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坑大捷

同年10月22日,紅四團得知國民黨七十八師將派一個營的兵力“圍剿”柘洋。 10月24日凌晨5時,紅四團各參戰隊伍進入伏擊地點,戰士利用叢林密草進行隱蔽。 這次戰鬥紅四團伏擊來犯國民黨軍隊一個連,殲敵30多人,繳獲步槍30多支、機槍3挺和彈藥數箱。

戰前形勢

民國24年(1935),閩東工農紅軍第四團正在柘榮、福安、福鼎一帶保衛土地革命。同年10月22日,紅四團得知國民黨七十八師將派一個營的兵力“圍剿”柘洋。團幹部和區委召開緊急會議,分析了敵我雙方的情況:敵方系主力部隊,編制滿、裝備好,但驕縱蠻橫;我方雖裝備差,參戰部隊不足400人,但士氣高昂,有民眾做後盾,以逸待勞,地形又有利於我,便決定在該營進柘必經之路的桃坑進行伏擊,消滅敵軍有生力量,並用繳獲的武器來武裝自己。遂作了具體戰鬥部署,形成一個袋狀圍殲的陣勢。

戰鬥過程

10月24日凌晨5時,紅四團各參戰隊伍進入伏擊地點,戰士利用叢林密草進行隱蔽。8時許,國民黨兵從霞浦方向到達桃坑村,因見不到民眾,產生懷疑。正在此時,埋伏在桃坑裡的一警衛隊員,暴露了目標,敵令大隊人馬從原路撤回。紅四團指揮員果斷地發出戰鬥信號。這時,配置在835高地的二營首先投出一排手榴彈;配置在3414高地和尖山高地的機槍集中火力射向目標,當即擊斃國民黨連長一名;配置在桃坑裡南側的區警衛連以猛烈的火力切斷其退路。一時間,各部同時開火,構成交叉火力網。國民黨兵突遭襲擊,失去指揮,亂成一團,急忙向後逃竄。

結果

10時戰鬥結束。這次戰鬥紅四團伏擊來犯國民黨軍隊一個連,殲敵30多人,繳獲步槍30多支、機槍3挺和彈藥數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