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轎舞是福建省莆田民間元宵節的一項重要民俗活動。元宵期間,莆田的各個村落,大多舉行跳棕轎表演。跳棕轎即棕轎舞,是莆田當地的一種民俗舞蹈。兩位舞蹈者抬著一架1米多高,約40公分寬,頂部飾以棕片,內置小神像的木製或竹製小轎。表演須在廣場或大埕上進行。表演時先在場地上燃起篝火,由一隊年輕力壯的男性表演者身著統一服裝,頭扎毛巾,個個英姿煥發,抬著棕轎、踏著鼓點,人們一個接一個竄過火堆,形成“8”字形穿梭跳躍。周而復始,直到篝火漸滅。
鄉親們每家每戶自己用稻草紮成一束“草龍”,用跳棕轎時的余火點燃,帶回家中,表示家庭會紅紅火火,更加興旺。
棕轎舞簡介
轎為木色,轎頂飾棕片,故名棕轎,轎槓只有一根,由兩人前後手抬。棕轎舞有跳棕轎與擺棕轎兩種,是莆仙元宵節的一項重要民俗活動。
在廣場上,木柴堆成三鼎足或梅花形,點起火堆,堆旁有幾個人敲南音鑼鼓,每把棕轎車由兩位壯漢高抬於頭上,隨一持紅旗的壯漢,由慢而快,邊跑邊跳越火堆。擺棕轎的舞蹈性也不同,山區的還化妝,上身著白衣紅褲,下腿扎綠色“腳令”,足穿草鞋。在鑼鼓聲中,一對對青年,抬著一把把棕轎,沿火堆穿梭,將棕轎左右搖擺,不時還上下翻動,跳躍過火堆,穿梭的花樣也有變化,較常見的有草繩形、菱形……
同時,還有盛裝的青年女子結伴在旁唱山歌,往往引發男青年加入,形成男女對唱,內容也由單一的祈福加入抒情的,中間還有人主動添柴,直到火堆熄滅為止。
棕轎舞源於古代中原地區,亦時在境內民間出現,明清至民國在鄉村十分普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50年代初期至中期較為風行,60~70年代趨於低潮,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又再興盛。
棕轎舞雖沿襲千年,但擺棕轎形式與舞步變化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