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柴敏[1]柴敏,女,漢族,1958年1月出生,河北邯鄲人,研究員,番茄育種專家,中共黨員。1982年1月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遺傳育種專業。1982年2月至今,一直在北京蔬菜研究中心工作。先後於1989年和1999年由日本Jica項目和國家教委留學基金資助赴日本、荷蘭學習深造。現為茄果類蔬菜育種研究室主任,番茄育種課題主持人。北京蔬菜學會、北京農學會和國際番茄遺傳協會會員。曾任北京市品種審定委員會第五屆蔬菜專業組評審。曾多次被評為院級優秀共產黨員。[2]
編輯本段
科研情況
柴敏長期從事番茄抗病遺傳育種與種質創新研究,主持承擔了北京市科委、農業部“948”、科技部“863”及“863”重大專項子課題、國家人事部留學人員擇優項目和國家科技支撐計畫子課題等10餘項。1.摸清了番茄多茸毛Wo基因的遺傳規律,對國內番茄育種利用Wo多茸毛基因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主要參加培育的“雙抗二號”品種,填補了國內番茄抗葉霉病育種空白。對番茄葉霉病病原菌的分化監測研究,為國內番茄抗葉霉病育種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2.番茄種質資源的挖掘與創新:全面拓寬番茄種質資源,先後引進評價了3百餘份優異種質,其中包括全套葉霉病抗原,根結線蟲、枯萎病和黃萎病等設施栽培連作障礙病害的抗原,晚疫病鑑別寄主和TYLCV抗原,長貨架耐貯運資源,耐熱和特色番茄種質資源等,並已在不同層面開展了遺傳改良及種質創新研究。獲“948”項目的資助,在國內率先開展番茄抗蟲核心種質創新研究,通過田間抗蟲性評價、遠緣雜交及抗蟲性遺傳研究,獲得對斑潛蠅呈免疫抗性且受單顯性主效基因控制的優異種質,為深入開展抗蟲基因分子標記、基因定位及克隆奠定了良好基礎;在國內率先育成具有粉色遺傳背景的長貨架耐貯番茄自交系。
3.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技術研究:“十五”以來,在“863”項目的支持下,獲得了番茄抗葉霉病Cf5、Cf9、Cf11和Cf19的CAPS標記,建立了番茄抗根結線蟲Mi基因的MAS技術,並利用分子標記技術,展開了主要番茄品種、遠緣種間雜種及葉霉病菌主要生理小種DNA指紋鑑定研究,為抗病基因聚合及育種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4.育成品種類型齊全、滿足各種消費需求的配套番茄新品種:經過10餘年的努力,已培育出粉色硬肉大果、紅色硬肉耐貯運中型果和特色京丹三大系列20餘個番茄新品種。國內首批推出粉色抗線蟲番茄品種,並率先在北京及全國根結線蟲嚴重的省份和地區試種成功,突破了粉果番茄品種根結線蟲防治的難題。特色番茄的選育居國內外先進水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個100%純綠熟特色番茄品種京丹“綠寶石”、番茄樹專用品種“京丹6號”等,京丹系列特色番茄已成為國內知名品牌,在都市型現代農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部分特色番茄品種的種子已出口到國外。主持培育的番茄品種佳粉17號,2001年通過北京市品種審定,2004年通過全國區試並獲認定;“佳紅5號”申報國家新品種保護(20050485);特色番茄京丹“綠寶石”申報國家工商總局商標註冊(4018248);
5.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等4項市級以上成果獎勵。
6.發表《番茄新品種及栽培技術》、《茄果類特色新品種及栽培技術》等2部著作,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學報、國家核心期刊等學術刊物上發表有價值的學術論文20餘篇;多次在國內、外相關領域學術會上作大會報告和特邀報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