作品 作品
作品 作品
作品 作品
作品 作品
作品 作品
楊立光[畫家] 楊立光[畫家]
楊立光[畫家] 楊立光[畫家]
楊立光[畫家] 楊立光[畫家]

父,楊昌慶,長江船運領江,娶梅鳳銀,育有兩男兩女,長子楊立榮,長女楊壽征(畢業於南京金陵女子大學,曾任安徽懷西中學、武漢25中校長),二女楊韻篁,幼子楊立光。其年少時,全家生活以楊壽征之薪金維持,家境貧寒。
1935年2月,考入武昌藝術專科學校附屬藝術師範科(高中部),學習繪畫,時任教師有唐一禾、丁道丙、沈士莊諸位前輩,同期同學有劉依聞、蔣箴予、唐冊、王家珍、張先雲等。楊立光先生勤勉刻苦,籍松明之光作畫,夜以繼日,習以為常,其習作數量每每倍於他人。無錢購紙,遂拾同學棄紙,以背面作畫,故學業優秀,深受同學尊重。1936年,與劉依聞、程白舟、易光甫、丁道中等發起“三料繪畫”,並多次舉辦展覽。
時逢國難當頭,抗日救亡宣傳如火如荼,武昌藝專師生熱血激昂,楊立光與劉依聞等全班同學在武昌、宜昌、應城作宣傳畫《保衛大武漢》《把敵人趕出中國去》《血債血還》《到敵人後方去》,且積極參演《放下你的鞭子》等街頭話劇,身兼導、演二職,其扮演老人角色堪稱一絕。楊立光喜好運動,尤擅籃球,常率隊在賽中爭先。
1938年,楊立光高中畢業,於2月入武昌藝專繪畫科西畫組學習。
1938年底,武昌藝專輾轉遷四川江津。
重慶時期先後執教武昌藝專的教師有唐一禾、張肇銘、王道平、蔣翅鳴、林葆菁等諸位前輩。楊立光大學時期的油畫藝術,漸臻嫻熟大度。
1939年曾有多幅作品參加全國勞軍美展。對於先生的油畫肖像,常書鴻先生大加讚賞,並將先生的兩幅畫掛在國立藝專教室為學生示範。
1940年,楊立光於武昌藝專畢業。是年有多幅作品參加全國性美術展覽(元旦美展),其中《自畫像》獲青年作家獎金(同獲殊榮的還有馮法祀、李宗津、程白舟、艾中信四人)。
1941年2月至1944年1月,重慶勵志總社特聘楊立光任職於總社美術股,專司油畫創作,兼事金石,偶作寫意水墨則鮮有人知。
1942年,曾有肖像、靜物等多幅油畫參加全國美協舉辦的秋季美展。
1943年9月至1944年6月被位於重慶北溫泉的國立社會教育學院聘為講師,任教於電化教育專修科美術組。
1944年4月,有數幅油畫作品參加第三屆全國美展,其中《穿皮大衣的老人像》獲當時的教育部頒發的科學文化成就獎(唯一獎)。徐悲鴻先生對楊立光先生的繪畫藝術一直給予很高的評價,在1944年的那次展覽會中,徐悲鴻先生站在這幅畫前,朗聲說:“你們要找英雄嗎?就要在這裡找!”
1945年秋,油畫《紅紗巾》《蔣蘭圃像》參加全國美協舉辦的美展。先生以自己的藝術,贏得了呂斯百、吳作人等許多前輩畫家的看重,秦宣夫先生說:“楊立光就是中國的康斯泰勃(英國著名肖像畫家)”。
重慶時期,是楊立光藝術生涯的第一個高峰時期,他的作品以卓越的技巧和品質奠定了他在中國油畫史上的地位。戰時重慶聚集著一大批愛國進步的藝術家,先生與時在勵志社、國立美專、國立音專、國立教育學院、正則藝專的畫家錢延康、費以復、許九齡、孫葆昌、李宗津、廖冰兄、葉淺予、李可染,電影藝術家史東山、鄭君里、特偉,音樂家馬思聰、舞蹈家戴愛蓮等交從甚密。楊立光在後來的教育生涯中,其兼收並蓄,不搞派系的寬闊胸懷與這段時期的社會交遊有極大的關係。
1944年,唐義精、唐一禾兩先生不幸罹難,武昌藝專由蔣蘭圃、張肇銘先生出面維持,誠聘楊立光、劉一層、陳光哲等回校執教。受母校召喚,先生毅然放棄優厚的工作回武昌藝專。從1944年6月至1949年5月,任講師、副教授,繪畫科主任兼西畫組主任,並擔任油畫教學工作。時值武昌藝專艱難時期,資金募集極其困難,教師薪金沒有保障,此時楊家六口人,生活十分清苦,即便成天吃蘿蔔白菜,有時還得賒欠。先生義無反顧,告別了一個職業畫家剛剛展露的輝煌,開始了他終生矢志不渝的藝術教育生涯。
1945年底,武昌藝專回遷武漢。因武昌水陸街原校址已遭日軍炸毀,遂在漢口府東五路寧波會館及趙家條租房,分部別居,在簡陋的教學條件下堅持開課。
1947年春,《武漢日報》曾以整版篇幅介紹先生的作品。同年夏,先生與蔣箴予結為伉儷。蔣箴予,湖南衡陽人,音樂教育家,先後畢業於武昌藝專、國立音專,曾任湖北藝術學院及武漢音樂學院聲樂系主任。與先生同為武昌藝專高中、大學時期同學,並與先生共同經歷了重慶時期直至解放後的藝術教育生涯。1948年6月,喜得一子,名楊丹,現為湖北美術學院教授。
1949年5月,武漢解放。武昌藝專被軍管會文教接管部接收。6月,時任湖北省文教廳廳長的李實委請楊立光及蔣箴予、劉依聞、程白舟在籌辦中的湖北省教育學院組建藝術科,四位先生以極大熱忱投入。9月登報招生,報名踴躍。9月下旬,湖北省教育學院在位於武昌閱馬場五龍橋的第一女師校址開學,設教育、藝術諸科。李實、薄懷奇任正副院長,楊立光任藝術科主任。藝術科設繪畫、音樂、戲劇三組,初創期教師有劉依聞(後為美術科主任)、程白舟、王霞宙、阮璞、蔣箴予、盛雪、方炳雲、田禽、曹藻、湯麟等38人。首屆學生有魏揚、謝珍珠、李承蔭、王士傑、吳嘉麟、楊洪益、閻國誼、戈乃鎔、李淑珍等106人。
楊立光與蔣箴予、劉依聞、程白舟攜手為籌建湖北教育學院藝術科殫精竭慮,多方羅致人才,如著名國畫家王霞宙,美術史論家阮璞、設計家李一夫、梁培裕,小提琴演奏家盛雪等都是此時來湖北執教,這一批師資即是後來湖北藝術教育的中堅。楊立光主管全科工作並親自執教,他細緻嚴格,提示中肯,對學生一視同仁,尤對專業基礎較差的同學耐心幫扶鼓勵,具有很高的教學威望。這一批學生中的許多人以後都成為湖北藝術界、教育界的傑出人才。先生身體力行接近工農,他的肖像藝術之所以閃爍著現實主義的藝術魅力,應當與這一段社會生活經歷有關。此時期,他創作的毛澤東及其他國家共產黨領袖的肖像在湖北出版。
1952年10月,湖北省教育學院與華中大學等院校合併為華中高等師範學校。楊立光任圖畫系主任,教師系原教育學院美術科全體同仁,新調入錢延康、萬昊、鄭昌中、孫世灝、楊焱諸先生。遷址武昌曇華林(原華中大學舊址)辦學,從畫圖造屋、製作教具乃至搜羅資料,名家珍品,無不傾力所為。
1953年,被評為教授。同年4月29日,胡一川先生自北京來訪楊立光。
1954年,胡一川拜楊立光為師。
1956年,蘇聯著名畫家梅尼柯夫來漢主持油畫研究班,先生陪同,以其精湛的油畫藝術贏得梅的尊重,二人同赴黃山、廬山寫生,互贈作品並結下深厚友誼,梅對先生長期擔任行政領導甚表遺憾,他認為“擔任領導工作的人容易挑選,而藝術天才一個世紀很難產生一個。”(原話大意)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同年7月—10月奉教育部指示,楊立光參與籌建武漢藝術師範學院,任美術系主任、教授(全國設兩所藝術師範學院,另一所為北京藝術師範學院,由李瑞年、吳冠中、衛天霖參與組建)。
1950年—1956年間,楊立光任湖北省文聯美術部副部長、部長、文聯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武漢分會副主席。在湖北省教育學院藝術科、華中高等師範學校圖畫系至武漢藝術師範學院美術系期間,歷年招生,專業教學漸趨正規,師資群體、校園資產已成規模,在全國藝術師範教育界中初具影響。
1958年10月,武漢藝術師範學院與中南音樂專科學校合併成立湖北藝術學院,先生任副院長、教授。1959年湖北藝術學院美術系5年制本科首次招生,正式設立油畫、國畫、雕塑、工藝美術4個專業和史論教研室,並開辦2年學制的工農預科。
1960年增設版畫專業和附中。此時,專業教師人才濟濟,油畫專業計有楊立光、劉依聞、程白舟、孫世顥、萬昊、錢延康、孫葆昌、鄭昌中、魏正起、魏揚、李承蔭、謝珍珠、陳十梅、彭述林等;國畫專業計有張振鐸、王霞宙、湯文選、馬三和等;版畫專業計有陳天然、劉述傑、蘭玉田等;雕塑專業計有張祖武、王福臻、張滿漢等;美術史論專業計有阮璞、張放、湯麟等;工藝美術計有李一夫、吳嘉麟、梁培裕、劉藝海、張朗、張庸、陳秀珊等;基礎課計有方坤壽、蒲新成、雷必農等。
至此,湖北高等美術教育的發展始成規模,這與先生個人的教育情結和辦學理想有重要的關係。長期堅持,積極審慎,強調師資及設備齊備,是楊立光拓展辦學格局的一貫工作方針。在當時的編制條件下,楊立光將美術教育的重心放在專業教研室的工作上,他重視各專業教研室的作用,強調製度建設和教學研究相結合的工作方式。故教學行政十分精簡,秩序井然。基於當時社會意識形態和文化方針,楊立光在教學安排上支持現實主義藝術創作的活動,並在教研室活動中對學生畢業創作的命題和形式進行充分的討論或給予指導。楊立光親自執教油畫教學並示範作畫,他善於啟發引導,對學生在人格上一視同仁,教學卓有成效,令許多學生終生受益。對有組織或學生自發引起的討論過程中出現的不同意見,他主張按“雙百方針”的原則寬容對待。對於學生中的思想批判,他從未從政治的角度去整人,但是對學生遭受的不明委屈,他卻表示同情和不平。他愛學生,不是親密無間的方式,而是一種師者對後學的寬厚和理解。他對學生的仁愛成為他教育生涯中的一種終身情結,在學生離開學校以後,只要他的能力所及,許多執著於藝術又身處窘境的老學生都得到了他的幫扶和提攜。
楊立光兼管錢財,支應有度,凡有利學校建設皆如數批撥。大至各專業所需,盡可批給。小至派員看望老先生,禮數支出從無延遲。一應日雜支出,則錙銖必較,不興應酬。楊立光垂範引領廉正,一時校內節儉奉公,愛校如家,蔚然成風。
經過楊立光與同仁們近10年的不懈努力,湖北美術教育受到國內同行的重視,20世紀50年代-60年代,呂斯百、常書鴻、秦宣夫、華君武、蔡若虹、米谷、衛天霖、吳冠中、劉國樞、劉一層先生等紛至來訪交流。他領導的美術教育工作開始收到實效,一批批經過良好藝術訓練的學生陸續結束學業,走向社會,為提升湖北及華中諸省的美術教育和美術創作的水平發揮著重要作用。這一批50年代入學的許多人,得益於在他們藝術人生中的重要階段所受到的深刻影響,而成為知名藝術家。同時,教師的藝術探索和創作也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狀態,教師們深入農村、工廠、林區,創作出一批有社會影響力的作品。
從湖北教育學院至湖北藝術學院期間,不論學校的建制歸屬如何轉換,楊立光始終是建國後湖北高等美術教育主體的實際領導者。他秉承武昌藝專兼收並蓄的教育傳統,鞠躬盡瘁,勤勉辦學,而成為湖北近代美術教育的開創者。
在此期間,楊立光堅持以自己的藝術方式創作出許多作品,如1958年前後創作的油畫《馬學禮像》《方保山像》《老婦像》《錢延康像》《煉鐵工人像》《鱖魚》等作品,“這些作品將中國繪畫重意尚寫的特質融入油畫的筆法表現,恢宏而精當,色彩凝重渾厚,具有典雅大度的氣質”(尚揚)。
1960年,同錢延康、孫葆昌、彭述林合作,為人民大會堂湖北廳創作巨幅油畫《長江大橋》,並發表。至20世紀60年代,先生累有作品150餘件,系其畢生心血的上乘之作,惜“文革”中遭劫失散,僅有少量作品倖存手中。
1965年10月,湖北藝術學院奉命撤銷,轉制湖北省文化廳所轄之湖北美術院,楊立光任副院長,他將湖藝美術系大部分師資轉入美術院,以備再興教育之需。文化大革命中,他剛正不阿的人格贏得了民眾的尊敬。
1972年6月,他與劉依聞等19人奉調由湖北省美術院轉入湖北藝術專科學校,作為普通教師任教於美術系,承擔第一屆3年制工農兵學員班的教學工作。與學生一起下廠下鄉同吃同住同勞動。同年,應廣州美術學院之邀,為其教師學生示範作畫。
1978年,恢復湖北藝術學院。10月,楊立光復職副院長,重新主持工作。同年,領導和主持了碩士學位點的申報工作,並招收湖北藝術學院首屆研究生,楊立光任油畫研究生導師。自此時起,先生連續擔任湖北省第三、四、五屆政協委員,他與劉依聞、阮璞、林路、蔣箴予等以省政協委員及省人大代表的名義多次提交關於分建湖北美術學院與武漢音樂學院的議案。
1980年,楊立光任中華全國美學學會湖北分會名譽會長。
1984年,楊立光退居二線,改任湖北藝術學院顧問,並任湖北省城市雕塑規劃組組長兼藝術委員會主任。
1985年當選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湖北分會主席。同年,湖北美術學院建院,這是楊立光和幾代同仁多年為之努力的結果。
1986年4月-6月,與張祖武(省城雕規劃組副組長)等赴黃石、黃岡、麻城、江陵等地縣,巡視並推動城市雕塑的建設工作。1987年12月,應廣東茂名鑒江流域受理局的邀請,楊立光偕同夫人蔣箴予赴高州水庫休養,楊立光假此地恢復作畫,此期留有作品5件。
1988年,任湖北省文聯名譽委員。楊立光作人體2幅及自畫像。此批作品仍然保持了他一貫堅實的藝術風格,展現著在古稀之年對色彩與生命活力的精彩表現。
1989年5月,湖北美術學院隆重慶賀“楊立光先生從事藝術活動55周年”,楊立光在全國各地、包括在台灣的歷屆學生數百人,與在校師生齊聚一堂,共同慶賀。同年,由湖南美術出版社主編的《楊立光油畫集》出版。
1990年初,楊立光患哮喘及過敏舊症復發,入梨園醫院,此一去,沉疴病榻十年。
1996年10月,後輩學人、社會友人及楊立光、劉依聞、阮璞偕家人聚於珞珈山下,慶賀楊立光八十壽誕。
2000年6月26日,中國傑出的油畫家,美術教育家楊立光先生因病不治逝去,享年84歲。3日後,先生長眠武昌石門峰。

代表作品

代表作品:《自畫像》、 《老人像》獲青年作家獎金和教育部科學文化成就獎金;《穿皮大衣的老人像》獲當時教育部頒發的科學文化成就獎;油畫《紅紗巾》、《蔣南圃像》、《馬學禮像》參加全國美協舉辦的美展;《方保山像》、《老婦像》、《煉鐵工人像》、《鱖魚》等參加湖北省美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