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志吐壺

《梵志吐壺》,是一個佛教典故,出自印度佛經之《舊雜譬喻經》。

出處

印度佛經之《舊雜譬喻經

原文

昔梵志作術,吐出一壺,中有女子與屏,處作家室。梵志少息,女復作術,吐出一壺,中有男子,復與共臥。梵志覺,次第互吞之,拄丈而去。余以吳均嘗覽此事,訝其說以為至怪也。

後世影響

佛教傳入中國後,自魏晉開始,歷經唐宋元明清等各朝的志怪、傳奇、平話或長短篇小說,不論在表現的思想方面、題材內容方面,或敘事結構寫作筆法方面,都呈現出受到佛教影響的痕跡。佛教,豐富了中國小說;而在交流的過程中,中國小說的作者,也以自己中土的文化意識來和印度佛教對話,消融轉化成中國佛教的表現形式。
例如《舊雜譬喻經》中的〈梵志吐壺〉故事。〈壺〉象徵人內在隱密的情慾,而佛經的主旨是對人情慾的貶斥與否定。此故事在六朝志怪中有兩則仿作,一為荀氏《靈鬼志》中的〈外國道人〉。在〈外國道人〉中,〈壺〉的意象,雖然由“籠”取代,卻仍見諸“罌”與“澤壺”兩個意象。故事描述外國道人能進入只可受升余的小籠子,且在籠中自其口中吐物、吐人;且吐出之人復能繼續自口中再吐人出來。“口中吐人”在外國道人的故事中,已非對情慾揭露的強調與批判,而是在暗示外國道人的幻術高明。因此,故事的重點在後半部,外國道人憑其幻術,將吝嗇富翁的寶馬及父母,分別裝入“罌”與“澤壺”中,迫使其出資濟貧。在此,〈外國道人〉的重點是對為富不仁者施以道德教訓,它已帶有中土的文化意識,中國人一心掛念的就是道德問題,而非佛教對情慾的否定上。
至於吳均《續齊諧志》中的〈陽羨許彥〉,已無“壺”的意象。描述陽羨許彥道逢一能入鵝籠中的書生,書生如外國道人般能自口中吐物、吐人;而吐出之人亦復能續從口中再吐出人來。在此故事中“外國道人”,已經變成了中國的書生,而這則故事對由鵝籠書生等人口中所吐出的人,象徵內在隱私情慾的揭露,並沒有抱著批判的態度。整個故事要傳達的是鵝籠書生幻中出幻,這樣令人驚異的故事趣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