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與危害
危害棕櫚樹葉子。
症狀
病害多從葉柄基部開始發生,首先產生黃褐色病斑,並沿葉柄向上擴展到葉片,病葉逐漸凋萎枯死。病斑延及樹幹產生紫褐色病斑,導致維管束變色壞死,樹幹腐爛;葉片枯萎,植株趨於死亡。若在棕櫚乾梢部位,其幼嫩組織腐爛,則更為嚴重。在枯死的葉柄基部和爛葉上,常見到許多白色菌絲體。當地上部分枯死後,地下根系也很快隨之腐爛,全部枯死。
病原
病原為擬青黴菌。
發生規律
病菌在病株上過冬。每年5月中旬開始發病,6月逐漸增多,7至8月為發病盛期,至10月底,病害逐漸停止蔓延。該病對小樹和大樹均有危害。棕櫚樹遭受凍傷或剝棕太多,樹勢衰弱易發病。
防治方法
及時清除腐死株和重病株,以減少侵染源。適時、適量剝棕,不可秋季剝棕太晚,春季剝棕太早或剝棕過多。春季,一般以清明前後剝棕為宜。可用50%多菌靈500倍液噴霧,或刮除病斑後塗藥,均有一定防治效果。噴藥時間,從3月下旬或4月上旬開始,每10至15天一次,連續噴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