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背鰭2個;第一背鰭約位於體腔中部上方,起點約與胸鰭里角相對或稍前,基底長稍小於背鰭間隔的1/2,上角圓鈍,後緣凹入,下角延長尖突,幾伸達腹鰭起點垂直線(胎兒)或有一相當距離(幼體)或有一相當大的距離(成體);第二背鰭大於第一背鰭1/2,距腹鰭基底後端比距尾基近(幼體),或相等(成體),上角鈍尖,後緣凹入,下角延長尖突。尾鰭狹長,約等於全長的1/5(成體),幼小者尾鰭較長;上葉頗發達,下葉前部圓形微突,中部頗寬而短,中部與後部間有一凹缺,後部三角形突出,與上葉接連,尾端圓鈍,後緣斜直。臀鰭小,起點約與第二背鰭基底後1/3處相對,外角圓鈍,後緣凹人,里角延長尖突,比第二背鰭下角稍後延。腹鰭比第二背鰭稍小,位於背鰭間隔前半部下方,後緣斜直,外角圓鈍,里角鈍尖稍突;鰭腳平扁延長,後端尖突。胸鰭中大,後緣斜直或稍凹,前緣與里緣圓凸,外角和里角圓鈍,鰭端伸達第一背鰭基底前1/3(幼體)至後半部下方。
產地
本魚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日本、朝鮮半島、中國南海、東海、黃海、台灣、菲律賓、越南等海域水深1-360米處,為捕撈其他經濟魚類的兼捕對象。主要似底棲無脊椎動物為食。卵胎生,一胎可產下約2-6幼鯊。
漁業利用
主要似底拖網或延繩釣捕獲。內質細嫩,主要供食用,生炒或煙燻皆宜。同時是有關科研和教學部門生物實驗室解剖用的重要海洋前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