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棒棒燈”普遍流傳於硯山縣壯族居地,尤以批灑、八布、新農村、兩勒、六掌等村寨最為盛行。介紹
當地慣例,棒棒燈“跳三年、停三年”。活動時,全寨人都視為本村一件大事。活動的規模大,涉及人員多,通常在村內地坪舉行。活動時間為農曆正月初二至十六。活動期間,任何人不得外出做活。事先要清掃寨子和村廟,用紙和竹篾紮成牛頭及荷花燈兩盞、金蓮燈兩盞、鯉魚燈一盞、芙蓉燈一盞,再將砍來的花椒樹枝用火烘乾,做成一尺五寸長的棒棒。活動開始,先要舉行祭祀儀式。村內各家各戶各點三炷香插在場子正面牆上。從初二至十六,每晚如此。全村人在寨老的帶領下,以“牛頭舞”為先導,依次為棒棒舞、手巾舞(壯語“弄肯巾”),民眾邊舞邊唱,拜完村中各路神靈後湧向村廟。到村頭時,持火藥槍的幾個漢子對天鳴槍、以示驅鬼除邪。然後進入村廟,寨老虔誠的向“唐王天子神位”上香,全體村民神情肅穆地向“神位”三鞠躬。寨老向村民講述棒棒燈的來歷,願唐王在天之靈保佑地方清吉,五穀豐登、人畜平安。之後,跳棒棒燈片斷,祭儀結束。
回到村內場子,將燈分別插於場子四周。燈內點有蠟燭,燈上貼有“唐王佑凡問,仙女保黎民”;“國泰民安日,風調雨順年”等對聯。場上篝火熊熊,燈火通明,香案上香菸繚繞,正面牆上插滿了點點香火。老人們端坐於香案兩旁,其餘觀眾圍於場子四周。
此時,鑼鼓喧天,全體舞者向長老行禮,表演開始。由一人裝扮的牛在一舞繡球者的引導下,表演牛頭舞。舞畢,樂曲起,八男跳起剛中有柔的棒棒舞,六女依次跳起手巾舞。最後兩個“老者”上場,分別持一根竹竿和魚桿,和眾男女舞上一陣後,領唱歌曲,眾女配唱,表演至此結束。歌唱內容不固定,其中有教年輕人為人處事之道,也有一年四季耕作過程等等。表演結束後,人們又在寨老的帶領下前往村廟,虔誠地向“唐王天子神位”拜謁後,方可休息。翌日晚又繼續場上的活動,直至農曆十六,才把棒棒、燈籠、牛頭等物件送到村外燒掉,來年舉行活動時再重做,否則據說會給村裡帶來災難。
關於棒棒燈的來歷,有一段傳說:唐朝年間,人煙稀少,野獸甚多。在一個壯族寨子附近的山洞裡,住著一個危害人畜的怪獸,模樣很像牛,人稱氂牛魔精。村里人準備降妖,並將此事稟報唐王。唐王得知此事,隨派高、岳兩個武將前去助戰。高、岳按唐王旨意組織村民紮好荷花、金蓮、鯉魚、芙蓉等六盞燈籠,砍來花椒樹枝製成響聲清脆的木棒,又挑選八男六女和一班樂師,演習歌舞。準備停當,就在孟春的一個晚上,敲鑼打鼓,舉著燈籠火把來到牛魔精的洞外,跳起各種歌舞。經過三天三夜的引誘,牛魔精終於將頭伸出洞外看熱鬧。早已埋伏在洞口兩側的高岳二將,揮大刀將牛魔精的大半個頭劈了下來。除去妖精,群情激昂,歡欣鼓舞,他們抬著牛魔精的頭到處宣傳,喜報佳音。為了紀念這個吉祥的日子,為了銘記唐王天子的恩德,人們在村廟設了唐王天子神位,並將每年正月定為紀念日。每到這個時節,人們都跳起“牛頭舞”,重溫當時除妖時情景,久而久之發展為現在的棒棒燈。
棒棒燈雖無嚴格的師承關係,舉行活動卻有一套完整的儀式。主持儀式者通常由村負責人和棒棒燈跳得較好的人擔任;在村廟主持祭奠的寨老,則由稍有文化的德高望重的老人擔任。由於傳說在誘滅妖魔後人們舞牛頭開道遊行慶賀,以後在舉行紀念活動時,便將其稱為“弄蚜崴”。隨著漢、壯文化的交流發展,遂取其主要道具棒棒和燈,漸將其名稱為棒棒燈。
牛頭舞在發展中,很大程度上受到漢族獅子舞的影響,而成了牛不牛獅不獅的結合體。另外還加進了一個舞“繡球”的角色,就連燈上也貼著“獅子滾繡球”的對聯。可以看出,這是吸收漢族獅子舞的痕跡所在。
棒棒燈伴奏音樂有三種形式:一是以笛子、二胡、三弦、秦琴演奏當地傳流的洞經樂曲;二是以鼓、鑼、鑔為主要樂器的打擊樂;三是不需伴奏的領唱與齊唱。
棒棒燈舞蹈動作雖以音樂節奏為準,但不嚴格限定舞蹈時必須反覆幾遍樂曲,常是舞完曲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