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環境

利用價值
格陵蘭鯊為體型最大的鯊魚之一,但在漁民眼中,它極度惹人厭,由於魚肉含毒,即使捕獲也會將之丟棄。現在研究人員正研究如何“廢物”利用,將睡鯊轉變成生物燃料供當地印紐特人使用。
在寒冷水域中遊動的格陵蘭鯊魚(Greenlandshark)體型最大可達7公尺長,和大白鯊可說是旗鼓相當,它們經常被困於漁網中以致死亡,數量每年達好幾千。
格陵蘭鯊的魚肉含高脂肪,在錫西米尤特市的北極科技中心,有一群研究人員已開始打鯊魚肉的主意,他們通過各種試驗希望能把這種漁業廢料轉變為生物氣。
種群現狀

她指出,生物燃料是這種有機廢料的最好處理方法,它可在碳中和方式下用來發電和發熱。
據估計,以鯊魚和其他海產製造的生物燃料,可供格陵蘭烏瑪納克鎮13%的能源消費。該鎮人口有2450。
這個計畫一旦落實,在廣袤的格陵蘭,許多偏遠的村莊就可實現能源自給自足目標。喬格森打算明年在烏瑪納克一家由歐盟資助的有機廢料處理廠進行多項測試。在烏瑪納克,漁民丟棄的漁業廢料中,格陵蘭鯊魚就占了一半以上。
在一艘大拖網漁船上工作的漁民說,有時整船的魚獲全都是鯊魚,哪裡都可以捕撈到它們,特別是格陵蘭東部和西部岸外水域,令漁人十分懊惱。印紐特人過去抓捕格陵蘭鯊,是為了取其剃鬚刀般鋒利的牙齒做成刀子,將魚肝油製成油燈。
世界之最

男子在挪威釣魚,釣到一條重565公斤重的大鯊魚刷新世界紀錄,是世界上用魚鉤釣到的最大鯊魚,相當於一頭成年北極熊那么沉。
該男子乘坐小艇、憑藉一支魚竿在挪威深水區釣起一條身長4.6米的、重565公斤的200歲格陵蘭鯊魚。
該男子拋下3.6公斤的黑鱈魚魚餌,25分鐘後垂降到487.7米,靜靜等候了90分鐘,才有鯊魚上鉤。
這次打破了2007年在美國阿拉斯加釣到的226.8公斤太平洋鼠鯊的記錄。
不過,由於格陵蘭鯊魚是受保護物種,不能殺死拿去磅重,只可交由研究員計算出重量,未能正式載入世界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