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訣
心懸而痛痞相連,痰飲上彌客氣填。三兩桂姜五兩枳,祛寒散逆並攻堅。
組成
桂枝、生薑各三兩(9g)、枳實五枚。
用法
以水六升(600ml),煮取三升(300ml),分三次溫服。
功用
溫陽化飲,下氣降逆。
主治
心中痞,諸逆心懸痛
方義
寒水停留於胃,向上沖逆,故心下痞,嘔逆,如懸物動搖而痛,水飲非溫不化,有曰“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所以方中桂枝溫化通陽為主,痞塞,以行氣破滯通藥和之。故用枳實清痞下氣為輔,而生薑既能和胃止嘔,又能溫散水氣,三藥合用共奏通陽化飲,降逆理氣之功。
運用
本方以心下痞悶而痛,嘔逆,苔白,脈弦為辨證要點。
現代臨床可用於慢性胃炎,胃下垂,水飲停留者,或胸痹心痛,痰飲所致,心胃陽氣不足之冠心病、心絞痛、風心病等。
加減化裁
若嘔吐者,加半夏,甚者酌加大黃;痛甚者,加香附、木香、元胡;眩暈者,加白朮、茯苓、澤瀉;噯氣者,酌加旋覆花、代赭石、陳皮等。
使用注意
《外台》:忌生蔥。
《金匱要略方義》:胃脘痞悶,氣逆上攻作痛,嘔惡噯氣,畏寒喜熱者。
附註
附方橘枳薑湯
組成:橘皮一斤,枳實三兩,生薑半斤
功用: 行氣化飲,和胃降逆
主治: 胸痹,胸中氣塞,短氣。
出處: 《金匱要略》卷上
化裁方之間的鑑別
桂枝生薑枳實湯與橘枳薑湯都可以治療痰阻胸痹證,主要病理均為氣鬱痰,以氣鬱為主要病理特徵,但桂枝生薑枳實湯主治病症是以氣逆胸中而上沖,證以胸中逆滿,氣上沖為主;而橘枳薑湯主治病證是以氣鬱胸中而滯塞,證以胸滿悶為主。可見,桂枝生薑枳實湯功用重在平沖降逆,橘枳薑湯功用重在理氣開結,是其別也。
重要文獻摘要
《金匱玉函經二注》:枳實、生薑,原以治氣塞,況於痞乎?故較前條稍減輕分兩,使痞者下其氣以開之。懸痛屬飲者,得生薑以散之,既足建功矣。乃去橘皮而用桂枝者,以所逆非一,或腎氣上沖,正未可知,桂伐腎邪,正其能事,不但調和營衛,為去痞臣也。
《金匱要略心典》:桂枝、枳實、生薑辛以散逆,苦以泄痞,溫以祛寒也。
《金匱要略方義》:方中重用枳實快氣消痞,以桂枝通陽降逆,以生薑散寒化飲,三藥相合,使氣行則痞消,陽盛則飲化,氣暢飲消則諸逆痞痛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