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梅利塔·諾伍德,父親亞歷山大是拉脫維亞著名的社會黨人,被迫移民英國。她積極從事左派活動,並將列寧和托洛茨基的作品翻譯成英文,還創辦了激進報紙。父親的思想深深影響了諾伍德。
30年代,英國的社會主義思潮空前強大,不少年輕人對蘇聯懷有好感,認為蘇聯的政治制度是未來社會的理想模式。在德國發生國會縱火案、大肆搜捕共產黨員後,英國民眾從感情上進一步親近蘇聯,某些左派人士甚至視蘇聯為法西斯“灰色瘟疫”的唯一剋星。藉此良機,蘇聯在英國招募了大批重量級間諜,如劍橋五傑中的伯傑斯和菲爾比,當然,還有諾伍德。
相關事件
諾伍德青年時代就加入了英國共產黨,她嫁給同是英國共產黨員的數學教員希拉利,並在有色金屬科研協會謀得了會長助理一職。該協會負責合金及高技術研究的協調工作,是英國負責核子彈設計的核心部門。
諾伍德職位不高,但能夠接觸到眾多絕密情報,她將經她手的所有檔案一一複印,或是拍攝下來。1937年-1940年,諾伍德向蘇聯情報人員提供了大量科技情報。
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蔓延,看不見硝煙的間諜戰也進行得如火如荼,各國不僅希望獲得敵軍情報,還非常關注盟國動向。情報戰重心是蒐集敵國和盟國在核計畫方面的情報。
間諜風雲
事實證明蘇聯人對情報的竊取相當成功,極大地推動了核子彈的研製進程。其中一部分情報來自美國,一部分則來自英國。英國於1940年開始實施名為“隧道合金”的核計畫,諾伍德自1945年起開始向蘇聯情報部門提供核計畫的有關材料。她將翻拍的資料照片轉交給倫敦的克格勃聯繫人。出於安全考慮,她每年與蘇聯特工見面的次數並不多,但她提供的情報價值極高。英國人認為,史達林對英國核計術的了解甚至強過英國首相艾德禮。因此,蘇聯在1949年便成功地進行了核子彈試驗,而英國則晚了3年。
諾伍德一直堅持自己的情報工作,並為克格勃發展了若干能夠提供軍事和技術情報的新間諜。她與蘇聯的合作持續到1972年。與其他間諜不同,她為人低調,從不提及這段驚心動魄的經歷;她輕視金錢,沒有從蘇聯領取一分一毫的報酬。
1979年,諾伍德與丈夫希拉利以遊客的身份前往蘇聯。當時,蘇聯政府要發給她一筆數額巨大的資金,但她拒絕了。而她欣然接受了最高蘇維埃主席團授予的戰鬥紅旗勳章,並感到非常自豪。
個人信仰
在中止與蘇聯情報部門的合作後,諾伍德並未放棄自己的共產主義信念。丈夫1986年去世後,她孑然一身,但仍堅持參加左派活動,每天早上都要買30份《晨星報》,分發給鄰居及友人。在鄰居眼中,這位老太太雖然思想激進,但卻和藹可親,令人尊敬。在人們的印象里,這位普通的銀髮老人領著微薄的退休金,過著深居簡出的生活,享受著含飴弄孫的樂趣,會做美味的蘋果醬,天天閱讀英國共產黨的《晨星報》。
二戰結束後,由於諾伍德從不掩飾自己的黨派信仰,英國反間諜部門曾對她產生懷疑,長期調查後,她被認定為克格勃間諜,但軍情五處苦於找不到任何證據,無法控告她。當然,這是英國情報部門在90年代末諾伍德身份暴露後的說法,不少人懷疑軍情五處是在為挽回聲譽而自圓其說。
身份暴露
令諾伍德身份暴露的是蘇聯叛逃者瓦西里·米特羅欣。此人曾在克格勃負責國外情報的第一總局的檔案處工作。英國人仔細研究了米特羅欣的檔案,認定其中的“霍拉”便是諾伍德。1999年,上千頁的《米特羅欣檔案:克格勃在歐洲和西方》一書付梓,該書的出版在英國引起了轟動。諾伍德被稱為“紅色間諜奶奶”。
身份暴露後,記者蜂擁而來,諾伍德卻顯得非常淡定自若。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採訪時,諾伍德並不否認曾與克格勃合作了40年,她說:“既然做過,就應當承認……我不是為了金錢。我希望通過提供的材料,幫助蘇聯成為能與英國、美國和德國抗衡的國家。”
一名記者問她是否為所作的一切感到後悔,她乾脆地回答:“絕對不會。”
她居住的仍是50年前與丈夫希拉利貸款買下的小屋,屋內貼滿了支持古巴領導人卡斯楚的標語。她告訴記者,她崇拜史達林,認為蘇聯解體是個悲劇。
她黯然神傷地提及了丈夫的辭世。兩人相濡以沫50年,希拉利在得知她的間諜活動後,雖然表示反對,但並沒有制止,他尊重妻子的信仰和選擇。這份深情令諾伍德終身難以忘懷。她對獨生女兒安妮隱瞞了自己的身份,直到米特羅欣檔案出版後,安妮才知道這一切。
1999年10月,英國內政大臣斯特勞表示,諾伍德理應接受法庭審判。但無論是米特羅欣謄寫的檔案,還是諾伍德在接受採訪時承認的事實,都無法作為法庭證據,而取得確鑿證據的希望極為渺茫。當年歲末,英國法務部門宣布對87歲的諾伍德免於起訴。
評價
梅利塔·諾伍德只是位普通的英國女子,她的經歷印證了這樣的真理,即真正有價值的間諜並非如詹姆斯·邦德那樣身著燕尾服、魅力出眾、能夠駕馭一切交通工具、獨闖龍潭虎穴。最具價值的間諜是象諾伍德一樣外表並不出眾的人,他們資質聰穎,辦事穩妥,作用不可小覷。
2005年6月2日,93歲高齡的梅利塔·諾伍德在其位於倫敦南郊的寓所中溘然長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