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78年,楊志峰考入河北農業大學水利工程系。1982年,本科畢業,獲得工學學士學位。
1986年,畢業於大連理工大學土木工程系,獲得工學碩士學位 。
198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水利水電工程系,獲得博士學位。
1990年,進入北京大學力學系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 。
1992年,進入北京師範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任教,先後擔任副教授(1992年-1993年)、教授(1993年-)、博士生導師 。
1993年,在香港大學工學院土木工程系和機械工程系任客座研究員(-1995年)。同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 。
1995年,擔任北京師範大學科技處處長(-1999年)。
1999年,擔任北京師範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所長(-2004年)。
2004年,擔任北京師範大學環境學院院長。
2006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
2011年,以楊志峰為學術帶頭人的“流域水環境、水生態與綜合管理”研究群體入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創新研究群體,在之後三年中,該群體將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600萬元的經費資助 。
2015年12月,被增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隸屬於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楊志峰主要從事環境生態規劃與修復研究,在流域生態需水保障、濕地和城市環境生態建設等工程技術方面取得多項技術突破,為提高流域、濕地和城市環境生態保護技術水平做出了重要貢獻 。
楊志峰以維護生態系統健康為目標,面向中國重大工程、重點流域和重點城市的環境生態問題,在生態需水理論與方法、流域生態需水保障和城市生態規劃管理研究等方面,取得多項前瞻性、關鍵性技術突破,主要體現在:1)開創性研究了基於生態系統健康的生態需水閾值理論,提出了多尺度生態需水計算模型,開拓了生態需水理論和方法研究體系;2)在再生供給、需水配置和生態調度三個層面系統開展了流域生態需水保障研究,推動了流域環境生態保護與恢復技術發展;3)率先將生態需水理論引入城市水生態規劃與管理,拓展了城市水生態評價與規劃方法,研發了城市生態評價-模擬-規劃-調控系列新技術 。
2006年,作為首席科學家承擔國家973計畫項目“黃淮海地區濕地水生態過程、水環境效應和生態安全調控”,該項目建立一套集河流、湖沼、河口等濕地系統於一體的濕地學理論,解決中國濕地研究面臨的一系列基礎科學問題,有效協調區域社會經濟發展與濕地保護之間的矛盾 。
•科研成果獎勵&項目承擔
1993年楊志峰開始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先後承擔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3項面上(青年)項目和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截至2015年,楊志峰已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省(部)級一等獎10項 。
時間 | 項目名稱 | 獎項名稱 | 參考資料 |
2015年 | 流沙水沙條件對水質的影響過程及機理 |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第二獲獎人) | |
2014年 | 基於磁絮凝分離技術的超高速水質淨化系統及規模化套用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四獲獎人) | |
2012年 | 城市及區域生態過程模擬與安全調控技術體系創建和套用 | 國家級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獲獎人) | |
2012年 | 景觀河湖水質保障關鍵技術與套用 | 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第二獲獎人) | |
2011年 | 濕地生態需水整合模型,最佳化配置與生態調度技術 | 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第一獲獎人) | |
2010年 | 高含沙河流中泥沙對水質的影響過程及機理研究 | 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第二獲獎人) | |
2004年 | 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第一獲獎人) | ||
2004年 | 北京市教學成果二等獎(第一獲獎人) | ||
2003年 | 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第一獲獎人) | ||
2002年 | 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二獲獎人) |
•論文著作&專利發明
截至2017年,楊志峰出版中英文學術專著和教材20餘部;發表論文400餘篇,其中SCI論文200餘篇,20篇文章為美國權威科技媒體Vertical News正面報導,分別被認為從生態水利、環境生態模擬等前沿領域開展了極有意義的研究,對於該領域的知識更新、機理闡述及新視角的不斷拓展具有重要意義;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0餘件 。
出版著作
出版日期 | 作者 | 出版社 | |
1999 | 《圖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 楊志峰主編 | 人民出版社 |
2003.03 | 《生態環境需水量理論、方法與實踐》 | 楊志峰等著 | 科學出版社 |
2003.05 | 《流域水資源可持續利用保障體系理論與實踐》 | 楊志峰等著 | 化學工業出版社 |
2004.06 | 《城市生態可持續發展規劃》 | 楊志峰等著 | 科學出版社 |
2004.07 | 《環境科學概論》 | 楊志峰,劉靜玲等編著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4.09 | 《生態城區環境規劃理論與實踐》 | 楊志峰等著 | 化學工業出版社 |
2005.11 | 《黃河流域水資源可再生性基本理論與評價》 | 楊志峰等著 | 黃河水利出版社 |
2006.03 | 《流域生態需水規律》 | 楊志峰等著 | 科學出版社 |
2006.04 | 《環境水力學原理》 | 楊志峰主編;王烜等編 |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2006.05 | 《環境科學案例研究》 | 楊志峰編 |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2008.01 | 《城市生態規劃學》 | 楊志峰,徐琳瑜編著 |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2010.11 | 《環境科學概論第2版》 | 楊志峰等編著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11.01 | 《城市生態系統承載力》 | 徐琳瑜,楊志峰著 |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2011.06 | 《濕地生態需水機理及規律研究》 | 楊志峰,崔保山等著 | 科學出版社 |
2012.01 | 《濕地生態需水機理、模型與配置》 | 楊志峰,崔保山等著 | 科學出版社 |
2013.06 | 《城市生態安全評估與調控》 | 楊志峰,徐琳瑜,毛建素 | 科學出版社 |
2014.03 | 《城市生態系統健康評價理論、方法與案例》 | 蘇美蓉,楊志峰著 | 科學出版社 |
2015.06 | 《水代謝、水再生與水環境承載力第2版》 | 曾維華,吳波,楊志峰,劉靜玲著 | 科學出版社 |
2015.10 | 《流域生態風險模擬及安全調控》 | 楊志峰著 | 科學出版社 |
2016.01 | 《水壩工程生態風險模擬及安全調控》 | 楊志峰,董世魁,易雨君著 | 科學出版社 |
2017.02 | 《城市生態系統健康評價理論方法與案例》 | 蘇美容,楊志峰 | 科學出版社 |
人才培養
截止到2012年,楊志峰已經培養出博士生80多名、碩士生40多名,博士後10名,2002年楊志峰獲得第四屆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 。根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國家工程技術數字研究館信息、全國圖書館參考諮詢聯盟,楊志峰培養學生情況如下 :
時間 | 題目 | 作者 | 類型 |
1998 | 城市人口·經濟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研究 | 海熱提·塗爾遜 | 博士 |
2000 | 輸移擴散問題的實用高精度有限差分方法 | 王烜 | 博士 |
2000 | 國際河流共享水資源的公平合理利用 | 何大明 | 博士 |
2001 | 中國城市工業水污染控制模擬信息系統 | 程紅光 | 博士 |
2001 | 良性發展論 | 陳飛星 | 博士 |
2001 | 流域水資源管理體制建設及其相關問題的研究 | 傅春 | 博士 |
2002 | 北方地區湖泊最小生態環境需水量研究 | 劉靜玲 | 博士 |
2002 | 黃淮海地區濕地生態環境需水量研究 | 崔保山 | 博士 |
2003 | 黃河流域地表水資源可再生性評價 | 李春暉 | 博士 |
2003 | 城市土地生態功能區劃方法研究 | 姚艷敏 | 博士 |
2003 | 跨界水資源衝突斷面控制方法及套用 | 曾勇 | 博士 |
2003 | 黃河流域坡高地與河道生態環境需水規律研究 | 張遠 | 博士 |
2003 | 城市生態系統複合承載力研究 | 徐琳瑜 | 博士 |
2003 | 黃土高原地區土壤侵蝕與水資源量 | 曹瑜 | 博士 |
2003 | 官廳水庫流域水資源可持續發展利用經濟發展模式研究 | 張文國 | 博士 |
2003 | 中國水資源管理體制及相關問題研究 | 馮彥 | 博士 |
2003 | 流域非點源污染分散式模擬研究 | 郝芳華 | 博士 |
2003 | 黃河流域水資源可再生性綜合評價方法 | 楊曉華 | 博士 |
2003 | 黃河河源區徑流對土地覆被和氣候變化的回響 | 李道峰 | 博士 |
2003 | 大型水庫工程生態影響後評價 | 郭喬羽 | 博士 |
2003 | 黃河流域徑流模擬與水資源交換傳輸特徵 | 劉綠柳 | 博士 |
2004 | 中國鄉鎮企業環境行為研究 | 周國梅 | 博士 |
2004 | 城市河流生態系統健康與修復研究 | 趙彥偉 | 博士 |
2004 | 曲線坐標系下水流和污染物擴散輸移的湍流模型 | 吳修廣 | 博士 |
2004 | 水電梯級開發對生態承載力的影響機理研究 | 隋欣 | 博士 |
2004 | 河流系統生態環境需水量研究,博士後研究報告 | 孫濤 | 博士 |
2004 | 河口生態環境需水量研究 | 崔拓 | 博士 |
2004 | 基於RS-GIS的生態城市土地利用研究 | 陸關祥 | 博士 |
2005 | 城市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管理研究 | 魏國 | 博士 |
2005 | 黃河流域水資源演變規律與可再生性評價 | 李春暉 | 博士 |
2005 | 高濃度、難降解菸草薄片廢水處理機理及工程技術研究 | 劉建斌 | 博士 |
2005 | 基於承載能力分析的水資源最佳化配置理論與方法博士後研究報告 | 王順久 | 博士 |
2005 | 西部大開發戰略環境評價研究(博士後研究報告) | 張妍 | 博士 |
2005 | 黃河流域生態環境需水規律研究 | 尹民 | 博士 |
2005 | 基於生態規劃的城市生態調控研究 | 胡廷蘭 | 博士 |
2006 | 低強度超音波強化污水生物處理 | 閆怡新 | 博士 |
2006 | 水資源合理配置中的生態用水研究 | 賀濤 | 博士 |
2006 | 瀾滄江流域水電大壩生態效應鏈研究 | 姚維科 | 博士 |
2006 | 大清河流域生態需水規律研究 | 姜傑 | 博士 |
2006 | 縱向嶺谷區道路工程脅迫下生態系統變化及其適宜性研究 | 朱建軍 | 博士 |
2006 | 面向生態城市的海洋生態建設規劃研究——以廈門市為例 | 崔勝輝 | 博士 |
2006 | 城市生態產業規劃研究(博士後研究報告) | 毛建素 | 博士 |
2006 | 中國西部自然保護區管理機制若干問題研究 | 蘇楊 | 博士 |
2006 | 長江上游土地利用/覆蓋變化及其對非點源污染影響研究 | 劉瑞民 | 博士 |
2006 | 黃河水體懸浮顆粒物對含氮污染物遷移轉化作用的影響 | 張學青 | 博士 |
2006 | 黃河三角洲濕地沉積物中多環芳烴的遷移轉化規律研究 | 羅雪梅 | 博士 |
2006 | 城市生態經濟系統中的能源結構分析與最佳化調控 | 趙偉 | 博士 |
2006 | 縱向嶺谷區大通道建設的生態效應研究 | 劉傑 | 博士 |
2006 | 流域陸面水文過程模擬及其與GIS集成研究 | 姚長青 | 博士 |
2007 | 中國-歐盟環境標準比較研究 | 胡必彬 | 博士 |
2007 | 長江上游非點源污染時空變化規律研究 | 丁曉雯 | 博士 |
2007 | 桂林桃花江旅遊度假區水環境質量改善生態技術套用研究(博士後研究報告) | 左華 | 博士 |
2007 | 中國城市群典型城市生態經濟系統的對比研究 | 張力小 | 博士 |
2007 | 長江沉積物再懸浮過程中多環芳烴的釋放行為 | 馮精蘭 | 博士 |
2007 | 難降解有機化工廢水處理研究(博士後研究報告) | 劉建斌 | 博士 |
2007 | 基於多AGENT技術的水資源智慧型配置研究 | 陳賀 | 博士 |
2007 | 松遼流域典型河流石油烴污染特徵和來源研究 | 郭偉 | 博士 |
2007 | 廣州南沙開發區水系統綜合規劃研究 | 陳思寧 | 博士 |
2007 | 黃河流域典型農灌區非點源氮污染研究 | 岳勇 | 博士 |
2007 | 長江水系武漢段典型有毒物污染特徵及生態風險 | 唐陣武 | 博士 |
2008 | 縱向嶺谷區公路網與濕地生態系統變化研究 | 衷平 | 博士 |
2008 | 湖泊富營養化高光譜遙感監測機理:光譜實驗研究 | 吳傳慶 | 博士 |
2008 | 城市自然生態安全動態評價:以廈門為例 | 趙清 | 博士 |
2008 | 重金屬離子在礦物、沉積物及天然高分子基吸附材料界面的 | 郝紅英 | 博士 |
2008 | 城市生態系統健康指數及其集對分析 | 蘇美蓉 | 博士 |
2008 | 縱向嶺谷區水電開發對河流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影響 | 魏國良 | 博士 |
2008 | 大遼河水系重金屬賦存形態及生物有效性研究 | 范英宏 | 博士 |
2008 | 三峽庫區泥沙對水體磷影響的模擬研究 | 禹雪中 | 博士 |
2008 | 長江武漢段水沙作用下污染物多相輸移三維數值模擬研究 | 齊珺 | 博士 |
2009 | 以城市為中心的多尺度生態熱力學系統演化分析(博士後研究報告) | 姜昧茗 | 博士 |
2009 | 黃河三角洲濕地蘆葦對土壤水鹽條件和地下水位的生理回響研究 | 謝濤 | 博士 |
2009 | 城市水生態安全研究:以濟南市為例 | 孟慶斌 | 博士 |
2010 | 不同密度濕地蘆葦群落蒸散發耗水規律研究 | 王強 | 博士 |
2010 | 考慮浮游植物特徵色素的河口生態需水模型研究 | 趙芮 | 博士 |
2010 | 河流系統中多環芳烴的分布特徵及其在沉積物-水界面間的遷移機理研究 | 王麗莉 | 博士 |
2010 | 白洋淀沉積物磷形態及釋放機制研究 | 董黎明 | 博士 |
2010 | 基於生態熱力學的城市代謝過程研究 | 劉耕源 | 博士 |
2010 | 自然保護區生物保護網路構建方法研究 | 高山 | 博士 |
2010 | 減緩城市熱島效應的城市綠地最佳化模式的研究(博士後研究報告) | 劉嬌妹 | 博士 |
2011 | 海洋生態監測與生態系統健康評價研究 | 齊平 | 博士 |
2011 | 河湖生態流量的水庫調控模式(中文版) | 尹心安 | 博士 |
2011 | 白洋淀生態系統健康動態評價研究 | 徐菲 | 博士 |
2011 | 濕地系統生態網路分析及其生態需水配置研究 | 毛旭鋒 | 博士 |
2011 | 水分脅近下黃河三角洲濕地生態風險評價研究 | 秦燕 | 博士 |
2011 | 白洋淀府河水-陸界面生物脫氮機理研究 | 王珺 | 博士 |
2011 | 生態需水研究(博士後研究報告) | 馬樂寬 | 博士 |
2011 | 城市代謝系統分析及其生態層階研究 | 李盛盛 | 博士 |
2012 | 白洋淀濕地蘆葦對營養鹽的去除及水質改善機理 | 趙穎 | 博士 |
2012 | 黃河水文情勢演變趨勢及其對三角洲植被格局的影響 | 閆琰 | 博士 |
—— | 土地整理的生態效益評價研究 | 張貴祥 | 博士 |
—— | 政策環境影響評價 | 李巍 | 博士 |
榮譽表彰
時間 | 獎項名稱 | 參考資料 |
2018年 |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資源環保技術獎”。 | |
2015年 | 中國工程院院士(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 | |
2004年 | 國家重點實驗室計畫先進個人金牛獎 | |
2004年 |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 |
2001年 | 全國先進環保科技工作者 | |
1999年 | 全國先進環保科技工作者 | |
1999年 |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 |
1997年 | 霍英東教育基金會一等獎 | |
1997年 | 周培源基金會優秀論文一等獎(第二獲獎人) | |
1996年 | 國家教委跨世紀人才 |
社會任職
時間 | 擔任職務 | 參考資料 |
北京師範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 | ||
國務院三峽辦水污染控制項目特邀專家 | ||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世界銀行項目專家 | ||
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地學部副主任 | ||
民盟中央科技委委員 | ||
2000年 | 中國環境學會常務理事 | |
2002年 | 環境諮詢評估工作委員會主任 | |
國際人與生物圈中國委員會委員 | ||
北京大學湍流國家重點實驗室兼職教授 | ||
大連理工大學海動國家重點實驗室兼職教授 | ||
中國海洋大學兼職教授 | ||
民盟中央委員會生態環境專委會主任 | ||
國際環境生態學會主席 | ||
國際能值學會中國分會主席 | ||
環球中國環境專家協會會長 | ||
水環境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 ||
2016年03月14日- | 東莞理工學院特聘教授 | |
2017年12月- | 中國民主同盟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中央委員 |
人物評價
楊志峰在流域生態需水保障、濕地和城市環境生態建設等工程技術方面取得多項前瞻性、關鍵性技術突破,為提高流域、濕地和城市環境生態保護技術水平作出了突出貢獻 。 (北京師範大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