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橋鎮[安徽省臨泉縣楊橋鎮]

楊橋鎮[安徽省臨泉縣楊橋鎮]

楊橋鎮位於臨泉縣東部,面積71平方公里,耕地49100畝,轄28個行政村,132個自然村,總人口60500人。境內102、328省道穿境而過,水陸交通便利,是溝通臨泉、阜陽,連線阜南、界首的樞紐,是國家級生態建設示範鎮,全省重點建設中心鎮、綜合改革試點鎮、全國大型商品糧基地和黃淮海開發區。2014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2.8億元,財政收入468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26元。楊橋是一個歷史悠久、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經濟發達、商貿繁榮、享有副縣級建設制的千年古鎮。

基本信息

經濟建設

102、328省道穿境而過,水陸交通便利,是溝通臨泉、阜陽,連線阜南、界首的樞紐,是國家級生態建設示範鎮,全省重點建設中心鎮、綜合改革試點鎮、全國大型商品糧基地和黃淮海開發區。2004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2.8億元,財政收入46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26元。全鎮建設優質小麥20000畝,生薑基地5000畝,貢柿、三水梨果木林3500畝,波爾山羊存欄18000隻,以鎮油廠、寶鼎公司、富達機械有限公司、金澤食品有限公司為龍頭的鄉鎮企業打造出“由基”、“盛和”、“富達”等一批知名品牌,產品遠銷國內十多個省、市和韓國、新加坡、歐美等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年為國家賺取外匯數百萬美元。

楊橋八景

楊橋桃花島

陳建義與阜陽市委書記於勇 陳建義與阜陽市委書記於勇

楊橋桃花島位於臨泉縣城東15公里處楊橋鎮東北端,S102、S328穿境而過,泉河、涎河、界南河、阜臨河在此交匯,水陸交通便利,是連線臨泉、阜陽、阜南、界首的樞紐。1993年,一次偶然的機會陳建義來到了分洪島,在荒草叢生的小島上,他萌發了一個別人想也不敢想的夢,就是要把分洪島改造成鳥語花香、花果成林的桃花島,建成一座讓楊橋和周邊民眾休閒、旅遊、觀光一體的世外桃源。歷經20年終於把一個荒島變成了如今每天接納萬人的旅遊景點。 2012年在臨泉政府,林業局、農委、文廣新旅局、水務局的大力支持下陳建義再次籌資600萬元註冊了臨泉縣桃花島觀光旅遊開發有限公司。

楊橋閘

在泉河、涎河入口處有大閘四座:延河入河口5空節制閘,泉河上中間7孔節制閘(老閘)、南邊14空分洪閘(新閘)、老閘北側船閘,四閘一字排開,甚為壯觀。

楊橋大橋

公元前570年,養由基在涎河上修5孔橋,清代張姓改建為3孔,1949年郭和伍遷橋在

坐落在楊橋老街北頭路東,為回民節日、禮拜、西門,1957年南移至今橋址,為5孔木橋,1971年重建3拱跨徑67米、橋面8.5米的鋼筋水泥橋,1999年修建S102省道時在橋南側重建長120米、寬10米、載重50噸的樁式鋼筋水泥大橋。

古清真寺誦經、聚會之所。明神宗萬曆年間,由馬、杜、黃三姓回民集資興建,距今400餘年。經歷代重建,寺內主要建築有西大殿三間、明經堂三間、阿訇住房三間,東北角花園一處。現檔院已毀,寺內有相樹一株,華蓋如雲。2003年,縣、鎮政府撥款重修寺院。

廟台(費子街遺址)

位於楊橋大橋北側,泉河南岸,延河西灘。原為費無忌故居原址,春秋戰國時是座古鎮,隨費無忌因讒言殺人被斬滅其族而廢,現僅剩方形平台(高出地面約4米,東西長500米,南北寬200米,面積約10多萬平方米),台上遍植樹木,土中多見瓦礫(採集有殘石器、三角形陶鼎足、紅陶紡輪等,紋呈小方格狀),昔日壯觀景象依稀可見。

老壩口與賀勝台

楊橋集東7里許,車湖村北泉河邊。1140年,宋將劉錡在此水淹金兵十萬,大獲全勝。知府陳規率軍民犒賞,築台賀勝。歷代在此設有渡口。1998年泉河重修,原地無存,但渡口仍在。

金魚池、銀魚池

楊橋集西北寨牆近處,有水池兩處,各約兩畝,中有土埂相隔,四季有水,原為養由基養魚池,因北池天生鯉魚,名曰“金魚池”,南池天生鯽魚,名曰“銀魚池”。

十二連橋

楊橋集內有大水塘十二個,各塘有磚橋相連。

涎河夕照

楊橋鎮[安徽省臨泉縣楊橋鎮] 楊橋鎮[安徽省臨泉縣楊橋鎮]

以楊橋大橋為中心,南北兩側水面寬闊,兩岸楊柳依依,夕陽西下,波光鱗鱗,漁舟唱晚,讓人留連忘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