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高考人數逐年遞減,當年“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場景越走越遠。資料照片
1050萬,1020萬,957萬,933萬,從2008年開始,高考人數連續縮減。其中,越來越多的學生加入了“棄考族”,據教育部截至目前的數字,2011年缺席高考的學生約有28萬。
棄考原因
留學海外:高考前拿到國外大學通知書
李亮在濟南一所私立中學讀書。2011年春節過後,學校高三教室開始陸續空出一些座位,有的班有七八名學生不上課。“他們要么是被保送了,要么是拿到了國外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他說,“我拿到通知書當天,也沒再回班裡上課。這段時間,學開車、自學外語成了我的主要生活。”
在此之前,李亮和班裡大多數同學一樣,每天埋頭複習等待高考。3月的一次考試,他的成績在班上排第八,“但這樣的名次,要考上我理想中的清華仍有一定距離。然而比起清華,我更喜歡美國大學的學習氛圍,之前不少學長都給我介紹了美國大學的教學方式。”為此,他從高二開始準備考托福,高三開始準備申請材料。
李亮的班主任介紹,像李亮這樣的同學,學校每年都有數十人,多時近百人,有的學生甚至到了高考當天突然放棄,因為頭一天拿到了國外學校錄取通知。
2011年6月7日中午,在濟南一家留學服務機構內,工作人員介紹,過去三年內,濟南出國留學的人數持續走高,增長率分別是19%、23%、27%,增長最多的就是高中畢業生。
學門手藝:為好找工作去學廚師
家住歷城區仲宮鎮的李健,2011年春節後便沒有再回學繼續讀高三,而是直接到了一家技校學廚師了。
因學習成績不好,要考個好一點的學校希望不大,但如果上個一般的學校,畢業後找工作也是麻煩。“我對做菜很感興趣,徵得父母同意後,直接去學廚師了。”
從這家技校了解到,很多來學習專業技能的學生,都放棄了高考。“現在大學生就業難,不少學生失去了讀大學的興趣,而是去學習一門技能、掌握一門手藝,這樣找起工作來卻相對容易。”該校一位副校長告訴記者。
自主招生:繞過高考上大學
2011年3月,南科大在自主考試和複試後,從全國各地錄取了45名學生,並把這批新生招到了學校就讀。然而在5月底,教育部表示,任何改革首先要遵循國家基本教育制度,而南科大也接到上級教育部門通知,首批學生必須參加高考。
南方科技大學45名學生沒有一名考生走進高考考場。對此,不少人認為,這意味著這些孩子們將徹底放棄文憑,走南科大“自授學位”的路子。
商場磨鍊:跟著老爸去經商
2011年18歲的楊俊,人生榜樣是李嘉誠———後者15歲便輟學,但最終成為商界巨擘。楊俊老家在沂源縣農村,現跟隨父母定居在歷山北路蓋家溝。
事實上與許多棄考的學生一樣,楊俊並不是在高考前才放棄的,去年讀高二時他就不打算考大學了。“我對讀大學興趣不大。現在家裡負擔較重,爺爺、奶奶、母親都有病,父親做塑膠製品批發生意養活全家,我跟著父親做生意,學到了不少東西。”
比起同齡人,楊俊顯得較為成熟和穩重。他給分析:“如果我考不上好點的大學,在大城市就業時,像我這樣既沒有關係、能力又一般的學生來說很困難,我甚至不能肯定大學畢業後會不會有一份工作是屬於我的,因而,我不願把時間和金錢投在讀大學上。”
專家勸導
放棄高考,但別放棄學習
對於連續幾年來高考生人數銳減、“棄考族”卻不斷增多的現象,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分析,除了與出生人口有關的“自然減員”外,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增大,有些大學生薪水不及農民工等,也是導致高考棄考學生增多的原因。
從事教育研究的李林教授對此稱,人生的選擇是多元的,在任何一個行業都有成功的可能,高考絕非是走向成功人生的“獨木橋”。“但是,任何的成功都離不開孜孜以求的學習,離不開對知識和能力的掌握。知識可能來自書本和學校,也可能來自於生活和閱歷。放棄高考可以,但不能放棄學習,一個人擁有終生學習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李林指出,社會的用人機制也應該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作出調整,例如不應再“唯學歷”,而應創建多元化的人才遴選機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