椋子木[椋子木]

椋子木[椋子木]
椋子木[椋子木]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棶木(學名:Cornus macrophylla Wall.)是山茱萸科棶木屬植物,喬木,高3-15米,稀達20-25米;幼枝粗壯,灰綠色,有稜角,老枝圓柱形,疏生灰白色橢圓形皮孔及半環形葉痕。葉對生,紙質,闊卵形或卵狀長圓形,稀近於橢圓形。傘房狀聚傘花序頂生,總花梗紅色,花白色,有香味;花萼裂片4,寬三角形;花瓣4,舌狀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核果近於球形,成熟時黑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

分布於緬甸、巴基斯坦、印度、不丹、尼泊爾、阿富汗和中國;在中國分布於山西、陝西、甘肅南部、山東南部、台灣、西藏以及長江以南各省區。生長於海拔72-3000米的山谷森林中。

(概述圖參考來源: )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棶木 棶木

喬木,高3-15米,稀達20-25米;樹皮灰褐色或灰黑色;幼枝粗壯,灰綠色,有稜角,微被灰色貼生短柔毛,不久變為無毛,老枝圓柱形,疏生灰白色橢圓形皮孔及半環形葉痕。冬芽頂生或腋生,狹長圓錐形,長4-10毫米,密被黃褐色的短柔毛。葉對生,紙質,闊卵形或卵狀長圓形,稀近於橢圓形,長9-16厘米,寬3.5-8.8厘米,先端銳尖或短漸尖,基部圓形,稀寬楔形,有時稍不對稱,邊緣略有波狀小齒,上面深綠色,幼時疏被平貼小柔毛,後即近於無毛,下面灰綠色,密被或有時疏被白色平貼短柔毛,沿葉脈有淡褐色平貼小柔毛,中脈在上面明顯,下面凸出,側脈5-8對,弓形內彎,在上面明顯,下面稍凸起;葉柄長1.5-3厘米,淡黃綠色,老後變為無毛,上面有淺溝,下面圓形,基部稍寬,略呈鞘狀。

傘房狀聚傘花序頂生,寬8-12厘米,疏被短柔毛;總花梗紅色,長2.4-4厘米;花白色,有香味,直徑8-10毫米;花萼裂片4,寬三角形,稍長於花盤,外側疏被灰色短柔毛,長0.4-0.5毫米;花瓣4,質地稍厚,舌狀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長3-5毫米,寬0.9-1.8毫米,先端鈍尖或短漸尖,上面無毛,背面被貼生小柔毛;雄蕊4,與花瓣等長或稍伸出花外,花絲略粗,線形,長2.5-5毫米,花葯倒卵狀長圓形,2室,長1.3-2毫米,丁字形著生;花盤墊狀,無毛,邊緣波狀,厚約0.3-0.4毫米;花柱圓柱形,長2-4毫米,略被貼生小柔毛,頂端粗壯而略呈棍棒形,柱頭扁平,略有淺裂,子房下位,花托倒卵形或倒圓錐形,直徑約1.2毫米,密被灰白色的平貼短柔毛;花梗圓柱形,長0.3-4(-5)毫米,疏被灰褐色短柔毛。核果近於球形,直徑4.5-6毫米,成熟時黑色,近於無毛;核骨質,扁球形,直徑3-4毫米,兩側各有1條淺溝及6條脈紋。花期6-7月;果期8-9月。

主要變種

密毛棶木( Cornus macrophylla var. stracheyi C.B.Clarke):喬木或灌木,3-9米高。老枝具黃白色圓形皮孔。花序密被短柔毛具褐色或混合褐色和白色毛狀體。花7-8毫米直徑。花萼裂片三角形,0.8-1毫米,長於花盤。花柱稍加厚在先端。果核約2.6毫米,8肋。在佛羅里達州花期7月至8月,法國9月至10月。分布於印度、尼泊爾和中國(雲南和西藏)。生長於海拔1700-3400米的混交林邊緣。

產地生境

棶木 棶木

分布於緬甸、巴基斯坦、印度、不丹、尼泊爾、阿富汗和中國;在中國分布於安徽、福建、甘肅南部、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湖北、湖南、江蘇、江西、寧夏、陝西、山東南部、四川、台灣、西藏和雲南等省區。生長於海拔72-3000米的山谷森林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