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骨

椎骨

椎骨(vertebrate)包括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椎5塊及尾椎3~5塊。椎骨在幼年時期有32~34塊,隨著年齡增長,5塊骶椎融合成1塊骶骨,尾椎合成1塊尾骨,因此,成人一般為26塊。椎骨的骨化可因某些因素的影響而造成畸形,如椎弓由左右各一骨化點骨化,最後在正中線癒合而形成,但於腰下部和骶部,常見兩側椎弓骨化點不癒合,造成椎管後壁裂縫或敞開,僅由軟組織復蓋,這種異常叫 脊柱裂,嚴重者有 腦膜膨出甚至 神經功能障礙。椎骨在動物進化(種系發生)和個體發育過程中,都經過由間充質至 軟骨,再由軟骨骨化的階段。

椎骨的一般形態

椎骨由前方的 椎體和後方的 椎弓兩部分組成。

椎體

椎體(vertebral body)約呈短圓柱狀,內部為骨松質,外為薄層骨密。上、下椎體以軟骨連成柱狀,是椎骨承重的主要部分。

椎弓

椎骨一般形態椎骨一般形態

椎弓(vertebral arch)在椎體後方。與椎體相連的部分叫 椎弓根,稍細,上下各有一 切跡,分別稱椎上切跡和椎下切跡,椎下切跡較明顯。相鄰椎骨之間在椎弓根處的上、下切跡共同圍成形成 椎間孔(intervertebral foramina)。椎弓的後部呈板狀,叫椎弓板。左右椎弓板相連形成完整的椎弓。椎體和椎弓共同圍成椎孔(vertebral foramen),各椎骨的椎孔連成貫穿 脊柱的 椎管(vertebral canal)以容納保護 脊髓。

椎弓上有七個突:向後方伸出的一個叫 棘突(spinous process),多數可在背部正中線摸到;左右各伸出一個 橫突(transverse process),棘突和橫突都有 韌帶和肌肉附著;椎弓上下各有一對突起,叫上關節突(superior articular processes)和下關節突(inferior articular processes),相鄰椎骨的上、下關節突相對,以關節面組成關節突關節。

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徵

頸椎

頸椎(cervical vertebrae),共7個,第1、2頸椎屬特殊椎骨。一般頸椎的椎體較小,近似長方形;上、下關節突的關節面幾乎呈水平位;椎孔大,呈三角形。橫突根部生有橫突孔(transverse foramen),是頸椎最顯著的特點。橫突孔內有椎動脈和靜脈穿行。橫突末端分為前、後結節,第6頸椎橫突的前結節較大,頸總動脈經其前面上行,故稱為頸動脈結節(carotid tubercle),當頭部受傷嚴重出血時,可在此壓迫頸總動脈暫時止血。第2~6頸椎棘突短而分叉。第7頸椎棘突則長而水平,末端不分叉,容易捫到,故又名隆椎(vertebra prominens),是臨床上計數椎骨序數和針灸取穴的標誌。

第3~7頸椎體上面側緣向上突起,稱椎體鉤。椎體鉤與上位椎體兩側的唇緣相接,形成鉤椎關節,又稱“Luschka”關節。如“Luschka”關節過度增生肥大,可使椎間孔狹窄,壓迫脊神經,產生相應症狀,為頸椎病的病因之一。

第1頸椎又稱寰椎(atlas),呈環狀。主要由前弓、後弓及側塊組成:側塊上面的橢圓形上關節面與枕骨髁相關節,下面稍凹的圓形下關節面與第2頸椎相關節,前弓後面有齒突凹。上關節凹後方有椎動脈溝,椎動脈出橫突孔經此溝而入枕骨大孔。後弓長,中點略向後方突起,叫做後結節。寰椎無椎體、棘突和關節突。

第2頸椎又稱樞椎(axis),椎體向上有指狀突起,稱齒突,與寰椎的齒突凹相關節。在發生學上齒突來自第1頸椎椎體。樞椎其餘形態同一般頸椎。

第6頸椎的上面 第7頸椎的上面
寰椎的上面 樞椎的上面

胸椎

胸椎(thoracic vertebrae)共12個。從上向下椎體逐漸增大,橫截面近三角形。椎體的後外側上下緣處有與肋骨頭相接的半關節面叫肋凹,分為上肋凹和下肋凹。橫突的前面也有橫突肋凹,與肋結節形成關節。棘突長,伸向後下方,鄰位椎骨的棘突依次掩疊。呈瓦楞狀排列。關節突明顯,其關節面位於冠狀方向。

第1胸椎體的肋凹有一個圓形的全肋凹和一個半圓形的下肋凹;第10胸椎只有一個上肋凹;第11、12胸椎各有一個全肋凹,橫突無肋凹。

胸椎的上面 胸椎的側面

腰椎

腰椎(lumbar vertebrae)共5個。椎體粗壯,橫斷面呈腎形,椎孔大而呈三角形,關節突關節面幾呈矢狀位,棘突寬而短,呈板狀,幾乎水平地伸向後。

腰椎的上面

骶骨

骶骨(sacrum)由5塊骶椎融合而成,呈三角形。骶骨底前緣向前突出稱骶岬,是產科骨盆測量的一個重要標誌。骶骨前面有4對骶前孔。骶骨後面的骶正中嵴兩旁有4對骶後孔。骶前、後孔均與骶管相通,分別有骶神經的前支和後支通過。骶管為椎管的下段,其下端的裂孔稱骶管裂孔(sacral hiatus)。裂孔兩側有向下突出的骶角,臨床上,常以骶角作為確定骶管裂孔位置的標誌進行骶管麻醉。骶骨的外側面有耳狀面與髂骨的耳狀面相關節。

尾骨

尾骨(coccyx)由3~4塊退化的尾椎融合而成。上接骶骨,下端游離為尾骨尖。

骶骨和尾骨的前面 骶骨和尾骨的後面

椎骨的常見變異

椎骨在動物進化(種系發生)和個體發育過程中,都經過由間充質至 軟骨,再由軟骨骨化的階段。脊柱的分段也是逐漸由 魚類只分軀幹椎和尾椎的階段到陸生動物分化出頸、胸、腰、骶、尾5段的過程;人類出生前脊柱只有一個向後凸彎的彎曲,出生後隨著抬頭和坐立姿勢的發展,才相繼出現向前凸彎的頸曲和腰曲。

在脊柱各段落之間的椎骨形態變化,是逐漸過渡的。在過渡處常發生變異,如腰椎和 骶骨的節數可互有增減,形成 腰椎骶化或 骶椎腰化,這類變異可導致慢性腰痛。

椎骨的骨化可因某些因素的影響而造成畸形,如椎弓由左右各一骨化點骨化,最後在正中線癒合而形成,但於腰下部和骶部,常見兩側椎弓骨化點不癒合,造成椎管後壁裂縫或敞開,僅由軟組織復蓋,這種異常叫 脊柱裂,嚴重者有 腦膜膨出甚至 神經功能障礙。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