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登雲[著名蒲劇表演藝術家]

楊登雲[著名蒲劇表演藝術家]
楊登雲[著名蒲劇表演藝術家]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楊登雲(1882~1959)工二淨。著名蒲劇表演藝術家,蒲劇社會活動家、改革家。清光緒八年(1882)農曆7月23日生於山西省芮城縣西陌鄉楊家橋村。父楊為棟,一生務農,生四子,登云為四,初名樹升,後改登雲,因堂兄弟等排行為六,故人稱楊老六,後從藝數十年即以此名馳譽北方劇壇。又因他一生成班領戲,故藝人皆稱其為“六成班”。

基本信息

簡介

楊登雲 楊登雲

登雲幼時隨父輩務農,曾幫舅父趕腳馱貨,以謀生計,13歲入芮城縣陌南鎮景金堂娃娃班學戲,15歲時,出台演娃娃生戲,頗得時人稱許。出科後入臨晉翟八班,曾與蒲劇鬚生泰斗祁彥子(彥子紅)及名旦白菜心等同台演出,所受薰陶教益甚多。拜祁彥子為師,學小生。17歲時,進安邑縣(今屬運城市鹽湖區)三家莊仝武德戲班。因倒蒼(即男子變聲期)嗓音驟壞,遂改學二淨。他發憤苦學,遂入當時活動於豫西、晉南一帶的安徽五福二簧班(今稱京戲),僅兩個月即學得簧戲整套基本武功。此雖屬短暫歷程,然對他全部從藝生涯影響甚大。18歲時嗓子恢復後,先後在河南靈寶王耀存班、同氏戲班、絳州任子安戲班等處獻藝。此時嗓音已出,宏亮異常,加之吐字清晰,每登台露演即得觀眾喝彩。所演《取洛陽》、《炎火棍》、《朝金頂》和《紅桃山》等戲,吸收有二簧班的武打技巧,並用二簧臉譜開臉,使劇藝別開生面,令人耳目一新。自此聲譽鵲起,遂成當時劇壇“新秀”。

生命歷程

光緒二十七年(1901)20歲時,因聲名日重。即與他人組班成戲。次年開創雲升班,又與鄖三吉(白菜心)創吉盛班,均由他出名領班。吉盛班名角集中,行當齊全,藝術水平甚高,位居晚清蒲劇班社之首。時當民族災難深重,藝人亦曾兩遭危運:光緒三十一年(1905)清廷緝拿反清組織“江湖會”,登雲與梨園界之會眾,均自逃匿避難。又在光緒34年(1908)因光緒帝載恬與國賊慈禧太后那拉氏接連死去,清廷以“國喪”,令舉國偃歌息舞,致戲班解散,藝人失業。

1911年秋武昌首義,各省回響,運城光復後,成立河東軍政分府,民政長張士秀邀集蒲劇名家到會演出,以示慶祝。他與名震京國的元元紅郭寶臣、才子紅張才管、堂兒紅李彥堂等均參加了演出,此屬民國盛事。

辛亥革命以後,他將自己戲班改名為共和班,由靈寶遠征至湖北的老河口、光化縣一帶,為蒲劇擴大影響,開闢藝術園地。民國五年(1916)西安成立山西會館,邀請他率蒲劇界名演員到西安晉華舞台演出,當時名角會聚,盛況空前。可巧,著名京劇架子花臉劉奎官也率班來西安大舞台演出,同時又有西安飛雲學社的京劇學員班及同州秦腔班,三家一起參加了西安晉華舞台聯合演出,互相學習交流,對蒲劇之武功戲提高甚大。他將京劇許多劇目移植到蒲劇中來,在音樂上也進行了改革。他自己又向劉奎官等學得了《通天犀》等代表性劇目。以後,他曾兩度率班在西安與京劇班合演,學習交流,提高藝術,促成了蒲劇在民國初年的鼎盛局面。

民國11年(1922)他率班赴太原在鳴盛樓(八旗會館,原址在今長風劇場)演出,深得省城各界稱賞,報刊載文,影響甚大。後到晉中一帶活動,曾被邀入中路梆子班演出,對促進兄弟劇種藝術交流有巨大影響。民國15年(1926)他將雲升班擴大為兩班,他自領頭班,由老少迷(韓桂芳)領二班,分別活動於晉南、豫西一帶。後他又多次率班到西安、太原、蘭州等地演出。民國35年(1936)他到西安聯合晉籍人士景梅九、李少白和白老八等組新班,名唐風劇社,在西安梁家牌樓山西會館演出。到民國 27年(1938)春,日寇入侵,晉南淪陷,藝人大都西渡入秦,他將唐風社擴大,改稱晉風社,此時社內名角集中,人才濟濟,晉風社在西北名重一時。抗戰期間,他除與常振都主持晉風社外,也曾入楊振邦辦的雪恥劇團、甘肅平涼晉聲社等班,在關中、蘭州等地演出。直到光復後又轉入虞風社。

芮城解放後,1949年秋,他應邀參加了民主政府在新絳縣召開的文藝座談會,並與牛小順等赴省參加了第一次全省文代大會,為大會獻演名劇《白門樓》等。建國後,他大部時間在芮城劇團授徒傳藝。1954年,他參加山西省大眾蒲劇團到各地獻演,1956年10月,芮城黃河蒲劇團赴省作蒲州梆子傳統劇目簽定演出,大會邀請著名專家和名老藝人甚多,又有許多中青年演員,可謂“少長威集,群賢畢至”。他以75歲高齡,應邀參加,前後演出南路戲24本,西路戲7本,他應工全部二花臉戲,貢獻甚大。深得專家們推崇。1957年退休回歸故里,1959年2月5日因病卒於故居,終年78歲。

藝術造詣

登雲從藝六十餘載,組班領戲近四十年,其所領之雲升班、吉盛班、共和班、唐風社和晉風社等均為北方劇壇具有代表性的名班。班中所聘演員均系佼佼名伶,數十年來不論滄桑變故,他的戲班始終生旦淨醜名家濟濟,加之劇目繁多別致,演出精采,故多年來馳騁大河中游北方數省,所到之處,均廣獲盛譽,民間稱為“楊老六戲”。

登雲出身科班,久走江湖,深知藝人苦痛,故其領班治藝最知珍惜人才,愛護演員。名旦王賡堂、胡雙喜(人稱白羽鳥)曾與王存才齊名,不幸以弱冠之年於一年內相繼夭亡,登雲悲痛欲絕,均以厚葬,時常追念:“雙喜、賡堂無論身材、扮相、底功、戲路,均臻絕境,唯年輕夭亡,殊堪惋惜。”登雲一生艱苦樸素,煙、酒不入口,然輕財好義,以濟困扶危為樂,遇有藝人困苦者即慷慨相濟。麥收、年關散班後,無家可歸者,均供以衣食住宿。在他班中為解除藝人轉台、演出勞頓之苦,曾預支班銀(即工資)為其購制蚊帳、腳踏車等,此為舊日蒲劇界文明生活首創之舉。對藝人中有沾染吸食鴉片等嗜好惡習者,即反覆規勸,讓其斷癮。名旦孫廣盛、名鬚生任祥娃等均系入班後,經他規勸斷癮後而從新煥發青春的。昔梨園界舊規,青少年出科後,師長即撒手不管,概由自己安排。為使青年演員技藝精進,不致自棄自流,他極力倡導名藝人收徒傳戲,他先收郭春奎、筱月來(段連傑)兩個弟子,盡心將他們教好,又起藝名以作範例。他又特重藝人之戲德,嚴訂班規,不容誤場、丟戲、胡演;要求演員“上裝不搭話”,因一怕忘戲,二怕鉛粉掉落有傷扮相;他自己身體力行,每於開演前兩小時即提早開臉化裝,靜坐默思劇情表演,概不與人交言,直至卸裝,始恢復常態。故其班風嚴整,演出認真。

代表作

登雲17歲成名,成年後天賦條件更佳,形體魁偉,異於常人,兩目炯炯有神,不著粉墨,即有雄健之氣。嗓音寬厚宏亮,吐字清晰,加之底功紮實,為難得之花臉演員。他一生能戲甚多,西、南兩路花臉戲均不擋將。其代表作有《取洛陽》、《奪元》、《刺秦》、《坐州》、《巴州》、《教槍》、《朝金頂》和《通天犀》等。他又能衝破傳統行當所限,並精演許多大淨戲,如《白門樓》、《捉放曹》、《下河東》等,對所演各劇均能刻意求精,詳人所略,故其演出別開生面,氣勢飛動,格調高雅,向為名家傾倒,評為“蒲劇泰斗”。他所塑造的馬武、張飛、荊軻、曹操、歐陽方、金大力和許世英等藝術形象盡皆栩栩如生,清新雋永,在民眾中長留遺響。

登雲幼年曾入私塾。讀書不多,然聰明絕頂,從藝成名後。領班治藝,交遊日廣,每與學者名流傾談,必潛心於文史知識之積累,一經涉目入耳,終生不忘,故其談藝論文,吐屬便便,發之為戲,自高一格,論者莫不以梨園奇士稱之。自青年時期他即銳意革新蒲劇藝術,曾兩入京戲班探求新藝。民國9年(1920)游開封時,得觀京劇名家范寶廷所演之《通天犀》,為學此劇即請其至相國寺一條龍飯莊吃飯。在西安又拜名師劉奎官等,終將此劇學成。民國10年(1921)在運城又不惜重金約請京劇教練草上飛、半斤面等來班傳藝,將大批京劇武戲搬入蒲劇,如“八大拿”、《四傑村》等。一時楊老六班之武戲遠近聞名。他又精於蒲劇武場音樂,兼擅鼓板,革新中他將京劇之鑼鼓經移入蒲劇,並在蒲劇首用京鑼,又在文場中加用三弦等樂器。其革新蒲劇藝術之功,宜永載史冊。

後人評價

登雲逝世後,省、地、縣各界於1959年春在芮城集會追悼,其輓聯較佳者有:“一生努力學武功,改器樂,倡導蒲劇改革;終身奔波走鄂豫,馳秦隴,從事藝術交流”(原晉南地委宣傳部鄭懷禮撰)。“憶舊時,豺狼當道,橫眉怒目對強梁,為我蒲劇殺開一條血路;喜今日,百花迎春,鞠躬盡瘁為祖國,瞻君藝術放出萬道霞光(芮城景昆俊撰)“劇壇星隕千秋恨;藝苑芳流百世師”。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