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在發展農村經濟中,桂畈村堅持揚長避短,立足本村自然條件,在“山、水、田”上作文章,選準發展思路,拓寬增收渠道。近年來,依託涓橋鎮工業集中區和省級農業科技示範園的優勢,通過各種渠道先後引進大正機械製造有限公司、恆泰新型材料有限公司、金正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池州華麗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池州星光苗木有限公司、平源木業有限公司、一絕飼料有限公司等一批企業,為深化農業結構調整,發展現代農業,打造“一村一品”提供了產業支撐,同時為富餘勞動力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創造了良好的經濟及社會效益。依託國債項目,共建沼氣池188口,實施改水改廁272口,修建了18公里“村村通” 水泥路和25公里村組沙石路。沿318國道規劃的500多畝工業集中區和農產品開發基地已投入使用且初顯規模,桂畈村創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企業特色
企業簡介
池州市華麗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於2004年通過池州市人民政府招商引資獨資組建,落戶貴池區涓橋鎮。公司下設安徽省池州市華麗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華麗現代農業旅遊觀光園。園區占地面積3600畝,現有員工136人,註冊資本388萬元,2009年年末企業總資產2496.59萬元,資產負債率6%,2009年實現總收入8509.30萬元,淨利潤590.09萬元。7年完成總投入4360餘萬元。公司(園區)先後被評為首批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安徽省四星級農家樂、安徽省人民政府守契約重信用先進單位、安徽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004—2009年省級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安徽省民營科技企業、安徽省農業科技示範園區蔬菜安全高效生產科技專家大院、國家級特種野豬種源基地、省級生豬養殖AA級企業。榮獲安徽省人民政府科技進步獎三等獎、池州市人民政府科技進步獎三等獎。公司在國家工商總局註冊“大王洞”商標。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鄒永峰被授予首屆安徽十大傑出青年創業獎、池州市農民創業帶頭人、池州市優秀創業企業家、池州市旅遊工作先進個人、貴池區十大優秀青年。
公司在創立之初,就定位於種養結合,滾動發展,走即期效益與創建擴規同步進行的現代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之路。通過幾年努力,現已建成了水產養殖、園藝綜合種植、林水間作試驗示範、畜禽養殖和循環農業經濟培訓中心等8個功能區。即:1、無公害蔬菜大棚種植園148畝,一年四季可供遊客採摘的有:牛奶草莓、水果蕃茄、聖女果、西瓜、甜瓜、西紅柿、辣椒、清香窩筍、玲瓏小苞菜、紅嘴菠菜、蔭嫩香芹、祖松絲瓜等;2、溫室栽培珍稀苗木花卉、連棟大棚培植園30畝;3、水產養殖垂釣園696畝,一年四季可供遊客垂釣的有:華麗大頭鰱、草魚、鯽魚、花鱖、鯿魚、烏魚;特種水禽養殖及加工園,建有特種天鵝孵化、養殖場,農副產品加工基地,同時建有野生動物觀賞園,馴養有駝鳥、珍珠雞、火雞、野鴨等十餘種野生動物,設有168米觀光通道,配套生態餐廳、KTV;4、外灘湖養殖園986畝,規劃在2010年與合作方聯合開發水上旅遊觀光園;5、萬頭特種山野豬繁、養殖園35畝;6、速生豐產林及農作物良種藥材示範園1680畝;7、辦公、培訓、旅遊接待中心區25畝。內設賓館、貴賓餐廳、生態餐廳、農家樂大食堂。現有108個標準床位,可以正常接待百人會議,300人就餐;公司從市內架設光纜、數位電視專線直通園區、光纖數據開通,華麗網路中心開通。
新型農民培訓簡介
公司2005年批准成立池州市循環農業經濟培訓中心,2008年批准成立安徽省陽光工程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員培訓基地、池州市貴池區科技培訓中心、池州市貴池區“雙培雙帶”基地,2009年批准成立池州市青年創業就業見習基地,2010年批准成立安徽省現代農業技術培訓基地、安徽省農民創業培訓基地、池州市新型農民培訓基地。6年來,公司受省農委、財政廳、科技廳和市、區農業、科技部門委託,先後在園區培訓中心和貴池區、青陽縣開展新型農民培訓、科技致富培訓、農民創業培訓、農民合作社管理人員提升培訓等達60餘期、4200餘人。
大型沼氣工程簡介
為將公司畜牧業、種植業、養殖業等科學合理地連線在一起,促進種植業平衡發展,推動養殖業快速發展,有效提高土地和資源綜合利用能力,改善農業生態環境,達到高產、優質、高效、低耗、安全等目標,2009年6月在省農委、發改委、財政廳的支持下,《池州市華麗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大型沼氣綜合利用工程建設項目初步設計》批准實施。該項目主要建設內容為建設養殖場糞水處理沼氣工程一座。包括沼氣厭氧發酵池、原料預處理、沼氣利用、沼肥利用設施,以及附屬配套工程等。項目於2010年8月全面建成。項目總投資289.99萬元(其中公司自籌174.99萬元)。
該項目的建成後,根據USB發酵工藝,日處理60噸糞便污水、日產沼渣5噸、沼液55噸、沼渣用來生產有機肥6噸,沼液用來滴灌園區蔬菜瓜果和苗木花卉。於此同時,日產沼氣500立方米,其中100立方米用於生活用氣,400立方米日發電600KWh。該項目的建成還將開展“豬——沼——菜(漁)”標準化生產技術示範推廣,達到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生態化,形成“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在促進農民增收、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促進資源綜合利用、擴大農村就業機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