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衡[農業教育家、果樹專家]

楊文衡[農業教育家、果樹專家]

楊文衡,農業教育家,果樹專家。長期從事核桃生物學特性、品種分類、形態解剖、生理生化等方面的研究,論證了中國是普通核桃起源地之一的觀點,為中國核桃生產和科研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晚年主持河北省太行山區開發研究工作,為中國山區開發作出了貢獻。

基本信息

農業教育家、果樹專家

楊文衡(1911.1—1987.4),山東蓬萊人,教授,保定社的創始人和主要領導人。1956年加入九三學社, 198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社保定直屬小組組長,保定分社籌委會副主委、主委,保定分社第一、二、三、四屆主委,第五屆保定社市委主委,第一屆社省委副主委,社中央第七屆委員。第一、五屆省政協委員,政協保定市副主席。

1935年國立青島山東大學生物系畢業後,赴日本東京帝大留學深造。“七七”事變後回國,先後在滇、湘、魯、桂等地從事農業教育和農業技術工作。1950年4月,應邀任吉林農業專科學校教授、代理校長,兼任吉林人民政府委員。1953年調河北農學院,歷任教授、果樹教研室主任、園藝系主任。

他長期從事高校果樹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重視農業興國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育,培養了許多果樹專業方面的科技人才。到河北農學院後,與曲澤州教授一起創立了園藝系,多次與曲澤州教授共同組織編寫全國高等農業院校統編教材《果樹栽培學》。1956年帶領園藝系師生開展了全省果樹資源普查,主編了總計26冊《現代果樹科學集論》。參加了《果樹種類論》、《中國農業百科全書·果樹卷》等一批重要著作的編寫,創設了“果樹品種分類學”、“果樹專業英語”等課程。在果樹的研究,尤其是對核桃栽培理論及套用技術的研究方面一直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1979年,他以“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自勉,毅然承擔了“太行山綜合開發研究”總主持人,懷著對山區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對果樹事業執著的愛,帶著自製的“大便器”深入山區蹲點,在易縣陽穀莊建立起試驗區。提出要改變太行山區的貧窮落後面貌,必須走一條“以科技進山為先導的信息靈、投資少、見效快、收益大”的道路,為拓寬“太行山道路”奠定了基石。他身體力行,主持“柿樹生產技術的推廣套用”、“山楂一條龍配套技術研究”,效益顯著;上講台為農民技術員授課,下田間手把手教農民修樹剪枝,民間廣為傳頌。在他和王健教授的帶領下,以河北農大為主的農、林、果、牧、畜、禽、水土等多學科參與的“太行山綜合開發研究”隊伍,不斷送科技文化進山,不但給山區帶來巨大經濟效益和生態環境的改善,還把克己奉公、無私奉獻的精神,高高地樹立在太行山上,多次受到國務院、國家科委、農牧漁業部及省政府的表彰。其“柿樹豐產技術”,1985年獲河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河北省太行山區開發研究”,1988年獲國家星火特等獎。1986年他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

他公忠端謹、高風亮節。在受到左傾路線衝擊,特別是十年動亂中身心受到嚴重摧殘之後,一如既往地忠誠於人民的科學教育事業;在病魔嚴重纏身的病床上,仍為《中國核桃》的出版,多次細緻地審稿、修改編寫提綱,仍關心河北“七五”規劃和清苑縣唐河故道開發研究。病逝後,保定市政協、中共保定市委統戰部聯合發出了“關於向優秀知識分子、人民教師楊文衡同志學習的決定”。1991年,其業績入編《中國當代教育家大詞典》。

人物介紹

楊文衡,1911年1月30日出生於山東省蓬萊縣水城鎮。其父楊振聲教授

楊文衡 楊文衡

是中國著名教育家和新文學運動的先驅者之一。楊文衡幼年與祖父、祖母及母親一起生活,在家鄉讀國小和國中。蓬萊水城是一個具有正義鬥爭傳統的地方,明代著名愛國將領戚繼光曾在這裡操練水師,抗擊倭寇。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對他的思想產生了深刻影響,培育著他強烈的愛國心和正義感。他的童年和少年時代都是在海邊農村度過的,漁民的吃苦耐勞、耿直、寬厚的品德,對於他的一生都有極大的影響。後來,受父親影響,楊文衡決心走科學救國之路。1927年離開家鄉,到天津南開中學讀書,畢業後於1931年進入國立青島大學生物系學習,1935年7月考取公費出國留學資格,赴日本東京帝國大學農學部研究生院攻讀,後因抗日戰爭爆發,於1937年8月回國。

歸國後,他先後輾轉於湖北漢口、湖南源陵、貴州貴陽等地,於1938年5月到達昆明,在雲南第52兵工廠附屬農林場任場長。1946年8月到青島山東大學附屬實習農場工作,1948年7月到廣西農事實驗場,後轉入教育戰線,任廣西大學園藝系教授。多年的社會閱歷使他深刻認識到:“個人的命運是和國家命運、民族興衰緊緊聯繫在一起的。不推翻暗無天日的舊社會,不依靠中國共產黨解放全中國,國家是沒有希望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他和同學們一起持槍護校,日夜期盼新中國的誕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4月調入吉林省立農專任教授,1953年9月調入河北農業大學園藝系,直到1987年4月去世。

50年代初,面對百廢待興的教育事業,楊文衡與曲澤洲教授一起在極其簡陋的條件下,創立了河北農業大學園藝系。1956 年受農業部委託,由曲澤洲教授主編,楊文衡教授作為重要參編人,組織編寫了新中國成立後第一部符合國情、內容全新的全國農業院校通用教材——《果樹栽培學》。這部教材至今仍是統編教材的藍本。經過他們的不斷努力,學校教師隊伍不斷壯大,教學設備逐步增加。他們的這些開創性工作受到中國果樹界的高度評價,使當時河北農業大學果樹專業學術地位和科研水平大大提高,同時也為新中國培養了一批高級果樹專業技術人才。

帶領園藝系的師生開展果樹資源普查

1956年,在生活和工作條件極其艱苦的環境下,楊文衡帶領園藝系的師生走出校門,在全省範圍內開展了果樹資源普查工作。他親自走鄉串戶,爬山越嶺,調查記錄,總結歸納,摸清了河北省的果樹家底,為河北省果樹種質資源和育種研究做了一項基礎性工作。

主編了核桃栽培

楊文衡是知名的核桃專家。從50年代起,在核桃的起源、分類、形態解剖、生理生化、生物學特性和栽培技術等方面進行了大量開拓性工作,主編了《核桃栽培》一書,對《中國果樹志·核桃卷》、《中國的核桃》編寫也傾注了大量心血,他的工作受到同行的高度評價。

楊文衡在其他研究領域也頗有建樹。80年代主持的“山楂一條龍配套技術研究”及“柿樹生產技術的推廣套用”分別獲得河北省科技進步獎。

“文化大革命”期間,楊文衡身心遭受嚴重摧殘,但他報國之志不衰,平反以後,又以飽滿的熱情和百倍的幹勁投入到工作中去。任

河北農業大學園藝系主任

1979-1984年,楊文衡教授任河北農業大學園藝系主任。在任職期

楊文衡 楊文衡

間,為園藝系的發展壯大日夜操勞、兢兢業業。在青年師生培養上注重言傳身教。對青年教師的試講認真聽、仔細看,並給予熱情鼓勵和具體指導。對青年教師如何備課和怎樣利用時間,也一一操心,耐心講明道理,使大家由衷佩服。從50年代起,楊文衡曾先後任九三學社中央委員、九三學社河北省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九三學社保定市委主任委員。還任省政協委員、保定市政協常委和保定市政協副主席等職。在這些崗位上,他也都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尤其是在九三學社領導工作中,注重充分發揮社員各自的優勢,在面向社會、面向經濟建設,開展科技服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做出了顯著的成績。九三學社保定市委於1985年10月得到全國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為四化服務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大會的表彰。

主持太行山開發研究

1979年,楊文衡主持“太行山開發研究”,任河北省山區開發研究室主任,課題總主持人。由於山區開發成效顯著,1986 年該課題受到國務院、國家教育委員會、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農牧漁業部的表彰。河北省政府頒發“河北省太行山區技術開發榮譽獎”,河北省科學技術委員會頒發“科技進步特等獎”。

楊文衡因在介紹與普及國內外先進的農業、果樹科技知識、提高中國農業、果樹教學、科研水平和促進農業科技與生產實踐及社會效益相結合等方面作出的巨大貢獻,於1986年獲得“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光榮稱號,成為“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他的名字於1991年5月被載入香港未來中國出版的《中國當代教育家大辭典》。

學術貢獻

致力於核桃科學研究

以往中外文獻都認為普通核桃(Juglans regia L.)原產於亞洲西部伊朗地區,而中國栽培的核桃是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來的,據此判定中國核桃只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楊文

楊文衡 楊文衡

衡經過多年查證和研究,從以下兩個方面充分論證了中國是普通核桃原產地之一:(1)根據考古方面的研究,在新生代的第二紀和第四紀已有6個種分布於中國的西南和東北地區。其中有現代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和與普通核桃極相似的山旺核桃(Juglans shanwangensis Hu et Chang),後者發現於山東臨朐縣山旺村,地質年代是第三紀中新世,距今約為2500萬年。在江西、新疆、北京、陝西、西藏等新世地層中均發現了核桃花粉。尤其是距今6000年的西安半坡村原始氏族公社聚落遺址的出土文物,經分析也有核桃花粉和炭化核桃。此外,在河北省武安市磁山村發現的原始社會遺址(新石器時代)距今7335±100 年,其出土文物中有炭化核桃,經中國科學院鑑定是普通核桃,這就進一步證明了中國西北、華北和華南一帶早已有普通核桃的分布和栽培。(2)從古文獻來考證,尤其是“西域”一名有廣狹二意,廣義是指蔥嶺以西,亞洲西部及歐洲東部一帶,狹義是指玉門以西、蔥嶺以東地帶,所以,即使核桃種子是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來的,很可能出自中國的新疆地區。而且,80年代在新疆也發現了野生核桃林,經研究認為它屬於天山第三紀暖溫帶闊葉林的殘遺群落,是中亞栽培核桃的直系祖先。楊文衡的這一新見解於1984年以“中國的核桃”在《河北農業大學學報》上發表,受到學術界廣泛認可和贊同。

提出了核桃生長與結果的規律

從50年代起,楊文衡致力於核桃方面的研究。首先進行了核桃授粉結實特性的研究,提出了核桃生長與結果的規律;觀察了核桃幼樹根系生長特點及其與地上部生長的相關性,並據此提出了核桃幼樹的管理措施。70年代,對核桃繁殖方面進行了研究,通過插條處理,促使難生根的核桃枝條生根,這在國內屬首次報導。80年代,在核桃形態解剖、生理生化及種質資源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在核桃果實發育生物學方面,研究了核桃授粉受精及果實發育的特點,在核桃果實發育及葉片發育過程中利用同工酶分析,研究核桃親緣關係,證實麻核桃是普通核桃與核桃楸的天然雜交種,支持了將普通核桃與新疆野核桃列為一個種的觀點。對葉片營養與土壤速效養分含量變化的研究,摸清了主要營養元素的變化,樹體營養分析的途徑與方法,為核桃科學施肥提供了依據。在種質資源研究方面,不僅論證了中國亦為普通核桃原產地之一的觀點,而且對國內外核桃種質資源研究及利用作了詳細的分析和介紹。楊文衡等人撰寫的“二十年來核桃科研的進展”,對核桃科研現狀、發展趨勢及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議。楊文衡對《中國的核桃》和《中國果樹志·核桃卷》的編寫傾注了大量心血,在病床上兩次細緻審閱編寫提綱,提出修改意見。兩書都已正式出版。上述工作均為中國核桃科研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楊文衡也因此被國內外學者公認為“核桃專家”。

編寫果樹栽培學

楊文衡除潛心致力於核桃研究外,在果樹學的其他領域也頗有建樹。50年代末他親自編寫的《果樹栽培學》,1960年修改後定為全國統編教材,此後參加了六個版本的編寫工作,為中國果樹專業高級人材的培養做出了重要貢獻。80年代初,他針對中國果樹界知識結構老化的實際,與孫雲蔚教授合編《現代果樹科學集論》。該集論是囊括果樹學科各領域有關內容的系列叢書,以分冊的形式介紹國內外最新科研成果、研究進展、生產技術以及交叉學科和學科前沿的新動態,對促進中國果樹教學和科研起到了重要作用。他還開設了果品分類學、果樹生理學和果樹專業英語等課程,自編講義與教材,對拓寬學生知識面,提高教學質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果樹種質資源方面,他首次完成了河北省果樹資源普查工作,出版了《河北省淶水、密雲、涿鹿三縣的仁用杏》,參與編寫出版了《河北省梨樹志》和《河北省蘋果志》,還參與編寫出版了《果樹種類論》、《中國農業百科全書·果樹卷》,為河北省乃至全國果樹生產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心繫太行山區開發

太行山區人口近千萬,生態環境條件差,災害不斷,被稱作是拖河北經濟發展後腿的“貧困帶”。1979年,河北農業大學為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承擔了河北省科學技術委員會下達的“山區綜合治理易縣陽穀莊試驗區”的科研課題,1981年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與河北省科學技術委員會鑑定了契約,把太行山開發研究納入國家課題。次年這一課題正式開始。當時,是否承擔這一重任擺在了楊文衡的面前。雖然年逾古稀,但他認為遇上開發治理太行山區這千載難逢的大好時機,也是自己報效祖國,為民出力的好機會,於是他婉言謝絕了一些好心人的勸阻,毅然承擔起河北省山區研究室主任、“河北省太行山區開發研究”總主持人的重擔。1981年9月,楊文衡深入山區,用20多天的時間,對滿城、順平、唐縣、阜平、曲陽、獲鹿、靈壽、元氏等縣進行了實地考察。山區貧困落後的現實深深刺痛了他的心。他曾多次感慨地說:“太行山是革命的搖籃。人民哺育了我們,可是至今那裡的人們還生活在貧困之中,我們不儘快幫助山區人民脫貧致富,對不起養育我們的父老鄉親。”那年楊文衡已71歲,又患有骨質增生、氣管炎、膽結石等多種疾病,特別是右腿膝關節骨質增生嚴重,起蹲都很困難,為了減少痛苦,他隨身帶著解大便用的特製小木凳,披星戴月奔波在太行山上。搞資源調查,登山爬坡。有時工作一整天,晚上疲勞至極。但他始終與大家工作在一起,從資源調查,提出開發山區意見,直至制定開發計畫,論證課題,最後確定了“開發與治理相結合,從開發入手;治窮與致富相結合,從治窮入手;技術與經濟相結合,技術先行;短項目與長項目相結合,以短養長”的原則,明確了以提高幹鮮果品產量和飼養蛋雞、家兔為突破口,擬定了十大課題,太行山整個開發研究工作就此全面展開。楊文衡還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長親自從事開發工作。1982年,他帶領園藝系畢業班同學在元氏縣柿產區蘇莊村實習,幫助當地農民修剪柿樹。開始當地農民不相信柿樹能修剪,有不少農戶在樹上掛起了“此樹不剪”的迴避牌。為了說服民眾,楊文衡親自上樹修剪作示範。當時選用了一名村幹部家的常年結果很少的孤樹做試驗,當年就掛果約200千克,比當地掛果最多的樹產量還高。在事實面前,農民信服了,“太行第一剪”傳遍了整個試驗區。1984年,楊文衡牽頭組織園藝系果樹、蔬菜、加工3個專業、7個學科在順平縣進行“千元田”(即每666.7平方米產值千元)開發研究,協助當地在全縣建立了6個鄉級示範基地,20個示範點,幫助農民建設“千元田”2133.3公頃,總收入達2951萬元,平均每公頃收入達13200 元,在“千元田”建設中,有1170.6公頃收入超千元,52.3公頃收入超雙千元,有12戶農民年收入超萬元。“千元田”雖僅占全縣8%的耕地,卻取得了占全縣農業總收入45%的高效益。“六五”期間,河北省太行山區開發研究課題涉及太行山區25個縣,設定了200多個試驗點,共取得3億多元的經濟效益和40 多項科研成果,使太行山區農民人均年收入由57元提高到300 元。1980年3月2日,國務院在發給河北省人民政府的一份賀電中說,參加太行山區開發研究的有關單位和全體同志,“在短短的幾年中,對山區的開發研究做出了出色的成績,不僅使長期貧困的太行山區開始出現了生氣勃勃的興旺景象,而且為其他山區的開發提供了重要經驗”。他們還受到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賀信表揚。同年,河北省委、省政府決定推廣河北農業大學實行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開發太行山的經驗,國家教育委員會發出通知,要求高等院校學習河北農業大學太行山區開發研究的經驗。楊文衡是當之無愧的“太行山道路”的發起者和領導者之一。

帶病工作直到入院

楊文衡由於長期帶病堅持工作,忽略了適時的病情檢查和治療,1987年不得不住進了北京腫瘤醫院。在去世前,前去看望的領導和同志問他還有什麼囑託,他思索了一下吃力地說:“太行山的開發研究‘六五’期間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這只是初步的。一定要把‘七五’規劃做好,農民富裕了,就要引導治災了”。他臨終前還關心著山區的開發治理,使在場同志深受感動。

人物年表

1911年1月30日 出生於山東省蓬萊縣水城鎮。

1927-1930年 天津南開中學學習。

1931-1934年 國立青島大學生物系學習。

1935-1937年 日本東京帝國大學農學部研究生院學習。

1938-1947年 雲南第52兵工廠附屬農林場工作,任場長。

1948年 廣西農事實驗場工作。

1949-1950年 廣西大學園藝系工作,任教授。

1951-1952年 吉林省立農業專科學校工作,任教授、代理校長。

1953-1987年 河北農業大學工作,任果樹教研室主任、系主任、教授、中國園藝學會理事、河北省政協委員、保定市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保定市主任委員等。

1987年4月20日 病逝於北京。

主要論著

1 楊文衡.中國的核桃.河北農業大學學報.1984(2):1~4

2 楊文衡.核桃硬枝扦插生根試驗.第六屆河北省果樹學會論文集.1979:58~62

3 楊文衡.核桃的種質資源及其研究利用.河北農業大學學報.1987 (3):91~97

4 楊文衡.核桃授粉結實特性的研究.河北農業大學學報.1963(2):117~123

5 楊文衡.核桃生長結果習性的初步觀察.河北農業大學學報.1965 (2):13~25

6 楊文衡.核桃根系的分布及其與地上部的相關.園藝學報.1980(1):1~5

7 楊文衡.二十年來核桃科研的進展.河北農業大學學報.1987(1):1~13;(2):7~17;(3):33~44;(4):91~103

8 楊文衡.果樹生長與結實.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

9 楊文衡.核桃栽培.北京:農業出版社,1987

10 楊文衡.太行山開發實用技術.石家莊: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