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格利葛利‧貝特森(Gregory Bateson),他是一位來自英國的人類學家,被公認為一名傑出的溝通大師。格利葛利‧貝特森是20世紀最重要的社會科學家之一,是許多傳播學研究議題的發現者和開創者,他對20世紀最重要的三個基礎性理論控制論、資訊理論和系統論的豐富和完善作出了重要貢獻,他開了元傳播、雙重束縛、關係傳播和學習的傳播機制等研究的先河,培養了一批卓越的傳播學研究者。
學術研究
貝特森與諾伯特•維納同為現代控制論的奠基人。貝特森接受的是最正統的牛津教育,從事的卻是最異端的職業。他在印尼拍攝巴厘舞影片;他研究海豚;他還提出了實用的精神分裂症理論。六十多歲時,貝特森在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任教。在那裡,他那些有關心理健康和進化規律的觀點既離經叛道又才氣橫溢,深深吸引了具有整體觀念且崇尚非主流文化的人群。
貝特森覺得這個系統——可能與自我意識類似——會快速進入一種由變色龍在各種顏色的極值間變化時而達成的平衡態。互相衝突的顏色(或者人類心智所組成的社會中相互衝突的觀點)會向“中間色調”折衷,仿佛那是一次民主表決。而布蘭德則認為任何類型的平衡都近乎沒有可能,而且自適應系統將既無定向也無終點地搖擺不定。他猜想(變色龍的)顏色變化會陷入一種如同太極陰陽的混沌狀態中。
變色龍對自身影像變化的反應恰似人類世界對時尚變化的反應。從整體看來,時尚不正是蜂群思維對自身映像的反應么? 在一個緊密相連的二十一世紀社會中,市場行銷就是那面鏡子,而全體消費者就是變色龍。你將消費者放入市場的時候,他該是什麼顏色?他是否會沉降到某個最小公分母——成為一個平均消費者?或者總是為試圖追趕自己循環反射的鏡像而處於瘋狂振盪的搖擺狀態? 變色龍之謎的深奧令貝特森沉醉,他繼續向自己的其他學生提出此疑問。其中一名學生傑拉爾德•霍爾提出了第三種假說來解釋這位鏡中人的最終顏色:“變色龍會保持進入鏡子反射區域那一瞬間的任何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