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芳橋村

桂芳橋村

桂芳橋村坐落在浙西錢王故里臨安市藻溪鎮境內,該村現有農戶73戶,共鄉村人口317人,其中男性167人,女性150人。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本縣。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桂芳橋村坐落在浙西錢王故里臨安市藻溪鎮境內,離鎮區僅一公里,杭徽高速、02省道貫穿全村。全村共有16個村民小組,2007年11月16日,由平越、桂芳兩個行政村合併而成,農戶473戶,總人口1352人。村區域面積7.21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積17118畝,耕地面積978畝,是個山多耕地森林資源相對較豐富的村莊,藻溪鎮工業園區及南天目風景旅遊區均落戶在本村。

古橋、古廟、古井造就了一處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古村落。其中有市級文保單位:桂芳橋、太極洞及千佛寺、東漢農民起義遺址等。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因家家戶戶辦絲織業而成為臨安致富典型,並引起了時任浙江省委書記鐵瑛親臨桂芳村視察私人綢廠而聞名遐邇於市內外。成為改革開放以來省內興辦私企(綢廠)最早發源地之一。本村境內南天目山為解放初期上海四大名醫之一法海喇嘛的隱居地及墓葬地。桂芳橋始建年代無考,但推測為唐宋年間就有此橋,歷代多有毀建,清代就有康熙四十二年、道光十八年修建過,現存古橋為清鹹豐甲寅年(公元1854年)重建。為單孔石拱橋。原是杭州至安徽的古道必經之路。2003年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本村更是詩人蘇東坡作《於潛女》的原創地。北宋熙寧六年(公元1073年)春東坡在杭州任通判時巡行屬縣富陽、新城再到於潛觀政(視察),回杭途中經過桂芳橋地段時口渴曾喝過路旁的緒香井水並巧遇一採桑女即興而作。經過千百年歷史滄桑,此井已毀,本村村民許允成為恢復古蹟,於2001年初開始在原古井遺址上重修。經過三年業餘時間於2004年手工刻成。因在井內外刻有百家姓、二十四節氣、農諺等1088個字而譽為“千字井”、江南第一井等。曾被新華社、浙江電視台、今日早報、都市快報等中央、省市數十家媒體報導或轉載。2005年此井入選《臨安年鑑》,由中央電視台《尋寶》欄目鑒寶專家賈文忠先生及書法家許樂平、高金聲分別為此井題名,中國著名書法家、西泠印社秘書長呂國璋也為此井題詞“千字奇井,名聞江南”。從而更使此井聲名遠播省內外。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 、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0戶通自來水,有73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73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50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2戶。
該村到鄉鎮通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3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3公里。
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8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8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9 畝。
該村到2010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6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有3戶居住於磚混結構住房,有10戶居住於磚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0.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0萬元;畜牧業收入25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00頭,肉牛5頭,肉羊10隻);林業收入2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8.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08元,農民收入以種、養業等為主。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73戶,共鄉村人口317人,其中男性167人,女性150人。其中農業人口317人,勞動力161人。該村以白族為主(是白族、漢族、傈僳族混居地),其中白族296人,傈僳族4人,漢族17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67人,參合率84%。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2公里,距離鎮衛生院24公里。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3人,黨員中男黨員3 人,團員8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本縣。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白水河完小,中學生就讀到六庫鎮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4公里,距離中學28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5人,其中小學生29人,中學生6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7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7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0.01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 農村集體財務收支情況;救濟、救災物資發放情況。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3人,黨員中男黨員3 人,團員8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村內基礎設施薄弱,阻礙人民民眾的生產生活發展;2.土地貧脊,廣種薄收,生存條件惡劣;3.醫療設施缺乏,看病就醫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實現進村道路硬化,2.調整產業結構,發展核桃、花椒等經濟林果種植;3.發展肉牛,山羊養殖形成一定規模;4.逐步完善教育,衛生醫療服務體系,解決看病就醫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