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成蟲 體長26-41毫米,寬18-23毫。體黑褐色,前翅布滿不規則雲斑,頭端部長方形,布滿刻點,密生淡黃及白色鱗片;唇基長方形,前緣及側緣上翹;觸角10節,雄蟲柄部3節、7節鰓片長而彎曲,雌蟲柄部4節、6節鰓片短而小。前胸背板後緣無毛,中央具滑線。小盾片黑色、較大,半橢圓形,被白色鱗片。3條淡黃或白色縱帶連線成M狀。胸部密生褐色長毛。前足脛節外側雄蟲有2齒,雌蟲有3齒。卵長約4毫米,橢圓形,乳白色。
幼蟲老熟幼蟲體長50-60毫米。頭部棕褐色,背板淡黃或棕褐色,前頂毛5-7根,胸足發達,腹節上有黃褐色剛毛,氣門棕褐色。臀節腹面刺毛2列,每列9-13根,排列不整齊。
蛹體長45毫米,棕褐色。
發生規律
該蟲3-4年發生1代,以幼蟲在土中越冬。翌年春季土溫回升10-20℃時幼蟲開始活動,6月老熟幼蟲在土中10cm處作土室化蛹,7-8月成蟲羽化。
成蟲趨光性強,晝伏夜出,黃昏時飛出活動、求偶、取食,將卵產在林間砂土空地中腐殖質豐富的地段,初孵幼蟲以腐殖質及雜草鬚根為食,稍大後即能取食樹根,對幼苗危害很大,致被害株生長衰弱、甚至死亡。
防治方法
(1)保護和利用天敵。
(2)加強栽培管理,合理施肥灌水,增強樹勢,提高植株抵抗力。冬春季,結合果園除草松翻園土,殺死在土中生活的部分幼蟲或蛹體。
(3)利用成蟲的假死性,採取人工捕殺。成蟲盛發期,每天傍晚或凌晨7時前,採用搖動樹株,使蟲子落下集中殺滅。
(4)根據成蟲有趨光性,可設定燈光誘殺。
(5)化學防治 掌握成蟲盛發期,選用90%敵百蟲600-800倍液,或80%敵敵畏800-1000倍液,或40%辛硫磷乳油500-600倍液,或48%樂斯本乳油1000-15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30%雙神乳油2000-2500倍液,在傍晚噴灑樹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