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材[棺木]

棺材[棺木]

棺材,亦稱壽棺、枋、壽枋、老房、四塊半、十大塊,是承載人類遺體的柜子,通常在葬禮中使用。裝著遺體的棺材稱為靈柩。棺材可以由不同的物料製造,最常見的以木製造,一般有柏木、松木、楠木、柳木、桐木。亦有以銅、石等製造的棺材。

基本信息

簡介

各式各樣的棺材 各式各樣的棺材

棺材,亦稱壽枋,老柩,壽棺,老房,四塊半,壽方,是盛載遺體的空匣子,通常在葬禮中使用。裝著遺體的棺材稱為靈柩。棺材可以由不同的物料製造,最常見的以木製造。亦有以銅、石等製造的棺材。

寓意

棺材[棺木] 棺材[棺木]

大自然創造了一切,同時給予這一切以不同形式、形態而延續發展的--生命。世界萬物的生命都來之不易,然而,我們人類卻以一種特殊的形式來說明生命的可貴……

上古千年至今以來,人類對自己的死亡遺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定理”--雖人死不得復生,但可一律歸天,當然,這是一種迷信的說法,如果以科學的客觀說法來解釋歸天“定理”,它則是人們的一種心靈願望--雖人死不復生,但他的精神形象,卻永存在他人的心靈當中。人們為了將這種心靈感受以有形的對死者的懷念之情予以表達,就對死者的屍體進行安置,即安葬。人們為了讓死者到另一個世界過得更好,就為死者準備了華麗的棺材。

中國傳統喜愛以優質的松木、楠木等製造棺材。很多人以死後能得一副好棺木為最大幸事。

棺材以在農村最為實用,幾乎每位農民死後都會用棺材裝殮屍首,也有人由於其他原因死後要被火化了,但是也會在死前吩咐子孫將自己的骨灰裝在棺材裡,他們都喜歡這種土葬的方式,以保存屍首的完整,寓意深遠。

稱謂

柏木棺材 柏木棺材

棺材又名老房,它是專為死者設的,做工非常精細。首先,看它的用料,通常,一般的因受經濟條件的限制,大眾化的棺材用松木、柏木加工而成;上好的,特別講究的棺材就用很名貴的楠木或天然水晶石等精創而成。而它的外型也是非常奇特的,前端大,後端小,呈梯形狀。在它的身上,所用的每一塊板材的斜面對靠,呈形後的每一部分也要體現出前大後小的斜面。正所謂棺材的材料又叫斜貨材料,兩個側旁和蓋卻又斜中帶弧,從材頭正面看,整個棺材好像是一根半邊圓木。

棺材[棺木] 棺材[棺木]

特別引人注目的要屬它的外部裝飾了。棺材的正面材頭上畫的是碑廳鶴鹿,琉璃。瓦大廳上空展翅騰飛著兩隻雪白的仙鶴,大廳兩旁是蒼簇盛旺的青松,柏樹,大廳前面是芬芳百艷的青青草地,草地的中間是通往大廳的石階路徑,顯得十分清潔幽雅,整幅圖畫將整個棺材頭裝飾的猶如仙境居室,整個一莊清靜別墅,材頭正頂上寫著“安樂宮”三個大字將材頭圖與棺材本身緊緊相扣。棺材的兩旁分別畫著兩條正在騰雲駕霧的黃金龍追逐戲弄著寶珠。龍的周圍畫著呂洞賓等八仙用的兵器,又名“暗八仙”,還有古琴、古畫、梅蘭菊竹、桃榴壽果,在材面上有“壽山福海”。棺材上所有圖畫都用立粉、貼金等技法、以及顏料的調配充分將古代唐三彩的繪畫風格搬入其內,使得整個棺材莊重大方,色彩層次分明,絢麗有序;線條飄逸流暢。一個人在死後能夠與身相伴這么多物質的、精神的、以及知識的博古通今自然也就能夠安心地走上黃泉路了。

黃金棺材 黃金棺材

棺材又在農村俗稱為“十頁瓦”、“十大塊”,一般為十頁木料製成,但也有用十二頁木料製成的,這種俗稱“十二元”。十頁木料做成的,其中蓋(頂蓋)為三頁,底(底部)為三頁,邦(兩邊)各兩頁,檔(前後)為5-11塊其他貴重木料。

棺材[棺木] 棺材[棺木]

客家人的棺材也稱壽木、老屋。全杉木打造,客家人用於裝殮逝去的老人。農家製做棺木,一般在30歲左右就要精選木料製作好,準備去世以後用。俚語云:“三十冇付板(指棺材),看你好大膽”。言下之意,人到中年,就要準備壽木了,沒有預備好,怕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將措手不及。故此,客家人一般在世時就要做好棺木,稱“壽木”或“壽器”,表示添壽加福。製作壽木時,家境富饒的,用4根整木方料做壽器,稱“四角”,即蓋板、底板和邊板用整塊方料做成,棺木內有一塊由7顆星連成的抬屍板,稱“七星板”。此外,還有“六角”、“八角”壽木,即由6根或8根木料做成。中等人家一般製做“十個角”壽木,選用的木料比“八個角”略小;一般人家做“十二角”壽木,即由12根小木筒做成,比“十個角”方料又稍小一點。壽木做好後,家境好的會請漆工及時涮好油膝,大頭頂端書“福”,前端小頭寫“壽”,棺蓋板上用紅紙書寫“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客家人的習俗,未過花甲而身亡的稱“短命”,一般不能享用棺木安葬,只能用幾塊木板釘成棺材狀,稱“火板子”。

產地

棺材是由木材加工而成,各個地域的形狀各有不同。木材有產地,棺材無產地。加工棺材的木材一般有桐木、松木、柏木、楠木等,近年來由於國內木材砍伐的限制,棺材木料的來源主要進口與加拿大、紐西蘭、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國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