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與危害
楊樹擬莖點潰瘍病,是近年在楊樹(Populus)上新發生的一種威脅性病害。據國內資料記載,該病原菌可侵害葡萄的新梢和果實,誘致葡萄枝枯病。經調查,該病在遼寧省的北鎮、黑山、義縣、錦縣、綏中、新民、鐵嶺等地的楊樹人工林均有不同程度發病,其中以北鎮、義縣發病較為嚴重。1986~1987年,兩縣分別營造133公頃楊樹速生豐產林,因遭該病與楊樹水泡潰瘍病的複合侵染危害,使60~70%的楊樹植株發病而死亡,導致造林失敗,直接經濟損失10餘萬元。該病目前在遼寧楊樹人工林地區已造成一定的危害,確屬一種不可忽視的危險性病害。
疾病症狀
楊樹的一年生條和3~5年幼樹均可感病,多半發生在楊樹地際以上的主幹和分枝上。發病初期在樹幹可見褐色浸潤病斑,隨著上下擴展,可產生5~15cm大小稍微陷凹的梭形潰瘍病斑,有時在感病的主側枝上不呈現梭形潰瘍病斑、而呈樹皮大塊變色壞死。發病後期,感病枝幹的樹皮組織逐漸呈淡黃色,同時在受害部密生隆起的黃色小顆粒點,即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約在5月中旬以後,分生孢子器逐漸成熟開裂,溢出土黃色絲狀的分生孢子角,發病嚴重時,病斑圍繞樹幹而誘致植株枯死。
疾病病原
該病病原擬莖點菌(Phomopsis macrospora Kobay&Chiba)的分生孢子器埋生於寄主組織表皮下,單生或聚生在子座內,呈扁球形或不規則形,大小為106~424μm×795.6~1 274.4μm;分生孢子有二種形狀,均為無色透明,單胞。紡錘形孢子大小為1.64~2.74μm×9.59—13.7μm;線形孢子頂端呈彎鉤狀,大小為1.37~1.78μm×15~27.4μm。分生孢子梗單枝,較短。
病原菌適宜於PDA培養基、麥芽粉培養基、豆餅粉培養基上生長。初期菌落為白色,後期淺灰白色。經培養22天出現子實體,28天子實體成熟開裂,溢出無性時期分生孢子。在培養基上未見有性時期。該菌在13~32℃溫度範圍均能生長,適宜生長溫度為25—32℃,其中最適宜溫度為30℃。該菌所需pH值,從pH 3~10範圍內,病原菌菌絲均能生長,最適宜生長為pH 6~10。由此可見,該菌在生理學特性上比較特殊,對溫度和pH值的要求均比其他楊樹潰瘍病菌偏高,要在適宜溫度和較高的鹼性條件下才能生長。
發生規律
本病在當年4月下旬開始發病,初期一般在感病植株的枝幹上可見變色的病斑塊。5月初,病斑縱向逐漸擴大成梭形,大小為5~15cm。5月中旬以後,感病部位樹皮組織變成淡黃色,病斑稍微凹陷,同時表面密生小顆粒狀的分生孢子器。5月下旬或6月初,分生孢子器開始成熟開裂,溢出淡黃色的絲狀分生孢子角,遇雨水易溶,被濺射,隨風吹散傳播。7月中旬後,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隨樹皮的失水乾縮,從感病枝幹部位的表皮全部脫落。同時田間楊樹也不再產生新的病斑和子實體。從捕捉孢子數量變化規律來看,該病的分生孢子從5月中旬至8月底都可捕捉到,其中6月中、下旬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飛散的高峰期。經觀察,孢子的數量多少與降雨量、降雨次數存有正相關。根據越冬枝條的誘發病試驗結果來看。病原菌以菌絲體在當年受侵染的枝條表皮內越冬,為翌年4月底發病的初次侵染來源。本病在遼寧省為一年發生一次傳播侵染。
防治方法
因病原菌屬於弱寄生菌,有潛伏侵染的特點,首先應該重視對苗圃起苗到造林時的各個重要環節。保證造林質量,起苗後苗木一定要妥善保管好,不被風吹日曬,儘量縮短苗木的運輸和造林時間,不使苗木大量失水。造林時,挖大坑,用底水泥漿和截頭法栽植,提高楊樹造林苗木的成活率,是防治和減輕本病發生的重量要途徑。同時,應加強苗木出圃前的檢疫措施,將病、弱苗挑出,就地燒毀,控制病害的擴展蔓延。對造林地的發病幼樹可套用藥劑防治,一般在發病高峰期前的4月底或5月初,對發病部位進行噴灑和塗乾防治。藥劑可用50%多菌靈、70%甲基托布津、40%福美砷等200倍稀釋液,噴塗1~2次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