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松村

株松村,地名,位於溫嶺市澤國鎮,是一個經濟教落後的村莊。

基本信息

株松村簡介

株松村位於溫嶺市澤國鎮,一年前還是個遠近聞名的後進村。全村2307人,800多戶,經商辦企業的人少,農閒時講白搭的人多。

株松村發展

株松村家家通自來水是首選民心工程。株松村部分村民已有好幾年沒能用上自來水,有的村民去親戚家挑水,有的去遠離村莊的水井裡打水……為什麼?因為管網老化,破損堵塞。改造管網需要70多萬元,大家分析認為,錢只能靠自籌。村兩委出台集資辦法,村主任周國才率先捐5萬元,村兩套班子成員共捐出18萬元。這一來,村民們積極性明顯增加,原先不願捐的也踴躍捐款。村兩委決定:所有工程實行公開招標,財務收支情況在公告欄公開,讓村民心裡有本明白賬,時時處處接受村民的監督。在施工中,隔壁村有幾戶人家不讓水管通過,村兩委不厭其煩地上門做工作,在有關部門的配合下,終於解決了多年未了的難題。
村道亮化是新班子確定的第二項民心工程。以前,村里沒有路燈,一到晚上就漆黑一團小偷小摸多,夜路難行,村民多有怨言。村兩委在上馬自來水工程的同時實施路燈亮化工程,現在一到夜晚,燈光照亮全村通道。村里還成立了護村隊,堅持夜巡,小偷小摸也少了。村主任周國才高興地說:“能讓村民們都過上一個歡樂、祥和的春節,是我們新班子每個人最大的心愿。”
落實地基是新班子確定的第三項民心工程。地基的招標落實可以說是歷經磨難。指標的落實要經過各級審核,村兩委幾乎天天要有人往上頭跑。拆房戶和用田戶安置地的落實也是一波三折,有的戶提出田在哪裡自己的宅基地也要在哪裡等不合理要求,這樣就會影響整個新農村建設規劃。在這種情況下,村兩委多次研究對策,到農戶家裡做工作,終於解決了許多困難和問題。全村推出24間地基,其中拆房安置3間,其餘21間地基公開投標,投標總額達到147萬元,扭轉了村集體經濟長期以來虧損的被動局面。
規劃工業用地是新班子確定的第四項民心工程。村兩委研究決定,通過擠出工業用地,出租場地,使村裡的工業戶能夠獲得發展空間,同時增加村收入。他們多次召開工業戶座談會,引進企業在株松村落戶,不斷拓展新的經濟成長點。目前,菜場攤位費和村工業積累已全部收齊,2004年至2007年的自來水水費陳賬已收回70%,村集體腰包開始鼓起來了。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61畝全部是旱地,人均耕地2.8畝,主要種植馬鈴薯、蕎子等作物;擁有林地2560畝,水面面積76畝,其他面積1276畝。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省內。2007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58.3%。該村目前正在計畫大力發展洋芋、蕎子特色產業,。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7年底,已實現通、電。全村有50戶通自來水,有6戶飲用井水,有5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50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33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66%);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戶(分別占總數的44%和4%)。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6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6公里。
全村裝有太陽能農戶2戶。
該村到2007年底,全村有5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4.3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0萬元,占總收入的29.15%;畜牧業收入10.3萬元,占總收入的29.9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13頭,肉牛13頭,肉羊38頭);林業收入0.3萬元,占總收入的0.8%;第二、三產業收入1.2萬元,占總收入的3.96%;工資性收入0.3萬元,占總收入的0.99%。農民人均純收入75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0.3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8人(占勞動力的3.65%),在省內務工4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50戶,共鄉村人口219人,其中男性118人,女性101人。其中農業人口219人,勞動力137人。該村全部為漢族,總人口數為219人。
到2007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10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 95.89 %;享受低保3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6公里,距離鄉衛生院6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北河完小,中學生就讀到聯合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6公里,距離中學6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9人,其中小學生20人,中學生9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7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621畝。已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7人,其中男黨員7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交通不便,農副產品出售困難。
2、科技、教育、文化落後,種植業、養殖業科技含量不高。
3、民眾看病難,因病返貧的現象時有發生。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加大科技培訓力度,大力發展種植業、養殖業。種植優質馬鈴薯400畝,養豬240頭、牛20頭、羊50隻。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到898元以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