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鎮[湖北省鹹寧市桂花鎮]

桂花鎮[湖北省鹹寧市桂花鎮]
桂花鎮[湖北省鹹寧市桂花鎮]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中國桂花之鄉——鹹安區桂花鎮,位於鹹寧市東南部,距市區12公里,離省城武漢僅90公里。全鎮13個行政村、221個村民小組,國土面積200平方公里,人口4.3萬人。境內盛產桂花、茶葉、木材、楠竹。環境優美,資源豐富。境內山清水秀,奇洞疊出,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毛坪王氏宗祠、3km毛坪街道(桂花街)、何功偉烈士紀念亭、萬畝桂花園、鳴水泉水庫地下水庫、亞洲第一地下發電站、鳴水泉地下黃金洞、南川水庫、仙人墩、高升三十六人泉、劉家橋古民居等景點。

著名景點

王氏宗祠

鳴水泉風景區

金桂湖

南川水庫

地理位置

桂花鎮特產

人傑地靈,特產馳名;桂花鎮曾出不少歷史名人,清代的雷以緘(刑部侍郎),清代的王大華(兵部侍郎),以及大革命時期鄂南特委書記何功偉等同志。桂花鎮栽種桂花歷史悠久,桂花樹品種齊全,有金桂、銀桂、鐵桂、丹桂、月桂、四季桂等9個品種,共有桂花苗5000多萬株,50年以下的桂花樹15萬株,50年以上的桂花樹20餘萬株,100年以上的桂花樹約10萬株,其中最老的一株有680多年,最大的一棵占地0.8畝。年產鮮桂花20萬公斤以上。這裡的桂花以其花多、花密、朵大、瓣厚、色鮮、香濃聞名全國。

地理區劃概況

桂花 桂花

桂花鎮位於湖北鹹寧市鹹安區東南部,是舉世聞名的“中華桂花之鄉”。 交通發達,通訊快捷,離市區24公里,距武漢僅90公里。公路貫穿全境,國家二級水泥公路直通106、107國道和鹹寧火車站;行程僅20多公里可上京珠高速公路。全鎮轄2個居委會、13個村委會:毛坪村、柏墩、南川、明星、柏墩村、鳴水泉村、石城、蘇家坊、盤源、南川、劉家橋、白沙、九坳、萬壽橋、高升,209個村民小組,版圖面積173平方公里,人口3.5萬人。該鎮環境優美,山清水秀,奇洞疊出,旅遊和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盛產桂花、茶葉、木材、楠竹。豐富的鎂礦石、石英砂、礦泉水等資源開發前景極為可觀。鎮內的白雲石可作為金屬鎂、鈣鎂磷肥及熔劑白雲岩用。

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日臻完善, 一是水電資源豐富,電網設施健全。境內有11萬伏的變電站一座,建有中小型水力發電站7座,年總發電量為1100萬千瓦。全鎮24個行政村的電網改造已全部完成,電力供應非常正常和充沛。有小(二)型水庫總計9座,有日供10噸水水廠1個。豐富的水電資源為該鎮工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帶來了具大的發展潛力。二是小集鎮建設初具規模。2002年投資100餘萬元對柏墩街道進行了硬化和美化,建成鎮政府至中學的功偉路和1公里桂花街,街道兩旁統一規劃了居民小區。城鎮人口吸納率、農村居民城鎮化率進一步擴大。三是路網建設不斷完善。全鎮村級公路總長90餘公里,24個村村級公路基本拉通,特別對鳴泉路、南五路等鄉村主幹道進行了拓寬和修復,改變了過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窘況。

特色經濟

南川水庫 南川水庫
王氏宗祠 王氏宗祠
鳴水泉 鳴水泉

桂花鎮境內有三大特色資源:

桂花資源

該鎮桂花素以面積大、品種全、產量高、花質好、古桂多而著稱。2000年國家林業部、中國花卉協會正式命名為“中華桂花之鄉”,栽種桂花歷史悠久,桂花樹品種齊全,有金、銀、丹、鐵、四季、月月桂等9個品種桂,共有桂花樹150餘萬株(其中百年以上古桂3000多株)。年產鮮花20萬公斤以上。全鎮現有桂花苗圃2000畝,桂花苗6000萬株,可供春秋兩季移栽。發展桂花具有經濟、生態雙重效益,也是城市綠化的優良樹種。市場前景十分廣闊。這裡的桂花以其花多、花密、朵大、瓣厚、色鮮、香濃聞名全國。經科學配方生產出來的“八月桂牌”桂花露、桂花米酒、桂花酒、糖桂花、純桂花、桂花蜂蜜、桂花糕、桂花茶、桂花八寶茶等系列產品,是天然正宗的綠色食品,暢銷全國各地。

礦產資源

該鎮境內的蓮台山是一條約10公里長的白雲石岩裸露帶,白雲石儲量在1.19億噸以上,礦區構造簡單,平均含量達21%以上,開發價值很大。充分發揮這一特色優質資源,大力招商引資,發展白雲石礦產業。去今兩年引進開發商4家,投資700萬元建成年產量50萬噸的生產線。

旅遊資源

民族文化景點毛坪王氏宗祠,碧波蕩漾的南川水庫和鳴泉水庫,奇石怪異的鳴水泉地下黃金洞,亞洲第一地下發電站、南川水庫、仙人墩、南川三十六人泉等景點,獨具特色、各具風姿。莊嚴肅穆的功偉烈士陵園、巧奪天工的吳剛雕塑群、天香雲外飄的桂花園遙相呼應,加上神奇美麗的故事傳說,構成該鎮獨具特色的旅遊勝景圖,被人們喻為“嫦娥迷戀的地方”。

大力發展旅遊

依託旅遊資源大力發展旅遊經濟是鎮委、鎮政府今後發展的主攻目標。 南川水庫成水面積大,周圍群山環繞,植被良好,島嶼星羅棋布,庫區氣候宜人。重慶金桂湖生態環境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於2002年與該鎮簽訂了總投資6個億左右的60年開發契約,打造金桂湖風景區,第一個子項目金桂島已於2004年“五·一”投入運行,二期開發工程也在籌備之中,金桂湖水域面積8000餘畝,四周群山環抱,竹林搖曳;湖中九十九個島嶼星羅棋布,無數條湖汊蜿蜒流轉。春來山花爛漫,秋近丹桂飄香,景色十分秀麗。金桂湖國際會議度假中心配備有全中央空調系統、高中檔客房、大小會議室、各式餐飲包房、卡拉OK廳和健身房,能同時接待150名貴賓住宿和350人就餐,並設有水上遊覽、島嶼觀光、湖濱垂釣、露營攀岩、網球、檯球、籃球、棋牌等多種運動休閒項目。國際會議度假中心開業以來,以其優美的風光,獨特的風格,完善的設施和優質的服務接待了數萬中外遊客,同時成為東湖新技術創業中心、湖北省安徽企業聯合會、湖北省作家協會、西門子公司等大型企事業單位的會議度假基地和武漢桑尼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的培訓基地。另外鳴水泉、毛坪王氏宗祠、劉家橋古民居開發保護工程均已開工建設,不久就可以對外開放!

景點選介

桂花鎮賞桂

桂花葉大濃綠,樹姿挺秀,四季長青,香飄雲外,是一種集色、香、形、韻、藥於一體的珍貴植物,象徵著常青、永久、團圓、美好、吉祥和高貴。古往今來多少詩人為之賦詩。李清照《鷓鴣天》:“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應羞。畫欄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楊萬里《詠桂》“不是人間種,移從月中來。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膾炙人口,更有“吳剛伐桂”、“蟾宮折桂”、“桂花仙子”的傳說廣為人知。

八月,桂花芳香四溢,是賞桂的季節。中國桂花觀賞地頗多,諸如桂林、成都、蘇州、杭州,而以湖北鹹安區最佳,稱為中華桂花之鄉。

鹹安賞桂,最佳處又在桂花鎮。這裡有桂花街,桂花園,萬畝桂花林基地,桂樹遍地,滿山遍野。每到花開季節,方圓數十里,芳香沁人心脾。這裡桂花品種齊全,有橙黃色的金桂、花色乳白淡黃的銀桂、花色橙紅的丹桂,還有日香桂、月月桂、四季桂。這裡的桂花以其花多、花密、朵大、瓣厚、色鮮、香濃聞名全國。這裡的桂花數量最多,約有30多萬株,其中百年以上古桂就有2000多株。花紋山飛仙洞下一株樹齡達120年的丹桂,至今枝繁葉茂,每年中秋前後兩度開花;泉塘畈一株四季開花的桂花,在隆冬時節仍然滿樹花朵;桂花村葛藤坪一棵銀桂,樹齡600年,真乃桂花之王,而柏墩村木梓坳更有一片百年以上的古桂花林。

金秋時節,來到桂花飄香的桂花鎮賞桂,遠遠看去,你看不到桂花盛開的樣子,只能看到綠葉繁茂。走近了,你才能見到那細如小米粒的桂花就躲在綠葉下邊,往往是十幾朵、幾十朵相互簇擁著靜靜地綻放。正如朱熹所詠“亭亭岩下桂,歲晚獨芬芳。葉密千層綠,花開萬點黃。天香生淨想,雲影護仙妝。誰識王孫意,空吟招隱章。”人們賞桂有桂花雨之說。在桂樹叢中,風兒吹過,將桂樹枝頭那一簇簇花瓣剝離,一瓣瓣淡黃嬌嫩的落花在風中輕舞飛揚,如絲絲細雨飄然灑落。要是遇上采桂勞動,只見群群採花女,拉著布墊,或搖曳枝頭,或持竿擊花,頓時,花雨紛紛,則是一幅“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的美麗畫面。

王氏宗祠

湖北鹹寧太原王氏是唐代江南西道觀察使兼御史中丞王仲舒第六孫王希翔的後裔,希翔公四世孫元萬自江西婺源武口遷睦州,始新源黃畈,其十四孫大申,字大榮,為善山將軍,居淮,後轉遷湖北鹹寧縣(今鹹寧市鹹安區)大幕鄉附近的飛雞墩莊(今桃花尖村)定居,與同時遷徙鹹寧汀泗橋鎮的大信公同為鹹寧始祖,其後裔又分遷湖北鄂州澤林、鹹寧馬橋、桂花等地,僅鹹寧市鹹安區王希翔之後裔已有一萬二千餘人,是鹹寧王氏中的最大一支。

鹹寧桂花鎮毛坪村王氏宗祠是大榮、大信公的後裔共同合建而成。占地面積12畝,建築面積2200平方米,是一座仿古建築,設計精明,三棟聯宇,雕樑畫棟,裝飾富麗堂皇,氣勢雄偉,自2014年4月破土動工,歷時9個月時間,耗資600多萬,終於完工舉行慶典,這是鹹寧太原王氏開天闢地的一件大事、喜事,是鹹寧太原王氏子孫繼往開來,承前啟後的偉大壯舉。這一壯舉,乃是保護文化遺產,弘揚氏族精神,傳承上古文明,敦促大眾團結,啟迪後代奮發進取的綜合工程。它將激勵王氏子孫在新的征途上奮發圖強,再創新的輝煌!

金桂湖

桂花鎮南川上游500米處的金桂湖,是一座以防洪、灌溉為主,兼有發電、養殖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庫。大壩橫臥在南北兩山之間,氣勢宏偉。水庫承雨面積80平方公里,總庫容1.119億立方米。這裡風景秀麗,四周群山環抱,中間一灣碧波翡翠般的湖面,山色空濛,水色瀲灩。當地人說金桂湖水,是由九條山水匯集起來的,稱為九龍戲珠。其實何止是九條,那無數條湖汊,狀若迷宮,湖面上星星點點許多小島,還有島上的小山,到處山巒起伏,碧水清波。金桂湖是一個美麗的環保生態旅遊的地方。

劉家橋古民居村

桂花鎮[湖北省鹹寧市桂花鎮] 桂花鎮[湖北省鹹寧市桂花鎮]

在南北對峙的低矮的山脈中,一條清澈小河東西貫穿。小河上有一略高水面半尺的木製浮橋,浮橋之東是一座古老的磚木結構古廊橋。桂花鎮劉家橋這座小村,就是因為保存著這座完整的廊橋而得名的。

這廊橋長十米,寬兩米,飛架白泉河上,獨孔,拱形,累石而成。橋面由一色的大青磚鋪就。廊橋獨特的地方在其橋上的結構。它完全以房屋形式蓋有廊亭,青布瓦蓋頂。廊亭內梁,雕有龍鳳八卦圖。橋欄整個高約三米,下用青磚建起一米多高的方孔花格攔護牆,上面則是雕花木窗一直到頂,雕花木質陳舊,已看不清當時顏色,牆內還置有長凳。整個橋的上半身就象一個長長的走廊,站在橋上,恍如置身屋內,所差惟南北兩扇門而已。廊橋上一副對聯:“水秀山青古道縈紆墨第,峰迴路轉小橋飛跨劉家”,寫出它那美麗、奇特、古樸的風姿。橋頭豎一黑色大理石碑,碑上刻錄著捐修此橋的善人名單。此碑為重修廊橋立於清道光十三年,距今一百七十餘年。

橋北緊靠村舍。這是一個古老的山村。據村裡的老人說,此村是漢劉邦的後裔劉伯常遷居於此後,於明崇禎三年始建,以後逐形成的,距今已有近四百年的歷史了。

村子裡上百年歷史的房舍隨處可見。走進村中小巷,只見石屋高大、磚牆偉岸,牆上的“雙福雙錢”漏窗,頗有古韻。小巷深處,高大的古哨樓將通道的動靜一覽無餘。

桂花鎮[湖北省鹹寧市桂花鎮] 桂花鎮[湖北省鹹寧市桂花鎮]

這裡的古屋多呈天井院落狀,門內幾進,院院相連,左右迴廊與鄰居相通,兩家分隔標記僅為一高過半米的石門檻。由於家家房舍相連,碰上下雨天自村東走到村西,不用雨具也不擔心打濕衣服。

一處百年老屋,門楣上“德耀榮光”四個楷體大字已現班駁,高闊盈尺的大石門檻光滑潔淨。屋裡牆壁多為雕花木製擋壁,還有矮小的閣樓,樓上也是雕花木欄桿,古色古香。樓房屋宇,檐角飛翹,古窗楣上還建有遮雨棚。雕梁鏤扇,雖殘破凋敝,仍依稀想見當年的豪華。

劉家橋因那幾條老巷、幾座老橋、幾棟老房、幾棵老樹以及村里還存留著的石碾、石磨、舂臼、風車、水車、紡車、竹橋、太師椅、八仙桌、春台桌等許多古代用具,便有了一種歷史的厚重,加上村裡帶古樸淳厚色彩的婚喪喜慶,衣食住行,這座聚族而居4個世紀的古村落,自然風光,人文景光和民俗民情,相互交融為一體,蘊含著豐厚的鄂東南文化特色,被譽為“楚天民俗第一村”。

合理開發資源

境內資源優勢正在得到合理的開發和利用。該鎮確立了依託桂花、白雲石、生態旅遊三大特色優勢資源,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三大支柱產業,以三大支柱產業帶動全鎮各業發展的長期經濟工作發展思路。還有“生生生川”磚茶廠的復活,竹製品的投產,這些極大地促進桂花經濟的發展。 在保護和大力發展三大資源的基礎上,加大對桂花資源深加工和精加工的開發和探索,進一步擴大“生生生川”牌青磚茶的規模,提高其品味和知名度;加大對豐富的林木、楠竹資源、白雲石資源、鳴泉水庫自然景觀等資源的招商引資和開發力度。

教育事業

桂花鎮中國小校

桂花鎮何功偉中學 桂花鎮柏墩國小 桂花鎮鐵橋中心幼稚園
桂花鎮南川國小 桂花鎮白沙國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