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龍城中學

龍城中學創建於1935年,解放前是一所私立中學,1958年秋從柳州高中分離,改校名為柳州市第一初級中學。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廣西柳州市龍城中學坐落在柳侯公園的柑香亭旁,是柳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模範職工之家”、“五四紅旗團委”、自治區“文明學校”、“德育先進單位”、“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計算機網路試驗學校”、“貫徹《體衛兩個條例》優秀學校”,通過自治區一級甲等學校辦學水平評估和柳州市示範性國中立項建設評估。

1935年10月15日,由高天驥等柳州開明賢達集資創建的私立龍城中學,終於誕生了。正如校歌所言:龍中誕生在柳江之濱,經過無數苦難,都始終勇往直前。

龍中的前輩們譜寫了龍中光輝的歷史,在改革開放的年代龍中人又續寫龍中輝煌的篇章。建校以來,龍中培養了30000多名學生,為國家輸送了一大批優秀人才。現在的龍城中學,是柳州一塊教書育人的重要基地,學校搶抓機遇,加快發展,以科學規範的教育管理,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讚譽。

辦學理念

崇尚一流,追求卓越是龍中人永恆的目標,發揚傳統,敢為人先是龍中人不朽的精神,團結勤奮,求真務實是龍中人不變的作風。改革開放的二十年,為龍中的騰飛搭建了一座雄偉的歷史舞台,逐步形成龍中獨特的教育理念,校訓:團結,誠實,勤奮,求實;校風:愛祖國,嚴守紀,講文明,圖進取;學風:尊師,刻苦,踏實,創新;教風:愛生,勤懇,鑽研,善教。以“抓創新、出特色、創名校”為目標,以“個性特長、開放輻射”為渠道,走改革創新之路,突出龍中辦學特色。

面對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信息技術瞬息萬變的二十一世紀,龍城中學提出了“把世界請進中國,讓龍中走向世界”的響亮口號,建成了全區一流的校園網,創辦了現代信息化校園。

2002年3月又構建了多元化綜合辦學模式,構築了廣西藝術學院後備人才基地,9月在初一年級成功招收、開班三個藝術特長班。

在新世紀的舞台上,龍中在市委、市政府及教育局的領導下,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以創新的理念,開創龍中輝煌的未來。

歷史沿革

1943年起至1949年底,斷斷續續招收了部分高中班。

解放後,龍城中學由柳州市人民政府接辦,改制為公辦中學。1952年秋併入柳州高中,校名為柳州中學。

1958年秋從柳州高中分離,改校名為柳州市第一初級中學。

1960年秋又與柳州高中合併,校名仍為柳州中學。

1963年秋再次從柳州高中分離,校名為柳州七中。

1964年秋恢復原校名為龍城中學。

1966年,在“文革”中,校名改為紅衛中學。

1968年改校名為柳州七中。

1981年10月15日再恢復原校名為龍城中學直到現在。

1987年柳州市委定龍城中學為副處級單位。此後,學校的校長、書記均由市委組織部任命。

2001年秋柳州市教育資源整合,學校高國中拔離,至2003年秋拔離完畢後為一所國中學校,校名仍為龍城中學。

解放前,中共地下組織“中共柳州特別支部”(簡稱“特支”)設在龍城中學,領導了柳州市的革命鬥爭,在“特支”的領導下,龍城中學的師生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和為柳州市的解放作出了重要貢獻。因為龍城中學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中共柳州市委市政府於1996年指定為柳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06年9月,得到原柳州高級中學校園,硬體設施逐步完善。

成績榮譽

2001—2003年學生參加各級各類學科競賽,獲國家級一等獎19人,二等獎28人,三等獎60人;獲區級一等獎45人,二等獎82人,三等獎87人;獲市級一等獎61人,二等獎78人,三等獎123人;

2001—2003年教師指導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競賽,獲國家級優秀指導教師獎4人,獲區級優秀指導教師獎28人,獲市級優秀指導教師獎26人;

2001--2003年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業務競賽,獲國家級獎項3人,獲區級獎項24人,獲市級獎項22人;

2001—2003年教師教研論文獲國家級獎2人;獲區級獎15人;獲市級獎13人;

2001、2002年學校榮獲自治區精神文明先進單位;市文明單位;市素質教育工作二等獎;市教育先進集體;市計畫生育先進單位;市無毒學校;市中國小第八套廣播體操比賽一等獎;第六屆校園文化藝術節合唱比賽一等獎;

2002年學校市素質教育工作一等獎;公民道德建設實踐活動示範單位;市治理中國小亂收費先進單位;市2002年高考工作二等獎;

2003年學校獲區直第六期支教工作先進後援單位;市2002年度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先進單位;城中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市2001—2002年度市“模範職工之家”、2001—2002年度“城中區文明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