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面解釋
拼音:qì lǎo
棄老:指的是將老人遺棄的行為,在現今看來是愛心、孝心的缺乏。
棄老故事
一百多年前,達爾文在非洲考察的時候發現過一個遺棄老人的部落。那個接待過達爾文的原始部落,還跟北京山頂洞人一樣住在山
![棄老洞](/img/7/3b0/nBnauM3XwATMyUTOzczM3MjN5QTM4IzM0kDNzQTNwAzMxAzL3MzLyM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遺棄老人的故事不只發生在非洲。古代朝鮮有一種流傳廣泛的習俗,凡是喪失勞動能力的老人,都被遺棄在山上,任其死亡。某年月日,父子兩人一起將已經老邁衰朽的爺爺抬到山上,回來的時候,父親把那抬老人的 筐子扔掉了,可是兒子又把那筐子撿了回來。父親說已經沒有用處了,撿它幹嗎?兒子說,怎么沒有用處呢,等你老了,再用這 筐子抬你呀。父親感到驚愕不已,推己及人,立時有了良心發現,趕緊將老人抬回家來,好好贍養。從此,朝鮮就結束了這種殘酷的習俗,變遺棄老人為敬養老人。
棄老遺蹟
湖北棄老洞
也叫“寄死窯”、“自死窯”、“老人洞”等
湖北鄖縣等地大量棄老洞的存在和當地廣為流傳的棄老傳說,對中華民族的敬老傳統提出質疑和挑戰。
人在洞中,只能像蝦米一樣躬著身,但後腦勺還是卡在洞頂石頭上。轉身看看洞外,眼前是一望到底的絕壁,絕壁下是漩渦疊涌的漢江水,而遠處對岸的小村中,溫暖的炊煙正裊裊升起。此地,彼時,一種絕望的寒意不由自主地由心底升出。
在洞底部內側,有一個奇怪的等邊三角形石孔。石孔每邊寬約37厘米,孔深約20厘米,邊緣鋒利,剛好容得下一個成人的頭顱。據說,這個石孔是供窯中的老人自殺用的。在遙遠的古時,饑寒交迫的老人受不了時,便 仰身躺下,將頭伸進這個石孔中,再朝上一頂,鋒利的石棱便能幫老人結束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