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甫行

《梁甫行》 選自《曹植集校注》卷三(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版)。亦稱《泰山樑甫行》 是三國時期,魏國著名詩人曹植的代表作品之一。詩人被貶到貧困的海邊,看到下層人民的困苦生活,有感而發,寫下這首慷慨激憤之作。本文以白描的手法,言簡意賅地全方位展現了邊海人們的痛苦生活,有感而發,寫下了這慷慨激憤之作。

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梁甫行 三國.曹植

八方各異氣,千里殊風雨。

劇哉邊海民,寄身於草野。

妻子象禽獸,行止依林阻。

柴門何蕭條,狐兔翔我宇。

作品出處

《梁甫行》選自《曹植集校注》卷三(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版),亦稱《[1]泰山樑甫行1》是三國時期,魏國著名詩人曹植的代表作品之一。

《梁甫行》,現被《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教科書 ·八年級上冊《語文》(2017年7月第一版)教材選為“課外古詩詞誦讀”篇目。

注釋譯文

註解

[1]梁甫:又名梁父,泰山下的小山,古時死人叢葬的地方。

[2]異氣:氣候不同。

[3]殊:不同。

[4]劇:艱難。

[5]草野:用草搭蓋而成的簡陋房屋。

[6]妻子:妻子兒女。

[7]行止:行動的蹤跡。

[8]林阻:山林險阻之地。

[9]柴門:用樹枝等物編成的門。

[10]翔:這裡指自在的行走。

[11]宇:房屋。

譯文

八方的氣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內的風雨形態不一。

海邊的貧民多么艱苦啊,荒山野嶺是他們的棲身之地。

妻子和兒子像禽獸 一樣生活,盤桓在險阻的山林里。

簡陋的柴門如此冷清,狐兔在周圍自由 穿梭毫無顧忌。

創作背景

曹植自曹丕篡位後,詩人被貶到貧困的海邊,在自己生存的艱難不幸的環境中,看到下層人民的困苦生活,逐漸體會到下層人民的痛苦,有感而發,寫下這首慷慨激憤之作。本文以白描的手法,言簡意賅地全方位展現了邊海人們的痛苦生活,反映了邊海農村的殘破荒涼景象,表現了對下層人民的深切同情。

作品鑑賞

三國亂世,人民有家不能居,只好逃到荒山野嶺,與野獸為伍。詩的開篇寫自然現象,其實意在提醒最高統治者普降恩澤,施惠於民;中間四句直陳所見所感,幾無雕飾,如實記錄了百姓流離失所的困境;最後兩句,詠嘆家園荒蕪,狐兔出沒,承接前面的描寫,進一步抒發了感慨,深化了主題。

“八方各異氣,千里殊風雨。”以對偶的句式,從自然現象寫起,仿佛以興開篇,卻又暗含比喻。詩說天下的自然環境不一樣,所遭受的風雨災害也不一樣。言外之意是說,海邊氣候潮濕,風雨狂暴,海嘯龍捲風也時有發生,是不適合人生存的地方。這兩句突出邊海人民生存環境的惡劣。

“劇哉邊海民,寄身於草野。”痛苦啊,海邊的人民,他們生活在荒野草叢林木中,多么荒涼,多么悽慘。這本是野獸出入的地方,可他們卻長期的與野獸同居。

“妻子象禽獸,行止依林阻。”這是對妻子以及孩子的整體形象描寫,從中我們不但看到海民衣不蔽體蓬頭垢面的野人一樣的粗俗艱苦的生活方式,也可以想見他們與世隔絕的愚鈍頹廢形象。他們依靠自然環境的險阻,和野獸爭奪相間生存,他們不但經受生活的艱難困苦,而且還有隨時被野獸吃掉的生存憂懼。

“柴門何蕭條,狐兔翔我宇。”柴門簡陋淒清,在海風中嗦嗦搖盪,狐狸兔子好像從天上飛來一樣從屋檐下飛來竄去。這裡通過狐狸、兔子的側面描寫,詠嘆家園荒蕪,狐兔出沒,承接前面的描寫,進一步抒發感慨,反襯出邊海人民生活環境的荒蠻以及邊海人民的恐懼與淒楚,深化了主題。

寫作特點

白描手法,全詩雖只有四十個字,卻全方位描寫了邊海人民的苦難生活。詩中“草野”、“禽獸”、“柴門”、“狐兔”等景物,均來自現實生活,描寫生動、特色鮮明,詩人想表達邊海貧民生活之苦,卻不言其怎樣艱苦,初看好似有些誇張失真,細想又覺確實可信。因生活所迫那些衣不蔽體、食不果腹、蓬頭垢面的邊海人民,用“禽獸”來比喻,十分生動貼切,既有對苦難者的深切同情,又含對社會動亂的悲觀失望之情。

此外,詩歌的語言十分樸實、自然,毫無雕琢造作之感,足見詩人運筆之妙,才情之高。

作者簡介

曹植 (192年-232年),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於東陽武,是曹操與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後諡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

曹植是三國時期曹魏著名文學家,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洛神賦》、《白馬篇》《七步詩》等。後人因其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