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曼玲

楊曼玲

楊曼玲,貴陽“最堅強截肢女孩”,用微笑面對每一天。

基本信息

簡介

楊曼玲2009年12歲,正是對未來充滿夢想的花季年齡。然而不幸卻在這時降臨,由於身患骨癌,她在30天內兩度接受截肢手術失去了整條左腿。然而當傷口剛恢復,她就迫不及待地坐著輪椅去上學,始終用微笑對待每一天。

生平故事

“媽媽你看,我還能跳舞”

2009年2月,小曼玲左腿膝蓋處出現疼痛,經醫院檢查,診斷出患有惡性骨肉瘤。由於化療效果不佳,醫生只能選擇為她截肢。已經被腳疼折磨得整夜無法安睡的小曼玲知道後,向母親哀求:“別人以後會像看怪物一樣看我,我不做手術。”

7月22日,小曼玲第一次進行截肢手術。手術後,她的左腿自膝蓋以下被截肢。醒來後,小曼玲第一件事就要母親幫她揉一下左腳,因為“腳趾頭好麻”。

第一次手術後,小曼玲的左腿骨仍在生長,甚至將縫好的傷口撐開,醫生只能給小曼玲做第二次截肢手術。第二次手術令小曼玲失去了整條左腿。“這一次,我沒有哭,心想著腿不要我了,那我也不要它了。”小曼玲說。

母親也一直在安慰小曼玲,告訴她以後裝上假肢,別人一點都看不出來,“還能繼續穿漂亮的短裙子”。

看到母親傷心,小曼玲就在腰上繫著床單,用一隻腳站在病床上,搖搖晃晃地跳起曾在學校學過的孔雀舞,她邊跳邊說:“媽媽你看,我還能跳舞”。

“在學校少喝水,少給同學添麻煩”

病情剛穩定下來,好動的小曼玲就在病房呆不住了,嚷著要和其他同學一起讀國中。

因為病情,小曼玲六年級的第二個學期沒有讀完。母親只好在病房裡幫她補上六年級的課程,同時費盡周折找到貴陽市白雲區教育局的相關負責人說明情況,讓小曼玲進入白雲區一中讀初一。

新學期開學時,曼玲的傷口剛好,在徵得醫生同意後,由母親陪伴坐著輪椅到新學校報名。“看到很多同學背著書包一起上學,新的一個學年又開始了,我又能和正常的同學一樣上學了。”小曼玲回想起報名那天的情景,依舊很興奮。

離開了父母的幫助,上廁所成為小曼玲最大的難題。因此她在學校幾乎整天不喝水,“口渴時就潤潤嘴唇和嗓子,少喝水,就會少給同學添麻煩”。

“遇到不懂的問題,老師和同學都會幫助我。”小曼玲說,她想學鋼琴,想長大後去維也納的金色大廳演出,“到時候,要把最前排的座位留給我的同學”。

然而,國中僅讀了不到三個月,在11月初的複查中,醫生髮現小曼玲身上的癌細胞已經轉移到肺部,必須再次住院進行放療。

“如果我有阿拉丁神燈……”

每天晚上,小曼玲躺在病床上,都要母親輕輕撫摸著截肢的傷口才能入睡。到了白天,她只要有空,就喜歡到其他病房和醫生、護士辦公室“竄一竄”,是病友和護士們公認的“開心果”。

“別看小曼玲人小,但特別堅強和開朗,這一點連我們都不如她。這個小姑娘嘴特甜,整天阿姨長、阿姨短的,特別惹人喜歡。”住在同一層樓的病友彭麗霞說。

醫院腫瘤科護士長張靈說,小曼玲在小小年紀就承受如此大痛苦,卻表現得特別堅強和樂觀,讓不少護士都很佩服這個小姑娘。

“由於癌細胞已經擴散,小曼玲的病情目前比較嚴重。”小曼玲的主治醫師表示,如果她能夠繼續保持這種樂觀的態度,病情可能還會有轉機。

懂事的小曼玲逐漸意識到了癌症對她的影響並非只有截肢。偶爾,小曼玲也會在深夜突然對母親說,“要是我不在了,你和爸爸再生個妹妹來代替我吧。”

但微笑始終蕩漾在這個小姑娘的臉上。和同齡人一樣,小曼玲也喜歡童話故事,她最喜歡的一則童話就是《阿拉丁神燈》。

“我希望自己能像阿拉丁一樣擁有一盞神燈,首先要它把我的腿變好,再給爸爸媽媽變出一棟別墅,然後消滅癌症,讓大家每天都過得開開心心。”小曼玲一臉稚氣地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