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官村[山西平遙縣襄垣鄉下轄村]

梁官村[山西平遙縣襄垣鄉下轄村]
梁官村[山西平遙縣襄垣鄉下轄村]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梁官村,相傳原名麓台村。後因本瀛村梁當過總督,故改為梁官村。行政上隸屬山西省平遙縣襄垣鄉,位於平遙古城東北方向約15km處的平川上,距祁縣古縣鎮東城村近在咫尺,村內交通發達,出入方便。土地總面積約4700畝,耕地面積4200畝,居民530戶,人口1736人,人均收入約4700元。

村情概況

農作物以小麥、玉米及各種豆類為主。隨著耕作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勞動力被解放出來,大量年輕人外出務工,一方面增加了收入,另一方面,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為梁官的明天儲備了大量的人才資源。

梁官古民居之一 梁官古民居之一

我村人傑地靈。從古到今,梁官村一直都重視教育,也培育出了許多優秀人才。據考證,我村是平遙縣第一個出版“村志”的村莊。而且是一個縣令村,據平遙縣二中校長梁廣英同志《家譜》記載,僅元、明兩代,梁族中任過縣令的達18人之多。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村不僅有梁官國小、襄垣鄉辦二中,今年還應學生家長的請求成立了慧苗幼稚園,聘請有經驗的教師來教孩子們,在各級領導的重視和幫助下,我村每年在中考、高考中的達線率在我鄉各村中名列前茅。

我村民風淳樸,村民團結,近年來未出現大的安全事故和重大刑事案件。今年又在上級的幫助重修了大隊。村里還集資重整了保留下來的古建築。村里還保留下部分古民居,但已不多。

梁官梁氏的歷史

梁官古民居照壁 梁官古民居照壁

梁氏家族祖籍陝西眉縣,北宋末年遷到平遙梁官村。金末,四世梁瑛降蒙,被封五路萬戶,子孫承繼,成為平遙當時最顯赫的家族之一,後由武轉文,明清時期成為科舉世家。梁家從元到清,曾進行過修建家佛堂、建家廟、修族譜、修祖墳等宗族建構活動,乾隆年間更是達到了宗族組織化建設的最高峰。

軍功起家

梁氏在平遙的祖居地是梁官村,位於縣城東北方15公里處,原名叫鳳凰村,也叫麓台村。據說是由於金元之際村人梁瑛功勳卓著,梁家後人世代為官,所以被更名為梁官村。據說,當時村民築土堡牆,梁瑛曾發動士兵背土支援,並修東、南、北三道門。門用鐵皮、鐵釘包裹,是防盜、防匪的重要軍事設施。梁官村現屬於襄垣鄉管轄,屬於平原地區,地勢平坦,適宜農耕。

元建洪濟寺 元建洪濟寺

平遙在宋、金、元之間,出現了許多武將,光緒《平遙縣誌》記載:“宋金元之間,此邦號為極盛,英才崛起,如李帥彥哲、梁五路安定、杜沁帥。父子兄弟祖孫爵列公侯,冠蓋節鉞,動名爛然。一時鼎力,起家率多武貴,或亦山高水長,地氣使然,非偶也。”其中的梁五路安定就是說梁官村梁瑛家族。據家譜記載,梁氏始祖名梁顯,是“西雍平陽縣槐芽村大族”,宋季因山西地廣人稀,遷徙而來。梁顯長子名梁顏,奉旨遷於平遙縣梁官村,世居村西頭。梁顯還有一子名梁俊,寓居文水縣梁家堡。梁家在金代是讀書人,梁顏之子梁秉鈞“自幼治書”,7“好施與,鄉人以長者稱之”。生有七子,長子梁瑜,“其性行亦純厚,其貌魁然,二十四歲為本邑令,寬而有容,未嘗見鞭竹棰及於人,故合郡吏民無不隱懷。壬寅六月十二日,因疾卒於官,時年五十有八。” 根據年代推算,梁瑜擔任平遙縣令的時間是金泰和八年(1208年),說明梁家在遷入山西之後很快就發展起來,並且出現了地方官員。

但是,由於漢人世侯守土治理,對蒙古統治形成威脅,忽必烈即位後,便開始採取各種削奪措施,“罷世侯,置牧守,遷轉河東、山西、河南、山東官吏” 世侯不能父死子繼、兄終弟及地擔任地方官,漢人世侯的勢力受到很大削弱。但是由於元代用人選官最重根腳,這一官僚化政策並未得到徹底推行。在蒙古建國過程中立有功勳的漢軍世家的子弟仍然出仕較易,始終是有元一代官員的來源之一,尤其是軍職方面,地位穩固。元世祖本來規定“萬戶、千戶死陣者,子孫襲爵;死病則降一等。總把、百戶老死,萬戶遷他官,皆不得襲。”但“是法尋廢,後無大小,皆世其官” 。

明清時期,梁家再不能以往日顯赫的家世作為資本。為了延續自己的地位,實現家族的復興,由武轉文,讀書考科舉成為梁氏族人入仕的主要途徑。梁家在明清兩朝曾出過許多科舉人才。明萬曆三十四年中舉的梁殿邦,光緒版《平遙縣誌》載入“著述之家”,稱讚他為“奇才異筆” 。梁殿邦還是有名的孝子,“幼孤,事嫡母閻、生母曹,曲盡誠孝,居喪守禮,不出戶庭者三年。” 清順治十四年中舉的梁潢,與山西名士傅山交往密切,傅山曾為其作《贈梁天一令臨潁》的詩文。梁潢還參與了康熙十二年《平遙縣誌》的編纂。該縣誌的總纂則是梁潢的叔叔,廩生梁稚齡。《藝文志》中也收錄有梁氏族人所作的三篇文章(梁檟:《何公重修廟學記》;梁潢:《重修明倫堂碑記》、《重修養濟院碑記》)。書末的兩篇跋文,則分別由梁潢和弟弟梁瑄所寫。

雖然梁氏族人的功名並不算高,但平遙在明清兩代只出過9個進士,科舉事業並不發達。梁家能有這樣的成就,出現數個知縣、知州、知府等官員,在當地已是鳳毛麟角,是頗有影響的士紳家族。

梁氏族人的遷徙

如前所述,梁氏始祖梁顯有一子名梁俊,居住在文水梁家堡村。與平遙梁氏相同,文水梁氏在第四代的時候聲名大起。梁俊之孫梁錦陽為“大元左丞相兼征虜大將軍,總督三邊,五路都萬戶,威震四夷大元帥,敕封奧達魯花王,諡文憲。”梁錦陽與梁瑛是同一代人,但要比梁瑛晚生很多,他在元中統癸亥(1263年)“聯甲第,從順天道左副元帥賈公同文參贊軍機”,而那個時候梁瑛已經去世。梁錦陽參與了襄陽之戰等伐宋戰爭,為元世祖出謀劃策。元朝統一以後,“擢公統轄五路,順天、東寧、太原、延安、京兆等處都元帥。” 文水梁家堡與平遙梁官村梁氏世傳為同宗,從兩地保存的族譜來看,也確實如此。兩家在元代都為當地望族,在地理位置上文水和平遙緊鄰,但奇怪的是,兩地的梁氏卻從未沒有留下任何曾經聯繫過的記載。

除了文水梁氏,定居平遙梁官村的梁氏由於子孫繁衍,後人也多有遷徙。梁氏六世祖梁時中為本縣長壽村忠孝坊之祖,梁時正為平遙城內積善坊之祖,梁時仁為本縣侯村正道里、東安里之祖,形成了“梁氏三大支”。積善坊位於平遙城中西面,三大支中數這一支的後人最為興旺,有功名的人最多。但從族譜上可以發現,梁氏後人在13世之前主要還是居住在梁官村,雖然從各代都有人外遷,但以第13代最為顯著。梁官村梁姓在這一世代突然大規模外遷,分散到到平遙曹家堡、東郭村、西郭村、山胡村、南營村、郝村、郝洞村、東遊駕村、永寧州山交鎮等地。梁氏估計從那時起,就成為梁官村的小姓。據1999年的人口普查,梁官村人口為1842人,梁氏位居第四,只有112人。梁氏家譜作於乾隆十三年,是第十八代人所修,根據三十年一代來推算,梁氏第十三代大致生活在明萬曆年間。據康熙十二年《平遙縣誌》記載,萬曆十四年、萬曆三十八年,平遙都發生大旱災,“其轉溝壑、散四方,不可以數計”。萬曆三十二年發生水災,“城北汾水泛漲,逕入沙河,夏秋二禾盡沒,農家失望”。梁氏或許就是因為自然災荒的原因大量外遷的。

宗族建設

1、家佛堂、家廟

梁家在元代建有一座家佛堂,叫吉祥寺,位於平遙城內花園街西段路北,坐北向南,東與文昌廟毗鄰:“吉祥寺在縣東北,元梁萬戶亷訪家佛堂。”對於吉祥寺的始建經過,沒有留下記載。據傳,因為老梁瑛功高德劭,要在梁家花園一側建一處祠堂,但是祠堂修建得規模太大了,有人彈劾他違犯規制,於是朝廷派人到平遙來查看。老梁瑛得到訊息大吃一驚,於是趕緊連夜請工匠在祠堂各殿堂塑起佛祖、菩薩諸神像。查勘的官員來到平遙一看,梁家所建的不是祠堂,是一座佛寺,大加讚頌老梁家功德無量。吉祥寺在明洪武年間重修,清道光二十(1840)又重修,規模較大,寺之南端曾有倒座的戲台和坐西向東的觀音堂。寺院裡還有天王殿、春秋樓,正殿以及左右配殿等建築。清同治六年(1867),由於捻軍聲勢浩大,平遙知縣姚景元曾設團練總局于吉祥寺內。新中國建立後,為學校占用,建築多被拆毀。

吉祥寺里還曾保存有平遙出土的唐代梁姓人的墓誌:“唐上柱國梁思墓志銘,石方二尺,墓墜石出,唐貞元九年癸酉歲刻,不書作者姓字。舊志縣有唐開元、貞元二碑。貞元為梁氏遠祖,砌吉祥寺。”梁家的家譜上記載的始祖為梁顯,北宋才遷來山西,但是梁家追認這個唐代的梁思是自己的遠祖,把他的墓志銘放在自家佛堂里,“以為護持”。但是梁思碑何時出土,何時放入吉祥寺,年代無考。

成吉思汗之後的蒙古諸汗對佛教都特別尊崇,佛教在元代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很大影響。而從留下的記載來看,梁氏在梁瑛時代,與道教的聯繫也非常緊密。金元之際,北方全真道盛極一時,梁瑛與清和真人尹志平關係密切。元太宗七年(1235),尹志平“西入汾晉,赴沁帥杜德泰請,……有萬戶梁公,久欽道價,即奉施本縣清虛觀。師增修粉飾,勝於往日,更為太平興國觀。是冬,平陽府李侯率僚屬車馬來迎,請演教於長春觀。” “梁公”即梁瑛。《太平崇聖宮宣諭》記載:“今自大朝興國以來,為本宮兵革之後,殿宇房屋全無損壞,因此有本縣長官梁瑜並萬戶梁瑛等,經詣本府,乞改名額為太平興國觀。”梁氏族人多為全真道的門人:“清和真人畫像在清虛觀,後書達魯花赤與梁、杜諸公及夫人、子孫姓名甚多。夫人皆受教,各有法名,元世之崇信道教如此。” “梁氏之盛皆其門人,余可知矣。”另外,山西在明代以前修建祠堂還比較少見,梁瑛當時是否本來是想建成祠堂,由於沒有記載,也不得而知了。

除了吉祥寺,梁家還建有家廟:梁二郎廟(原址即今平遙縣南大街電影院),始建年代無考,現已被毀。據說,該廟正面供奉二郎神,背面供奉梁瑛的塑像。家廟供奉祖先塑像,說明受佛教的影響很深。遠藤隆俊認為,宋元時代為近世宗族時代的萌芽期,祖先祭祀的方式也以佛教為時代主流,儒教的方式是南宋以後,特別是明代以後才明確化的。我們知道,祠堂是明清時期庶民宗族組織形成的重要標誌,導源於前代的家廟制度。明萬曆三十四年丙午科舉人梁殿邦曾作:《梁氏義井碑記》其中提到吉祥寺。

縣治東首,南迤直抵城牆馬道,舊有井焉。不知所從來,以其鄰居范氏居也,傳呼為范家井雲。范氏詫為故物,一路邀惠,井者輒苦,傲睨色甚,至譴傲聲與轆轤相和,人飲恨深矣。我梁氏以故多隙范氏。一日聚族謀曰:“奈何不義氣,徒以血氣為哉!日角勝捐滴,何如乞靈地脈之為計得也?”因量力捐資,易李氏基輦磚石甃義井於舊井之東北,偏工力、泉脈差勝。自義井成,而舊井幾共棄之,其波及無問誰氏,范氏矣。獨我梁氏便哉。我梁氏又豈屑屑自便哉?一路人心,庶幾與范氏俱無物。噫,一縷之液,幾何效靈?人自為力必以已出者驕人,淺何甚也。視古義漿之濡人,又當何如?越役竣之四年,議恐日益深而難溯論也,乃述顛末而鐫之石。其同是義舉者及貲費、基長、闊詳識於左,以吉祥寺為我家佛堂,立之殿前西壁,告我梁氏後。且寺會見中興,佛如有靈,尙點頭此石,甘露我義井哉。為之頌曰:鑿井兮堯天,漱玉兮寒泉。地不愛寶兮世澤龍涎,仁山慧水兮共此福田。梁氏為了不受制於范氏,自己集合族人的力量挖井。宗族成為保護本族利益的組織形式。修好之後,為了防止日久又生爭端,於是刻碑記事,以吉祥寺為梁家佛堂,將碑立於吉祥寺中,讓後人觀看,且說:“寺會見中興,佛如有靈,尚點頭此石,甘露我義井哉。”而根據吉祥寺留下的半塊殘碑:《重修吉祥寺碑》記載,吉祥寺在清代重修的時候,是由梁氏族人梁彪主持,但還有尼姑參與其事,說明在明清兩代,吉祥寺都還沒有與佛教脫離關係,始終兼有宗族活動地和佛教場所的雙重性質。

吉祥寺一直到解放前,都屬於積善坊後人掌管。現在採訪梁氏後人,都說吉祥寺是積善坊一支的家祠,梁二郎廟是梁氏的家廟,但從不說它們是寺廟。這說明吉祥寺、梁二郎廟越往後世,越主要地充當宗族祭祀場所的功能。但是從解放後拆毀之前,吉祥寺還有觀音堂、天王殿、春秋樓等建築來看,吉祥寺應該不只供奉祖先牌位,還供奉觀音、四大天王、觀音等各位神靈。梁二郎廟也始終供奉二郎神的塑像。無論吉祥寺還是梁二郎廟,都是正名是寺廟,同時也是祭祀祖先的場所,既供奉神靈,又供奉祖先,這與明清鄂東地區的香火廟類似。另外,常建華考察了明代福建興化府宗族祠廟祭祖的變化,發現元代福建仙遊也存在祠堂建有佛殿,佛教與祖先崇拜和平住處的現象,指出在這些地區的祭祖形式存在著一種由寺觀立祠向祠堂的轉變趨勢。但是,梁家的祖先崇拜似乎一直沒有從寺觀中脫離出來,祖先崇拜和民間信仰並行不悖,寺廟與祠堂合為一體。

另外,解放前,平遙許多村子梁姓後人,尤其是積善坊一直的後人,都有到吉祥寺燒香的傳統。現在梁氏重修譜牒,到各村去採訪,“解放前是否有進城到吉祥寺燒香的傳統”成為判定是否是梁瑛後人的一條標準。到廟裡燒香,祭祀祖先,血緣認同感無疑會得到加強。同時,寺里也供奉偶像,也可以方便周邊族屬中的信徒,畢竟民間對佛道等神祇的信仰也很強烈。從這個意義上講,吉祥寺起到了將分散到各個村落的梁姓後人團聚起來的作用,加強了宗族內部的團結。

2、修祖墳

梁氏最早的墳地在平遙縣梁官村,名為梁家塋,位於梁官村西北方。清乾隆年間,曾進行大規模整修。平遙東遊駕村《梁氏族譜》前有乾隆十三年,“侯銓知縣北和李志道”所作的序言,講到了此事:“本朝崇忠臣義士之報,詔天下州郡振修廢冢,而顏公□□□,是梁姓最族,而謀僉曰:‘此吾族吾□□□□自理之,何必費□□□國帑也,爰派貲重修一切圲表之事。’”乾隆八年,二十世孫梁恆年作《重修梁官村祖墳碑記》也說梁氏興修祖墳是回響國家號召:“今歲在壬戌,幸逢皇上隆恩降旨,各上憲指祖名,開單查修。”梁氏老墳“肇始於宋末,記地三頃有奇”,從梁瑛開始,墓地逐步擴建,規模宏大,但由於年代久遠,梁氏大量外遷,留在村裡的族人又勢單力弱,無人照管,到乾隆八年修墳時,已經非常破敗:“後世子孫日滋繁衍,或移鄰村,或遷城堡,甚有適於他邦他邑者,既不能瞻顧此墳,即近村及本村族人,亦各以勢孤力微,費克整節,遂致日即殘壞,舊式無存。”梁氏此次修墳,“按殘譜傳集族眾”,但是查譜上樑氏子孫當有二十多支,修墳時卻只有“時中、時正、時仁公所遺數支子孫”還能聯繫到。這些梁姓族人集資修墳,成丁者每人出銀三錢,並且“義兒假姓一概不與共事”,歷時兩月,終於將老墳復原。當時墳地共有二頃二十七畝,保留有梁秉鈞、梁瑜、梁瑛、梁琮、梁天翔、梁時中、梁時正、梁時仁等很多梁氏族人的墓葬。其中,元少中大夫、西蜀四川道肅政廉訪使梁天翔墓碑,為元代大書法家趙孟俯所書。清康熙年間,時任平遙西河書院講習,陝西朝邑人劉崡,曾到過梁家老塋探訪古蹟,發現了此碑上趙孟俯的書法,覺得非常珍貴,特作詩一首:

謁梁萬戶墓呈康大太乙

大元文物訪平陶,系馬荒墳石象牢。

綠水長鳴瀴澗細,青山不改麓台高。

感謝王博士的辛勤付出。

平遙梁氏自十三世開始從梁官村大舉外遷,分析其原因,愚以為應是以下幾點:一是地理上樑官村位於近平遙瀴澗河尾部,容易受到這條季節性無尾河的衝擊。其佐證:一是今天的梁官村村址以下至少掩埋有兩層文化層,這在村民建房過程中得以證實;二是直至1977年8月5日平遙境內暴雨成災,長則水庫垮壩後,大水沿瀴澗河一直而下,給沿岸襄垣、梁官、曹冀等村造成了極大衝擊而成災。歷史上瀴澗河不定期的泛濫成災給梁氏族人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壓力。其二是梁氏家族人丁興旺,祖居地逐漸顯得侷促,使得外遷有了潛在的需求;其三則是梁氏族人的財力,經濟基礎是根本,正是梁氏家族的鼎盛,使得族人外遷置房、買地有了經濟上的保障。於是乎族人逐漸外遷而散處開來。

歷史名人

安子西(1906-1939),原名廷庚,化名安道敦,字子西,梁官村人。6歲入本村塾學,12歲入縣立第二高級國小讀書。聰明好學,才華超人。民國10年(1921),考入太谷銘賢中學,與郝德青、張友仁等同學經常閱讀和研究進步書刊,關心國家前途。民國18年,就讀燕京大學。次年考入北平大學,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積極從事黨的地下活動。九一八事變後,投身抗日救亡運動,積極開展鬥爭。

民國21年(1932),由千家駒引薦,組織並參加了青年學生由北平到南京要求蔣介石抗日南下請願及示威遊行等活動。民國22年( 1933)2月,遵照中共中央指示,回山西省特委先後負責宣傳和組織工作。後與李舜琴一同發起和組織山西文化工作總同盟,並任下"社聯"組織中的黨團書記。同年底,調上海任中共中央駐滬招待處主任。次年9月,在上海被捕。民國25年(1936)3月,經中共黨組織營救出獄。後值晉綏陸軍軍官教導團張蔭梧打著抗日招牌到處網羅入才,由教導團秘書、中共地下黨員溫健公引薦,被任為第五縱隊化學教官。七七事變後,張蔭梧建立河北抗日民軍,安子西被任命為第十大隊( 後改為民軍第四團)政治部主任,活動於河南林縣、輝縣、淇縣、湯陰一帶。民國27年(1938)秋後,張蔭梧在蔣介石指示下,不斷率部隊襲擊八路軍,殺害共產黨人,積極進行反共活動。而安與大隊長朱程緊密團結,堅持抗日。次年(1939)6月15日,當朱程、安子西二人率部由山西陵川路經河南北店村到民軍四團團部時,突然遭到張蔭梧所屬五旅包圍。朱程等人在部隊掩護下突圍,起義參加八路軍,安子西為掩護戰友被捕,慘遭活埋。時年33歲。

1956年6月,經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批准,追認安子西為革命烈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