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柴胡(去苗)1兩,當歸(切,焙)1兩,防風(去叉)1兩,白芷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白朮1兩,牡丹皮1兩,桂(去粗皮)1兩,天仙藤1兩,秦艽(去苗土)1兩,桔梗(炒)1兩,芍藥1兩,人參1兩,麻黃(去根節)1兩,木香1兩,知母(切,焙)半兩,甘草(炙,銼)半兩。
主治
虛勞寒熱,日漸羸瘦,行步艱難,飲食不進,狀如瘧疾。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薑3片,大棗1枚(擘),同煎至7分,去滓,空心溫服。
製備方法
上銼,如麻豆大。
同名方劑匯總
柴胡當歸湯由 柴胡(去苗)1兩,當歸(切,焙)1兩,防風(去叉)1兩,白芷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白朮1兩,牡丹皮1兩,桂(去粗皮)1兩,天仙藤1兩,秦艽(去苗土)1兩,桔梗(炒)1兩,芍藥1兩,人參1兩,麻黃(去根節)1兩,木香1兩,知母(切,焙)半兩,甘草(炙,銼)半兩組成。其主治虛勞寒熱,日漸羸瘦,行步艱難,飲食不進,狀如瘧疾。
組成
柴胡(去苗)1兩,當歸(切,焙)1兩,防風(去叉)1兩,白芷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白朮1兩,牡丹皮1兩,桂(去粗皮)1兩,天仙藤1兩,秦艽(去苗土)1兩,桔梗(炒)1兩,芍藥1兩,人參1兩,麻黃(去根節)1兩,木香1兩,知母(切,焙)半兩,甘草(炙,銼)半兩。
虛勞寒熱,日漸羸瘦,行步艱難,飲食不進,狀如瘧疾。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薑3片,大棗1枚(擘),同煎至7分,去滓,空心溫服。
上銼,如麻豆大。
同名方劑匯總
當歸柴胡湯,中醫方劑名。出自《扁鵲心書》。主治傷寒頭痛,發熱惡寒,肢節痛,吐逆。
組成 用法用量 主治 附方 重要文獻摘要中國柴胡是柴胡種類中的部分屬於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傘形目,傘形科,阿米芹族。柴胡為常用中藥,中國自古以來一直廣泛套用,為解熱要藥,有解熱、鎮痛、利...
形態特徵 生長環境 分布範圍 主要價值 藥(毒)理學清虛熱中藥,用於感冒發熱、寒熱往來、瘧疾、肝鬱氣滯、胸肋脹痛、脫肛、子宮脫落、月經不調。柴胡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歷代本草對柴胡的植物形態多有...
概述 民間傳說 藥品簡述 用藥禁忌 化學成分柴胡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史載之方》卷上。具有疏風解表,滋液潤腸之功效。主治表邪未解,津液內虛,惡風發熱,頭痛目眩,咽乾口渴,大便秘結,小便短黃,舌紅苔...
組成 用法 功用 主治 方義春柴胡,為傘形科植物北柴胡、狹葉柴胡等的根。生於乾燥的荒山坡、田野、路旁。分布吉林、遼寧、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湖北、四川、山西、陝西、甘肅、西...
形態特徵 分布範圍 主要價值 備註柴胡青葉粥的做法是先把大青葉、柴胡加水1500毫升,煎至約1000毫升時,去渣取汁,入粳米煮粥,待粥將成時,入白糖調味。
配方 製法 用法 大青葉 柴胡黃芪柴胡湯,中醫方劑名。出自《瘍科心得集·補遺》卷下。主治陰包毒。
組成 主治 附方 重要文獻摘要柴胡牡蠣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醫學摘粹》。具有疏肝解郁,制酸止痛之功效。主治心腹疼痛,痛在心胸,熱多者。
歌訣 組成 用法用量 功用 主治柴胡劑是一劑中藥,配方主要是柴胡、黃芩、人參等。
簡介 小柴胡湯方 大柴胡湯方 柴胡桂枝幹薑湯方 四逆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