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革
棟軍的歷史與林朝棟身平關係密切:1870年霧峰林家家長林文明被凌定國斬殺於廳堂前,因而導致林家展開15年的訴訟,期間林朝棟曾前往北京控訴,並常居於此,因此捐了個兵部郎中的官位,成為具備道員身份的準官員。
1882年林朝棟返回台灣,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福建巡撫岑毓英來台灣巡視,並興建台中府城(今台中市),而林朝棟自備材料人力協助建城,且施工十分有效率,因而被岑毓英推薦給新任巡撫劉銘傳。不久孤拔率領遠東艦隊攻打台灣北部,林朝棟奉台灣兵備道劉璈之命,徵召一營500人部隊北上馳援,並得營名“禮”字,此即為棟軍之始。戰爭期間,林朝棟與“禮”字營駐守台北山區,在第一次月眉山之役與第二次月眉山之役表現傑出,不但多次擊退來襲法軍,並成功掩護潰敗清軍撤退至暖暖,防止法軍進一步攻勢。因此戰後全台三十多營鄉勇僅林朝棟與張李成兩營未被裁撤。其中林朝棟因受劉銘傳賞識,手下部隊也獲得進一步擴充的機會。
正式成軍
棟軍正式的成立時間不明,但1885年獲保留後不久,進攻武榮社時林朝棟旗下部隊已擴編為兩營,總兵力1000人。1886年時已有“棟”字營的稱號,並分為正營和副營。這段期間林朝棟駐紮在罩蘭莊(今苗栗縣竹南鎮),負責台灣中路撫番工作,因此棟軍也以此為根據地,進行多次鎮壓就撫台灣原住民的軍事行動。同年底,台灣巡撫劉銘傳調整撫墾編制,設立中路與南路營務處,林朝棟負責“棟”字營擴編為三營。
1888年施九緞事件爆發,林朝棟率領1800人前往彰化救援,其中800人為新募鄉勇,應屬於民團,並有前營與後營兩個新營的編制,但事件結束後可能被解散。1890年隨林朝棟前去興建台北城城牆。之後因應撫墾事業的需要,棟軍規模快速擴充,至1892年胡傳巡閱全台軍隊時,已有十營之多,為台灣中部規模最大的軍團,其中大多數駐紮在山區堡壘中,以防原住民突然襲擊部隊。
1894年年底甲午戰爭期間,台灣巡撫邵友濂為防範日軍攻台,命林朝棟率領四營棟軍駐守獅球嶺炮台,但隔年唐景嵩接任巡撫,以同鄉徵召來的廣勇代替林朝棟率領部隊,棟軍隨林朝棟返回中部。不久馬關條約中清朝將台灣與澎湖割給日本,在全台士紳支持下台灣民主國成立,棟軍成為中部主要戰力,而林朝棟也將妻兒送至廈門,準備獨自率軍迎戰日軍,然而返台時日軍已攻入桃仔園(今桃園縣),民主國總統唐景嵩倉皇逃走,台北城失守,林朝棟見狀感到大勢已去,遂將銀餉發給全軍將士,然後獨自一人渡船前往廈門。
[編輯] 潰散瓦解
林朝棟離台後,棟軍仍未完全解散,多數營仍投入乙未戰爭之中,其中在義軍首領吳湯興號召之下,棟軍將領鄭以金、謝天德、傅德生、姜紹祖和吳光祖皆率領旗下營部的一半兵力投入楊梅壢(今桃園縣楊梅鎮)的戰役,並隨吳湯興協防新竹城。最後新竹城破,棟軍各營同義軍、新楚軍退守苗栗,不久鄭以金、傅德生兩營編入新楚軍,而姜紹祖在攻打新竹城時戰死。
鄭以金、傅德生便與各軍轉戰台灣中部,在頭家厝莊(今台中縣潭子鄉)、中寮(今彰化縣和美鎮)等地迎戰日軍,但皆被日軍擊敗,最後日軍進攻彰化城,雙方爆發激烈的八卦山之役,各部反抗軍大敗,棟軍餘部也在戰爭中潰散、瓦解,終於走入歷史。
新棟軍
林朝棟內渡中國大陸後,曾在南洋大臣劉坤一麾下另組新軍,也作“棟軍”,並鎮守海州,但之後發展如何則無記載。
[編輯] 編制
[編輯] 軍隊架構
棟軍編制規模隨林朝棟屢建功勳而不斷擴充,但基本架構延續自中法戰爭時林朝棟率領的“禮”字營,每營最初分成前、後、左、右四哨,之後又加上中哨而構成五哨。每哨底下又分成數小隊(約八隊),此為棟軍最基礎編制。
棟軍最初僅有一營,但不久即擴充為兩營(正營和副營),到了1886年已擴充為三營,1888年時又再度擴充,但之後可能有所裁減,到了1892年胡傳檢閱時,已有十營,其營號和統帥將領分別是:
棟字正營:林朝棟
棟字副營:總兵余保元
棟字左營:不詳
棟字右營:不詳
棟字隘勇正營:把總鄭以金
棟字隘勇副營:把總傅德生
棟字隘勇左營:參將陳尚志
棟字隘勇右營:守備林建庸
棟字隘勇中營:軍功李朝華
棟字隘勇前營:守備黃宗河
之後各營統帥屢有更換,不過至1895年乙未戰爭前夕仍維持十營的編制。每營編制500人,不過根據胡傳的說法和實際參戰兵力紀錄,各營(特別是隘勇營)缺額甚大,不一定完全補足,因此十營總和兵力應在四千人左右。
[編輯] 士兵、裝備
根據中法戰爭時的招募標準,棟軍的士兵必須符合“不吸洋菸、年力精壯”的條件。根據胡傳的紀錄,棟軍中四個練營的士兵較為強壯,而隘勇營的士兵較瘦弱。由於棟軍以維持隘務為主要任務,因此平時化整為零,駐紮在各堡壘中。這些堡壘分散在數十公里寬的廣大山區里,每個堡壘的人數不定,少則兩三人,多則十多人。
裝備上,棟軍絕大多數的士兵配備前膛槍,僅有極少數的後膛槍槍枝。每個營中都配有修理槍械的工匠,但手藝並不高明,因此多數槍枝都有老舊損壞的問題,有時槍枝壞掉無法打靶演練,士兵甚至會有交換槍枝的情形,不過大體上棟軍各營的武器槍械充足,沒有裝備潰乏的情形,且經常保持操練,足以面對原住民突襲等實戰,加上林朝棟善用兵法,故戰力仍在全台各軍的水準之上。
[編輯] 影響
棟軍成軍雖然只有十年,但在多次戰役中均有不錯的表現。如中法戰爭時,曾與法軍多次交手,多次擊退法軍來犯,並在第二次月眉山之役中為唯一未被擊潰的清軍部隊,成功掩護清軍主力撤退回暖暖;而在施九緞事件中,彰化城內數十名棟軍面對數千名民眾圍城,仍堅守多日,並與林朝棟率領的棟軍主力里外夾擊,解除城圍,成為平定事件的主要戰力。另外,大約十年的山區防務工作,棟軍成功擊潰、撫平多數台灣原住民的戰事,也使台灣中部往山區的開發大有進展,樟腦外銷產業得以持續發展,成為清治時期末期台灣主要經濟支柱之一。
乙未戰爭期間,棟軍投入台灣北部和中部戰場,成為抗日軍重要的主力之一,可惜裝備和兵力都無法與日軍相比,最後潰散瓦解。有人認為,如果林朝棟未內渡,而是親自領導棟軍對抗日軍,也許會讓戰局會對台灣民主國更加有利,甚至如果唐景嵩未以廣勇代替棟軍,台北城應不至於如此輕易的落入日軍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