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扁角葉蜂

楊扁角葉蜂

楊扁角葉蜂 (Stauronematus compressicornis)國內分布: 新疆(天山西部伊犁河谷),國外分布: 日本、朝鮮、英國、蘇聯。成蟲雌蟲體長7-8 mm,雄蟲體長5-6 mm。黑色,有光澤,被稀疏白色短絨毛。觸角褐色,側扁,第三至第八節各節端部下面加寬,呈角狀。前胸背板、翅基片、足黃色(後脛節及附節尖端黑色)。翅透明,翅痣黑褐色,翅脈淡褐色。爪的內、外齒平行,基部膨大,為一寬基葉。鋸鞍約達到尾須末端,約與基附節等寬,圓形,末端尖,例邊著生長彎曲剛毛。卵橢圓形,長1.3-1.5 mm,寬0.3 mm。乳白色。表面光滑。幼蟲初孵幼蟲體長1.8-2.0 mm,以後各齡分別為2.5—3.5 mm,之.0-4.5 mm,6.0-7.0 mm,9.0—11 mm。頭黑褐色,頭頂綠色,唇基前緣平截。體鮮綠色,胸部每節兩側各有4個黑斑,胸足黃褐色,身體上有許多不均勻的褐色小圓點。蛹體長6.0-7.5mm,灰褐色,口器、觸角、翅、足乳白色。腹部第一至第八節背面後綠綠色。英初為乳白色,後為茶褐色。雌繭長7-8 mm;雄繭長4-6 mm。

簡介

種名: 楊扁角葉蜂
種拉丁名: Stauronematus compressicornis(Fabricius)
國內分布: 新疆(天山西部伊犁河谷)
國外分布: 日本朝鮮、英國、蘇聯

形態特徵:

成蟲 雌蟲體長 7-8 mm,雄蟲體長 5-6 mm。黑色,有光澤,被稀疏白色短絨毛。觸角褐色,側扁,第三至第八節各節端部下面加寬,呈角狀。前胸背板、翅基片、足黃色(後脛節及附節尖端黑色)。翅透明,翅痣黑褐色,翅脈淡褐色。爪的內、外齒平行,基部膨大,為一寬基葉。鋸鞍約達到尾須末端,約與基附節等寬,圓形,末端尖,例邊著生長彎曲剛毛。 卵 橢圓形,長 1.3-1.5 mm,寬0.3 mm。乳白色。表面光滑。 幼蟲 初孵幼蟲體長 1.8-2.0 mm,以後各齡分別為 2.5—3.5 mm,之.0-4.5 mm, 6.0-7.0 mm,9.0—11 mm。頭黑褐色,頭頂綠色,唇基前緣平截。體鮮綠色,胸部每節兩側各有4個黑斑,胸足黃褐色,身體上有許多不均勻的褐色小圓點。 蛹 體長6.0-7.5mm,灰褐色,口器、觸角、翅、足乳白色。腹部第一至第八節背面後綠綠色。英初為乳白色,後為茶褐色。雌繭長 7-8 mm;雄繭長 4-6 mm。

生物學特性:

楊扁角葉蜂在新疆伊犁河谷 1年 5代,以老熟幼蟲在樹根周圍 20-40 mm深土中作繭變為預蛹越冬。翌年4月上旬化蛹。4月底羽化,隨即產卵。成蟲能孤雌生殖。卵經4-5日孵化。幼蟲取食10天左右即老熟,6月底結革化蛹。各代成蟲期分別為4月底至5月上旬,5月下旬至6月中旬,7月,8月,9月中、下旬。幼蟲危害期分別為5月上、中旬,6月上、中旬,7月中、下旬,8月中、下旬和9月中、下旬。10月上旬幼蟲下樹越冬。世代重疊。 成蟲多在午後羽化。羽化整齊,一般1—2天成蟲完全出土。羽化時成蟲在繭殼頂端咬1個小孔,然後鑽出,孔徑 2.8 mm。雄成蟲比雌成蟲早羽化 2 小時。初羽化成蟲體較軟弱,先在枝條上爬行,取食枝條和嫩葉上的粘液,並可作短距離飛行,到鄰近樹上繼續爬行。飛翔能力弱,最高為2.sin,但迅速敏捷。如遇驚擾,驚落在地,多腹部朝上,拚命掙扎,發出“吱吱”聲,一旦翻身,即展翅飛逃。雌蟲出苗後,當天下午就可交尾、產卵。1頭成蟲可在5-6片葉上產卵。卵多在10-16時產。每產1粒卵需1-3分鐘。每片葉上最少產卵3粒,最多 25粒。每 2粒卵間隔 2 mm。每雌蟲一生能產卵 50-60粒。卵多產在苗木頂端嫩葉背面上的葉脈或葉脈兩側的表皮下;在葉脈上形成月牙形突起。雌蟲產卵1天后死亡,壽命最長4天。雄蟲壽命最長2.5天。雌、雄性比為1:1。卵期4-6天。 幼蟲孵化後,先取食卵殼上粘液,半日後取食葉脈附近的葉肉,使葉上出現小圓洞,然後用胸足沿圓洞邊緣握住葉片,體驅倒立,腹未向下彎曲。幼蟲由主、例脈兩側的圓洞向葉緣取食,食盡葉肉,僅留葉脈。1-2齡幼蟲常5-6頭群集在一片嫩葉上取食,3-5齡幼蟲分散取食。幼蟲有假死性,遇驚擾後尾部上舉或墜落地面,身體彎曲不動,10多分鐘後再爬行。幼蟲取食時先分泌白色泡沫狀液體,凝固成蠟絲。蠟絲長約 3 mm左右,每兩根相距約lmm。蠟絲留於食痕附近周圍,排成l-3列,形似欄桿。幼蟲排糞時停止取食,尾部翹起,擺動腹部,排出黑綠色糞便。幼蟲共5齡A淦詼轡?—2天。幼蟲每次脫皮後先將蛻吃掉,然後再取食葉片。經7—10天后,幼蟲老熟停食,順著枝條下樹,鑽入樹基周圍地下 20—30 mm深的疏鬆土層中或枯枝落葉下吐絲做繭。做繭時先上下吐絲做繭簡,然後做繭蓋。做英需8一12小時。預蛹在絲繭內體縮短彎曲,5-6天后化蛹。幼蟲期8-20天。幼蟲化蛹後 6-18天羽化。越冬幼蟲於 10月上旬日平均氣溫達 15℃時下樹,在樹幹基部土壤中結繭,至翌年3月底、4月初開始化蛹。

防治方法:

1.林業防治加強毛竹林撫育,剷除林內虎杖,以斷絕毛竹黑葉蜂補充營養來源。 2. 人工防治(1)幼齡幼蟲群集葉上時,可採取人工捕捉方法,例如捕捉刺揪葉蜂。(2)利用幼蟲假死性,3齡後於樹下鋪張塑膠薄膜,震動樹幹,收集落下幼蟲拿來漚肥,例如油茶葉蜂。 3. 生物防治(1)對幼蟲可噴射0.5—1.5記抱子尬1蘇雲金桿菌。(2)保護利用天敵。 4. 化學防治(1)對幼齡幼蟲可噴射90%敵百蟲晶體或80%敵敵畏乳油1500—2000倍液;或 50%馬拉硫磷乳油助皿倍液;或 50%殺螟松乳油 1000倍液;或 5%敵百蟲粉(如對油茶葉蜂);或40%氧化樂果乳油N皿倍液或50%久效磷乳油助co倍液(如對元寶械潛葉葉蜂);或2.5%澳氰菊酯5000倍液;或用 50%久效磷水乳注入竹乾腔內,用量1-1.5ml/株,如對毛竹黑葉蜂。(2)對於成蟲可利用其取食花蜜習性,噴射50%敵敵畏乳油1500—2000倍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