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角斑病

棉花角斑病

棉花角斑病又名角點清,是細菌性病害,在全國各棉區均有發生。棉花一旦感染角斑病,就會引起大量落花、落鈴、落葉,甚至造成爛鈴,嚴重影響籽棉產量和品質。

基本信息

棉花角斑病 棉花角斑病

中文名:棉花角斑病

英文名:Cottonangularleafspot

病原中文名:油菜黃單胞菌錦葵致病變種(棉角斑病黃單胞菌)

病原拉丁學名:Xanthomonascampestrispv.malvacearum(E.F.Smith)Dowson

病害類型:細菌

主要危害作物:棉花

主要為害部位:棉苗,棉鈴

症狀

棉花角斑病 棉花角斑病
該病不僅為害棉苗,同時也為害成株的莖葉及發育中的棉鈴。苗期染病子葉受害呈水漬狀不規則形或圓形病斑,黑褐色,嚴重的子葉枯死脫落。真葉染病葉背先產生深綠色小點,後擴展成油漬狀,葉片正面病斑多角形,有時病斑沿脈擴展呈不規則條狀,致葉片枯黃脫落。莖染病現水漬狀病斑,後擴大變黑或腐爛,病部凹陷,病苗彎向一邊。頂芽染病形成“爛頂”,造成全株死亡。濕度大時,病部分泌出粘稠狀黃色菌膿,乾燥條件下變成薄膜或碎裂成粉末狀。棉鈴染病初生油浸狀深綠色小斑點,後擴展為近圓形或多個病斑融合成不規則形,褐色至紅褐色,病部凹陷,幼鈴脫落,成鈴部分心室腐爛。

病原物

為棉角斑單胞桿菌Xanthoumonas campestris pv.malvacearum(Smith),細菌,黃單胞桿菌屬。

菌體短桿狀,兩端鈍圓,1-3根單極生鞭毛、有莢膜。病菌存在生理分化現象

發病因素

此病發生與溫、濕度有密切關係,風雨、害蟲所造成的傷口多,有利於病菌的傳播和侵染。灌水,棉田濕度大,發病重。

病害循環

病害循環病害循環

防治方法

1、整地選種。精耕細整土地,施足底肥,灌好底墒,選用抗病品種,用適量三氯酚酮可濕性粉劑加新高脂膜拌種,可有效隔離病毒感染,加強呼吸強度,提高種子發芽率。按要求適期播種,下種後用新高脂膜噴霧土壤表面,可保墒、防凍、防土層板結,提高出苗率。

2、田間管理。採用配方施肥技術,提倡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避免偏施、過施氮肥。科學灌溉,適時中耕放墒,雨後及時排水,結合間苗、定苗發現病株及時拔除,集中燒埋、深埋或漚肥,可減少發病。在花蕾期、幼鈴期和棉桃膨大期噴施棉花壯蒂靈,可促使棉樹生長機能向生殖機能轉化,使棉桃營養輸送導管變粗,提高棉桃膨大活力,加快棉樹循環現蕾、吐絮,豐產優質。

3、藥劑預防。在颱風、大雨過後,及時追肥,並酌量噴灑波爾多液(或72%農用硫酸鏈黴素)加新高脂膜進行預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