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公廟

楊公廟

楊公廟位於陽春市陂面鎮惠周村委會轄區內,靠近河西公路邊,舊版縣誌一直把它視為順陽都與南廂都的分界線,廟北為順陽都,廟南為 南廂都,隋開皇年間同屬流南縣(即南朝梁期間的陽春縣)。

人物簡介

楊六朗是北宋名將楊令公的兒子,楊令公即是大名鼎鼎的楊業,他在公元986年兵敗退守陳家峪(山西朔縣南)時英勇就義,時年59歲,其子楊延昭(六郎)繼承父親遺志,終生守衛邊疆,是人民愛戴的大英雄。

人物故事

楊公字 楊公字

根據《宋史》記載,北宋名將楊令公有七個兒子,都是忠心耿耿的愛國人物。除了楊延玉犧牲在朔州(今山西朔縣)之外,其餘的六個兒子是延昭、延浦、延訓、延環、延貴和延彬。其中最為人們所熟悉的是鎮守邊關二十多年的楊延昭(即楊六郎)。 他原名楊延朗,因避道土趙玄朗諱(宋真宗尊崇趙玄朗為神仙,並引為同族,因此尊稱為聖祖),故改名楊延昭,亦即楊六郎。六郎其實並非徘行第六。按《宋史》記載他排行第一,因“契丹憚(怕)之,目為六郎”。可見楊六郎本來是遼人(契丹曾多次改國號為遼或契丹)對楊延昭的稱呼,宋人附會把他稱為“六郎”。為什麼敵人怕他就要稱他為“六郎””呢?作家郝樹侯在其所著的《楊業傳》中解釋說:“古代往往以天上的星宿比擬世間的正面人物。契丹稱宋為南朝、南國,因而他們讚揚楊延昭為南斗。南斗六星在宋初已成為習慣語。這樣,久而久之,就直呼為六郎了。這和楊令公被稱為“楊無敵”是一樣的。按《大象列星圖》所記:“北斗六星中的第六星主燕”。燕地當時是契丹國所在之地,而楊延昭鎮守河北正是為了對付契丹,契丹人懼怕他,因而把他比喻為鎮懾本國的星宿,楊六郎一名由此而來。

楊六郎長期駐守河北,沒有到過陽春。陽春人民為他立廟侍奉,正說明了歷史上的民族英雄是最被人們崇敬的,人民對能保護本民族利益的人物永遠懷念。楊延昭像他父親楊令公那樣智勇善戰,能與士卒同甘苦,遇敵必身先士卒而又不居功,深受士卒愛戴,他前後守衛邊境20多年,威名也為契丹人所敬畏,被契丹人稱之為“楊六郎”。他逝世後,“河朔之人多望棺而泣,就連敵方契丹人也舉哀致敬”。楊六郎有子三人:楊傳永、楊德政、楊文廣。

歷史

楊公廟是陽春境內立廟較早的地方之一,一直到民國時仍然香火鼎盛,“文革”期間被廢棄,近年修復後,香火復燃,因為廟旁有著名的紫雲岩等風景點,遊客多會駐足廟內上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