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祥雲宮位於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鬆口古鎮洋坑村的祥雲宮是當地人供奉“梅溪公王”的廟宇,歷經450多年依然香火不斷。該宮奉祀梅溪公王、三寶和觀音,香火鼎盛。從梅州市區出發48公里車程可達梅縣區祥雲宮。歷史悠久
據專家考證,此宮為明萬曆舉人江昭半、吳愚始建於明代嘉靖至萬曆期間,距今已有450多年歷史。現存祥雲宮是於清嘉慶二年由合鄉集資重建,系單層單進平房,中間是正殿,右設觀音殿,左為齋堂,正殿供奉“梅溪公王”和“三寶”,占地面積為200多平方米。正殿門樓上鑲嵌的青石上刻“祥雲宮”三個字,端莊大氣,為里人李赤元敬題。籌建祥雲宮的吳愚、江昭半,是明太子朱慈琅的老師李二何的同鄉前輩,也是明嘉靖秀才。他們熟知經史詩文天文地理,看洋坑村村口具有“神蛙望月”的好地形,即籌資修建廟宇塑梅溪公王像與鄉人共祀。從此,前來朝拜之人絡繹不絕,香火鼎盛。後來,吳愚、江紹半高中舉人,為官多有建樹。而後,每逢節日,眾人更是蜂擁而至,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祥雲宮幾經滄桑。解放初期,該宮興盛時有十多名香花齋姑駐寺,方圓百里不時有人恭請她們為去世親人超度做法事。
據祥雲宮現在的住持釋仕金介紹,祥雲宮供奉的梅溪公王又稱梅溪聖王,為秦末將領梅鋗。梅鋗因保家衛國,征討南越時戰死沙場,被後人記住,並供奉為梅溪公王。在梅州客家人心目中梅溪公王地位崇高,他是福祿神明,是鄉間村民的守護神。在文獻記述和民間傳說中均有不少關於‘公王顯靈降雨’和‘扛公王出巡’、‘接公王’的傳說。
“1949年前,每逢八月初三都會有“抬公王出巡”的習俗,解放後逐漸消失。但人們依然前往祭拜,祈求流年順利,家人平安。每逢過年,都有不少來自香港、台灣、馬來西亞等鄉賢及華僑前來參觀、朝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