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公共圖書館。
圖書館歷史
1955年1月該館從王城原址遷入榕湖北路新址,開設有普通、報刊、少兒閱覽室。1980年11月改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圖書館",仍為省館建制。1988年10月,國家、自治區和桂林市共同投資,在桂林市安新小區建新館舍,並於1991年5月30日向外全面開放。1992年7月被評為省級二級圖書館,1994年12月在國家文化部圖書館評估組的檢查評估中取得優良的成績,被文化部授予"全國文明圖書館"光榮稱號。
館情介紹
圖書館館舍面積1.7萬餘平方米,全館分為安新北路本部與榕湖北路分部兩部分;分部為二層建築,門前四條直徑1米、高10米的圓柱,使整座建築蔚為壯觀。本部採用光照充足的中庭式結構,樓房上"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圖書館"館名的12個1米大字,出自文化名人郭沫若的手跡。該館是廣西保存和提供利用文獻信息的主要場所,是廣西科委批准的省級科技檢索查新機構;收藏有中外文書刊文獻173萬餘冊,其中少數民族舊文獻和地方歷史文獻居廣西首位,抗戰時期的桂林出版物是該館館藏的一大特色。
全館設有書刊、電子文獻、少兒等10個閱覽室,800餘個閱覽座位,6個書刊外借處;配備有計算機、複印機、縮微閱讀器、視聽等現代化設備。為讀者提供書刊外借、館內閱讀、信息查詢、文獻檢索、決策參考、科技查新、文獻複製、閱讀輔導、教育培訓等服務,並擔負著對柳州、桂林、梧州、河池等4個地區3個區轄市的市、縣級公共圖書館及各系統圖書館(室)的業務輔導工作。圖書館多年來利用現有館藏資源和現代化設備編制各類揭示館藏的檢索工具,並建立與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圖書館光碟中心聯接的遠程文獻信息檢索終端。
圖書館館藏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圖書館是一所省級公共圖書館,藏書體系具有綜合性特點。門類齊全、新舊並蓄、內容豐富、地方特色濃厚,是廣西文獻收藏和利用中心之一。至今共收藏有中外文書刊200餘萬冊,收藏的文獻類型有圖書、線裝古籍、期刊、縮微膠片、唯讀光碟、手稿、書法繪畫作品、拓片、照片等。
該館是廣西保存和提供文獻資源利用的主要場所,館藏資源豐富,具有地方特色。有館藏書刊文獻二百餘萬冊,其中少數民族舊文獻和地方歷史文獻收藏豐富,抗戰時期桂林出版物也是館藏一大特色。全館設有16個閱覽室,1000多個閱覽座位,7個書刊外借處。信息化建設始於1991年,基本建成了集數據製作、檢索服務和辦公自動化於一體的圖書館自動化網路系統。全年候對外開放,提供書刊借閱、文獻信息檢索、專題諮詢、課題調研、科技成果檢索查新、講座、展覽等服務。擔負著桂北地區桂林市、柳州市、梧州市、賀州市、河池市和來賓市的市、縣級公共圖書館及各系統圖書館(室)的業務輔導工作。[1]
訪問地址
http://www.gll-gx.org.cn/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