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白菌素類

棘白菌素類藥物是一類全新的抗真菌藥,通過非競爭性抑制β-1,3-葡萄糖合成酶,干擾真菌細胞壁β-1,3-葡萄糖的合成,導致真菌細胞壁滲透性改變,細胞溶解死亡。

棘白菌素類作用機制

棘白菌素類藥物是一類全新的抗真菌藥,通過非競爭性抑制β-1,3-葡萄糖合成酶,干擾真菌細胞壁β-1,3-葡萄糖的合成,導致真菌細胞壁滲透性改變,細胞溶解死亡。由於人類細胞不含有細胞壁,而真菌細胞有細胞壁,棘白菌素類抗真菌藥物可直接作用於真菌細胞壁成分,所以該類藥對人體的毒性較低,是迄今為止安全性最高的一類抗真菌藥物。

目前上市的棘白菌素類藥物

目前, 已上市的這類藥物包括卡泊芬淨、米卡芬淨、阿尼芬淨。

卡泊芬淨(caspofungin)是第一個棘白菌素類抗真菌藥物,由美國默沙東藥廠研製開發,於2004年美國FDA批准上市用於真菌感染的治療,在2008年批准用於治療兒童念珠菌感染,年齡在3個月-17歲的兒童均可使用,已成為首選的治療真菌感染的藥物。卡泊芬淨通過對真菌細胞壁上β-1,3-葡萄糖的合成進行非競爭性抑制,將其細胞壁上的正常結構破壞,能夠有效地對抗真菌,具有廣譜抗真菌活性,對氟康唑、伊曲康唑耐藥的假絲酵母菌、麴黴菌、孢子菌等真菌具有較好活性 。同時卡泊芬淨已經被批准用於其他抗真菌藥物治療失敗時的補救藥物,對於麴黴菌感染的治療限於對兩性黴素B或伊曲康唑不敏感的患者,為侵襲性肺麴黴病的二線用藥。在兒童患者中,卡泊芬淨已批准用於念珠菌感染的一線治療和中性粒細胞減少的發熱患者經驗性抗真菌治療 。卡泊芬淨主要由靜脈注射給藥,1次/天即可有效治療真菌感染,另外也可通過氣霧劑吸入給藥,用於預防卡氏肺囊蟲肺炎 。

米卡芬淨(Mycamine) 是日本開發的一類新型水溶性棘白菌素類抗真菌藥物,於2002年在日本上市,2005年3月通過美國FDA認證,是繼卡泊芬淨之後FDA批准的第2個棘白菌素類抗真菌藥物。米卡芬淨抗真菌作用機制與卡泊芬淨相同,對真菌顯示出廣譜的抗菌活性,體外實驗表明,米卡芬淨不僅對假絲酵母菌屬和麴黴菌屬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同時對唑類和兩性黴素A耐藥的菌株也有抑菌活性,是一種新型的半合成抗真菌藥。米卡芬淨被批准用於治療食道假絲酵母菌感染、骨髓移植和愛滋病患者及中性粒細胞減少症的預防治療 。目前該藥在美國已批准用於侵襲性麴黴病的治療。該藥即將在我國上市,為靜脈注射劑型,劑量為50~100 mg/天,應緩慢靜脈給藥(>1 h)。對預防骨髓幹細胞移植受者移植前預防用藥推薦劑量為50 mg/天,對食道性念珠菌病則為15 mg/天,療程根據患者臨床反應而定。

阿尼芬淨(anidulafunngin)於2006年上市,是第三代棘白菌素類的半合成抗真菌藥物,是一種新型廣譜抗真菌藥物,可用於口服和注射。該藥抗真菌機制與其他棘白菌素類相同,但對麴黴菌屬有較強作用,抗念珠菌屬活性大大高於兩性黴素B、氟康唑及依曲康唑,對念珠菌屬最低抑菌濃度低於氟康唑和卡泊芬淨。阿尼芬淨體內分布廣泛,腦脊液中濃度低,血漿蛋白結合率為84%,不經腎臟排泄,而是經化學降解轉化成無活性的代謝產物,經膽汁由糞便排出; 成人患者中的消除半衰期為26.5 h,而兒科患者的消除半衰期為19. 9~23.1 h。性別、年齡(成人) 、種族及肝、腎功能不全對阿尼芬淨的藥動學無明顯影響,肝、腎功能不全時不需調整劑量 。該藥適用於治療食管性念珠菌病和所有麴黴菌感染,可用於治療食管或其他形式的念珠菌感染,對唑類和多烯類耐藥的念珠菌屬也有很強的抗菌作用 。

棘白菌素類藥物的作用特點及臨床套用

棘白菌素類藥物的相對分子質量比較大,口服生物利用度低,故此類藥物均不能口服給藥,多採用靜脈注射給藥。靜脈注射後主要分布在肺、肝、脾和腎,皮膚和軟組織中濃度相對較低,腦組織內濃度極低,腦脊液中基本檢測不到。另外,棘白菌素與其他藥物相互作用少,以卡泊芬淨、米卡芬淨為代表的棘白菌素類主要在肝臟代謝,可引起肝功能的異常,幾乎不影響腎功能 。由於真菌對棘白菌素類與唑類耐藥機制不同,因此棘白菌素類與唑類藥物無明顯的交叉耐藥性,棘白菌素類聯合三唑類或多烯類藥物可產生協同作用,故臨床上常將棘白菌素類與其他藥物聯合使用治療侵襲性深部真菌感染 。

綜上所述,棘白菌素類藥物作用機制獨特,具有抗菌譜廣、抗真菌作用強、半衰期長、不良反應較少且輕、患者耐受性好等特點,可作為多烯烴類和唑類藥物潛在的添加藥物或增效藥物及良好的替代用藥,值得臨床推廣使用。但因此類藥物價格較高,給患者帶來一定的經濟負擔,在臨床使用上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另外,棘白菌素類抗真菌藥僅對假絲酵母菌和麴黴菌感染有效,對隱球菌、毛孢子菌、接合菌和鐮刀菌感染無效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