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川劇女演員。四川自貢人。十二歲開始學戲。工旦。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在榮縣、夾江等地演出。建國後,歷任成都市川劇院演員、副院長、顧問。擅高腔、胡琴戲。所唱高腔曲牌〔香羅帶〕尤富韻味,有“楊香羅”之稱。楊淑英表演自然、大方,生活氣息濃厚,觀眾將她與陳書舫、競華、許倩雲公推為川劇“新四大名旦”。
楊淑英曾用藝名佩環,幼年學過雜技和曲藝,14歲拜師川劇男旦鍾瓊瑤,並向師母白卉娟學藝,後在川南、川中一帶搭班演出,演技日趨成熟,以《斬四姑》一劇在自貢正式登台。她文武兼備,唱、做俱佳,長於花旦和刀馬旦。擅長高腔、胡琴戲,所唱高腔曲牌〔香羅帶〕尤富韻味,自成一格,有“楊香羅”之稱。
譚韶華所著《川劇群星》中,稱其“演文戲含蓄雋永,演武戲英姿颯爽”“唱高音明朗嘹亮,唱低音柔和婉轉”,並善於根據各種人物的身份與性格設計和創造新的唱腔。她的聲腔藝術曾為四川音樂學院作教學研究。
代表劇目
楊淑英同志的代表劇目有古裝劇《穆桂英》《譚記兒》《夫妻橋》《梁紅玉》《杜十娘》《點將責夫》《射鵰》等,現代戲《江姐》《朝陽溝》《李雙雙》等,劇中所塑造的主角形象廣為觀眾稱道。多次看過她演出的著名戲劇家歐陽予倩書贈她“餘音繞樑,三日不絕”條幅給予讚揚。
人物評價
川劇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楊淑英同志是一位德藝雙馨的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她淡泊名利、笑對人生、不驕不躁、為川劇的傳承和發展,做出了巨大努力和卓越貢獻。“她的逝世是中國戲劇的巨大損失,是川劇界的巨大損失。我們失去了一位可敬的卓越藝術家,我們要化悲痛為力量,繼承光榮傳統,把川劇事業發揚光大。
軼事典故
據川劇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川劇界叱吒風雲的楊淑英,川劇的啟蒙竟然來自於茶館。“楊淑英老師的家附近有個茶館,10歲開始她就天天去聽,然後跟著學兩句,偶爾上台。沒想到偶然遇到她後來的恩師,她的老師說,這個女娃嗓子還是好,就把她收了。”14歲拜師,楊淑英隨師傅來到了成都,一直唱到了成都市川劇院。1953年,劇院開排《穆桂英》,楊淑英不僅嗓子漂亮,外形也很有英姿颯爽的范兒,便成了這齣戲的女主角。她怎么也想不到,正是這齣《穆桂英》讓小平同志記住了她,川劇研究院撰寫的訃告稱:“1978年冬天楊淑英老師隨團赴京作匯報演出,鄧小平同志看戲後讚揚楊老師演的穆桂英很有氣魄,英姿颯爽,武打幹淨利落。”
作為著名的川劇表演藝術家,楊淑英的演唱藝術傾倒了眾多觀眾,生前還與一些老戲迷保持著深厚的友誼。自從1989年做了白內障手術後,楊淑英的視力減退,登台演唱機會少了,但她對川劇痴迷如故。她的丈夫車榮德是作曲家,與她琴瑟和諧,常相唱和。車榮德說,楊淑英常在擇菜淘米時情不自禁地唱起川劇《歸舟》《點將責夫》的片段,以用對川劇的深情來表達她對世紀偉人小平同志的深切懷念。
人物逝世
2017年9月8日下午1點30分,楊淑英同志因病搶救無效在家不幸與世長辭,享年89歲。
川劇明星
川劇是流行於四川全省及雲南、貴州部分地區的戲曲劇種。在戲曲聲腔上,川劇由高腔、崑腔、胡琴,彈戲和本省民間燈戲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