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樹紅棕灰夜蛾

桑樹紅棕灰夜蛾

學名 Polia il10ba (Butler)在屬鱗翅目,夜蛾科,別名 苜蓿紫夜蛾。寄生於桑、茄子、 君達菜、胡蘿止、甜菜、草莓、枸杞、菊、茼蒿、菜豆、草食蠶、豌豆、苜蓿、大豆、雙豆、黑莓等,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內蒙古、河北、華東、中南、甘肅、江蘇、江西等省。

基本信息

學名

Polia il10ba (Butler)在屬鱗翅目夜蛾科。別名 苜蓿紫夜蛾。該蟲分布在黑龍江內蒙古河北華東中南甘肅江蘇江西等省。

寄蟲

桑、茄子、 君達菜胡蘿蔔甜菜草莓枸杞茼蒿菜豆草食蠶豌豆苜蓿大豆、雙豆、黑莓等。

為害特點

幼蟲食葉成缺刻或孔洞,嚴重時可把葉片食光。也可為害嫩頭、花蕾和漿果。

形態特徵

桑樹紅棕灰夜蛾桑樹紅棕灰夜蛾
成蟲體長15—18mm,翅展38—42mm。棕色至紅棕色,腹部褐色,腹端具褐色長毛。前翅上劍紋粗大,褐色;環蚊灰褐色,圓形;腎紋不規則,較大,灰褐色;外線棕褐色,鋸齒形;亞端線在中脈後不成鋸形;緣毛褐色。翅基片長,毛筆頭狀。後翅大部分紅棕色,基部色淡,緣毛白色。觸角黃白色。下唇須紅棕色向上斜伸。足紅棕色,脛節具長毛,前足服節外側具白邊,前、中足脛節基部無黑點。各足財節均有白色環。卵半球狀,寬0.65mm,高0.4mm,中間具縱棱約50條,棱間有細橫格,初產淺綠色,後變紫褐色。末齡幼蟲體長35—45mm,頭寬3—3.5mm,具褐色網紋,單眼黑色,前胸盾褐色,背線和亞背線各具1縱列黃白色小圓斑,圓斑上生棕褐色邊,每節每列5—7個,毛片圓形黑色;氣門線黑褐色,沿上方具深褐色圓斑;氣門下線淺黃色至黃色,腹足顏色與體色相同。趾鉤單序帶。初孵幼蟲淺灰褐色,腹部紫紅色,全體布有大而黑的毛片,足呈尺蠖狀,取食後至3齡幼蟲綠色或青綠色,4齡後出現紅棕色型,6齡時基本都成為紅棕色。蛹長18—20mm,寬6—7mm,深褐色,下顎須達第4腹節後緣,蛹體較粗糙,臀棘短粗,末端分成二叉。

生活習性

吉林、銀川年生2代,以蛹越冬。翌年吉林第一代成蟲子5月上旬出現,6月上旬出現第一代幼蟲,8月上旬第二代成蟲始見,交配產卵常把卵產在葉面或枝上,每雌產卵150—200粒;銀川第一代成蟲5月中下旬出現,第2代成蟲於7月下旬至8月上旬出現,一、二齡幼蟲群聚在葉背食害葉肉,有的鑽入花蕾中取食,三齡後開始分散,四齡時出現假死性,白天多棲息在葉背或心葉上,五、六齡進入暴食期,每24小時即可吃光1—2片葉子,末齡幼蟲食毀桑椹的嫩頭、蕾花、幼果等。幼蟲進入末齡後於土內3—6cm處化蛹。幼蟲白天隱居葉背,主要在夜間取食,受驚擾有捲縮落地習性。成蟲有趨光性。天敵有齒唇繭蜂、蜘蛛、藍蝽等。

防治方法

(1)成片安置黑光燈,進行測報和防治。(2)人工捕殺幼蟲。(3)必要時噴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25%愛卡士乳油1500倍液、16%順豐3號乳油1500倍液、l.8%愛福丁乳油3000倍液、20%殺滅菊酯乳油3000倍液。(4)用2%巴丹粉劑,每667m2kg,拌細乾土15k8製成毒土撒施於株間也有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