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鯊

梅花鯊

梅花鯊,脊索動物門,軟骨魚綱,梅花鯊種,個體長不到1米。全身被有黃褐色的“貓皮”,只具暗色橫紋和黑色斑點,三五成群,形成梅花狀,故名梅花鯊。為暖水性近海底棲小型鯊類。產於東海南部以南海域。主要分布於分布於東海、南海,有藥用價值。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0
體型修長,近似圓柱形或稍縱扁。頭短而寬扁;尾部細長側扁。吻短,小於口寬之半。眼大,橢圓形,下眼瞼上部分化成瞬褶。鼻孔斜列,位於口前,前鼻瓣近以三角形,與上頜有一短距離,無鼻須;無口鼻溝。口寬大,亞弧形;上下唇褶短,見於口隅;齒細小,3-5齒尖型,多行使用。噴水孔小,半月形,位於眼後。盾鱗細如絨化,3棘突1脊突。背鰭2個,小型,第一背鰭略大,形狀略同,皆上角圓鈍,下角鈍尖,但不突出;第一背鰭起點與腹鰭基底後部相對;臀鰭比第二背鰭小,後端微凹,后角微凸;腹鰭大於背鰭;胸鰭寬而圓;尾鰭略小,上緣不具2縱行鋸齒狀大鱗,上葉發達;尾鰭下葉前部微突出,與中部連合,中部與後部間有一缺刻,後部與上葉相連呈圓形。體淡褐色,體側具暗色橫帶及黑色斑點,三五成群夾雜,似梅花狀排列;各鰭亦具黑色斑點。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尼西亞日本九州西岸、朝鮮西南岸以及南海和東海南部等,屬於暖水性近海底棲魚類。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日本。

生活習性

棲息於大陸棚斜坡的底棲性魚類。卵生,在子宮中有數卵囊,胎兒在卵囊中發育至早期產出,為卵生和卵胎生之間的中間類型。

藥用價值

0

【藥 名】:梅花鯊
【來 源】:為貓鯊科動物梅花鯊的皮。
【功 效】:清肺養陰、益胃生津。
【主 治】:治肺熱陰虛、熱病傷津、舌乾口渴、食欲不振、胃病、肺病。
【性味歸經】:甘、鹹,微寒。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0一200克。
【別 名】:梅花鯊魚(《中國藥用動物志》)
【動植物資源分布】:本種分布於東海南海
【藥材的採收與儲藏】:捕捉後,剝取魚皮曬乾,貯於乾燥處備用。
【拉丁名】:梅花鯊 Halaurus burgeri (Muller et Hen-le).
【考 證】:始載於《中國藥用動物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